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143794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训练题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林志胜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1D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读下图,图中A地在B地的_方向()A正南 B西北C正北 D东南2.D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左图位于南半球,右图位于北半球。依据图示经线0和180可知,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为(0,135E)和(15N,45E),从而可以确定图中A地在B地的东南方向。3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积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甲岸 乙岸 丙岸

2、丁岸A B C D3D从图上纬度可以看出,左图位于南半球,右图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左岸积累,南半球则相反。4假如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图中的四幅图表示错误的是( )4A 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是晨线。5. 下图是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B图上A点的地理纬度是2326S CA在B的东南方向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5C 依据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可知该图表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可以推断A点的地理纬度是2326N,A在B的东南方向,自转角速度相等。6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12

3、月22日日照状况的是()6B 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来线,南极圈以内地区发生极昼。7.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转轨道是正圆B地球运行到A点时大致是1月初C地球从A点动身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天5时48分46秒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7D A位于远日点,速度较慢,B位于近日点,速度较快。 8下图表示的是西半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日期是()A3月21日前后,110W B6月22日前后,90E C9月23日前后,70E D12月22日前后,70W8C 该图为西半球,经度范围为20W向西到1

4、60E,此时夜半球的中心经线是110W,故太阳直射在70E经线上。图中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为春秋分时的太阳光照,又依据地轴倾斜方向和地球公转方向,并依据视察者的视位置推断应为秋分前后。9.下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黑夜时间,依据表中数据推断四地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为()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0小时50分14小时25分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丙、丁、乙、甲 D丙、甲、乙、丁9C 计算12与四地夜长的差,取正数,数值越小,纬度越低。10.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下列说法中将正确的是()A南非开普敦海岸阳光明媚,正是游客云集季节B我

5、国长江水量下降,处于枯水季节C西半球加勒比海地区正处于飓风多发季节D巴西草原上草木茂密,动物活跃10C 地球公转到B处时,正值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此时南非是冬季,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正值雨季,巴西草原枯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多雨,流量丰富,西半球加勒比海地区正处于飓风多发季节。11北京(40N)某中学中学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改变是()第一次其次次第三次605040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

6、,昼渐短11.D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内,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这期间北京昼长改变是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期间昼始终在变短。12.我国某地(21.5N)一住户欲在距大门1米的上方修一雨棚(见右图),为使冬至日太阳光能最大限度地照进房间,该雨棚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A1米 B2米 C1.4米 D1.7米12A 先计算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即可得出雨棚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1米。13下图为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曲线示意图,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是(

7、)正午太阳高度/度Hc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A23N B63N C43.5N D27N13B 依据图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而冬至日达一年中最小可推断出该地位于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c值可表示春分日与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即太阳直射点在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的移动幅度,为23.5,且图中a小于c,a、c值相差20,则a为3.5,即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3.5。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计算出当地纬度为63N。14.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6月22日、拍摄者位

8、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14.C在北极点,四周皆为南,因此,中国结的影子指向正南,拍摄者无论在何位置,都位于中国结的正南,故B、D项错误。3月21日,晨昏线应经过北极点,由图知北极点为极昼,应为北半球夏半年,A项错,C项正确。15.下面右图为左图中地某居民拍摄的日出/日落时的树影照片,则该照片的拍摄日期最接近()A3月20日 B6月1日C9月23日 D10月1日15.B左图中地位于北半球,右图中树影朝向东南,说明此时为日落时分,且日落西北,北半球昼长夜短。结合选择项即可确定结论。二、综合题16.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回答问题(

9、1)图上字母所表示的各地,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的是_,角速度与线速度与C点相同的是_。(2)A、B、C、D四点的线速度按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_(3)从C转到F须要_小时(4)物体从B到D作水平运动,其运动方向将会向_(东、西)偏,从F到C水平运动,其运动方向将会向_(南、北)偏。(5)图中各点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_。解析:第(1)题,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同纬度线速度相同。第(2)题,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A、B、C、D四点的线速度按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DCBA。第(3)题,从C转到F,转过30,须要2小时。第(4)题,地球上水平运动的

10、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不偏转。第(5)题,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地点在赤道上。答案:(1)A F (2)DCBA (3)2 (4)西 北 (5)D、E17.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相关问题。(1)图示的节气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2)图中A与B角速度的关系是: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与C线速度的关系是:A 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A点此时的地方时为 点,当B点的日期为9月23日时,C点为 月 日 时(4)C点此日 点日出,日落为 点,昼长为 小时。(5)这一

11、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 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 时。(6)此时,地球上除了作为日界线的180经线东西两测日期不同外,还有一条经线的东西两测日期也不相同,这条经线是 。解析:第(1)题,依据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可以确定此时的节气是春分或秋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图中180经线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此时90W为正午12时,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0、90W)。第(2)题,除南北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因此A的角速度等于B,A的线速度小于C。第(3)题,A位于晨线上,地方时是6时,此时B点(150E)地方时为4时,当B点的日期为9月23日时,C点(150W)的地方时为9月22日8时

12、。第(4)、(5)题,在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昼长为12小时。第(6)题,日期划分的界线有两条:180经线和0点所在经线,此时0点所在经线是90E。答案:(1)春分或秋分 0、90W (2)等于 小于 (3)6 9 22 8 (4)6 18 12 (5)6 18 (6)90E18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时的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2)写出节气名称:_;_。(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A旁边 B旁边 C旁边 D旁边(4)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昼夜长短的改变趋势是_。(

13、5)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_(填字母代码)段。(6)在a段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改变为_。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一样,均为自西向东运动。第(2)题,依据地轴与太阳位置关系可以推断为夏至,然后结合公转方向即可推断为秋分,为冬至、为春分。第(3)题,地球在近日点旁边公转速度最快。第(4)题,地球公转到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第(5)题,地球公转到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第(6)题,在a段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渐渐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渐渐变慢。答案:(1)在地轴的北端画逆时针为自转方向,在公转轨道上画逆时针为公转方向)。(2)夏至春分(3)C(4)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5)a(6)渐渐变慢19某学校(115E)探讨性学习活动小组,在校内内用“立竿(旗杆)见影”的方法,测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如右图,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改变,6月22日缩短为零。M为教学楼,OM垂直于OP。结合图示,完成下列要求。(1)该小组每天正午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2)教学楼位于旗杆的 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 ,每年的 月 日前后OP最长,3个后该地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