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130255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初探 内容提要: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教师在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上作一番探索与革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实验稿)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由“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突破性进展。口语交际与以往听说训练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后者突出听和说的单向技能发展,而前者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情意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怎样把握大纲和新课标的精神,了解口语交际课的特点,领会教学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自己在教学中也积极地进行了一些摸索与实践,有了一些肤

3、浅的体会。 一、立足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模式 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一)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低年级 教研专

4、区全新登场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如果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白兔的样子,再加上老师的相机点拨,学生一定会纷纷举手发言,气氛一定会非常热烈,学生也一定会说得真实、生动、具体。 (二)语言描绘情境 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如配乐描述。教学找春天一课时,上课开始,可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5、教师随着配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春天美景中,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另外教师还可抓住儿童特别喜欢故事的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先形象地讲述故事,打动学生的心弦,然后相机导入新课,唤起学生踊跃欲试的情趣。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现在,电脑走进了课堂,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进行说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华北明珠白洋淀这课时,将白洋淀的美景制作成课件在电脑中出现,然后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小船、荷叶、芦苇、湖水等景物就一目了然,学生身临其境,

6、就能准确读出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白洋淀的美丽。 (四)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第三册看图说话美丽的公鸡,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骄傲的公鸡、勤劳的啄木鸟、小蜜蜂、青蛙、老马。这样创设情境,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最充分地发挥。 (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活水源泉,所以口

7、语交际训练要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生动有趣。如在上有趣的游戏一课时,我先带学生到操场上分组做游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贴鼻子等,要求不会做的就要去请教同学,人人积极参与。这样做激 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另外,我还设计了“打电话”,“操场上”“问路”等情境,并请家长配合,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如何与人交流,丰富了生活经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交际的主动性。 二、构建新颖轻松口语交际模式 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间的一座桥

8、梁,一种中介,是包括教学思想、方法结构、整体设计在内的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思路。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口语交际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学习小组”口语训练模式 我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语言实践的真实场景和互动对象,如“周日家乡一处游”“我邀伙伴来做客”“调查访问传信息”“大棚地里话新鲜”.利用每天的“谈天说地十分钟”一周一次的口语训练课,采取“组内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进行模拟交际场景训练。另外,口语教学不应止步于课堂,应延伸至学生日常的生活当中。我经常性会布置一些要求各组学生去亲戚家串门等等类型的作业,然后回到课堂与各组同学一起分享。 (二)自主

9、式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开放式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具体表现在教师如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主动参与并体现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想说、会说、善说,并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 三、致力创新,要把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 要把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是关键。应力求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内容、全新的教学形式、全新的评价体系来优化低年级口语教学,使学生从小就爱上口语交际课,培养乐于与人交流的意识,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观念的创新 许多老师总将口语交际与说

10、话教学等同起来,忽略了口语交际的交际性,而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口头作文课。口语交际课中的核心部分是交流,只有让学生有一个自立的、自由的、多边的交流过程,学生才能既注重自己说,又能注意听者的回应并及时作出信息处理,因此,语言交际能力是听话说话的发展,而且要在口语交际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接物、临场应变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 (二)内容的创新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来穿插各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比如在写景类课文,课堂创设旅游观光的情境,让学生当导游,解说景观,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在状物为主的说明文,课堂创设商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售货员,

11、组织学生“推销”文中“产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故事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创设课文的情境,分角色表演故事。学生通过口头语言和体态动作语言的表达,培养他们口头交际的能力。部分阅读课文,留给学生较多的想象余地。让学生延伸内容,进行想象,续编小故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得到提高。而某些课文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中存在着空白点。让学生口头填补“空白点”,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三)评价的创新 我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发现,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能不断增强学生的交际动力。在教学中,我总是用心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说话过程中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赞美

12、与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由此变得更爱上口语交际课了。另外,培养学生自主的评价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条经验。在自主评价中,学生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合作意识等也得到发展,学生才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交际的兴趣和信心。 教师要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所隐含的交际内容,利用生活中的题材,以学生原有的口语能力为凭借,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进行口语训练,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采取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让孩子们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兴趣、带来自信、带来成功。 丹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13、吴晓华口语交际能力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这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引起了教育的变革,重视听说教学、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然而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的本质特点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新课标教材中用“口语交际”替代原有的“听话、说话”,有点不以为然,因此在教学中出现了四大误区:1、口语交际=“说话”,淡化了交际性;2、口语交际=“读话”,削弱了口语化;3、口语交际=“共话”,忽视了个性化;4、口语交际=习作指导,注重了理性构思,忽略了生活化、情绪化。标准把“口语交际”并列于阅读、写作,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体现了对语文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养的全

14、面关注,以及对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全新诠释。课标提出:小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构建形成了 “情境激发口语,互动促进交际”的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即:“提出交际话题-创设交际情境-进入角色体验-展示个例的示范-运用评价激励-进行非言语熏陶”一、指导思想。该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指导模式的研究与实施,是以素质教育和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一性质为主要的指导思想而进行的。素质教育,呼吁教育要面向全体

15、学生,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更要培养学生作为新世纪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较强的适应环境、与人沟通、社会交往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交际工具”的最好阐述,而“口语交际”则是最日常、最生活化的交际方式。在素质教育旗帜的指引下,切实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情境激发口语,互动促进交际”这一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指导模式之价值所在,灵魂所在。二、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说能力,而是一种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它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应变性和独创性。也就是说,

16、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单纯的言语能力,而是一种融听说能力、交往能力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能力。所以,口语交际训练必须把各种相关的能力因素看作是一个整体,协同训练,共同发展。训练过程中,只有以听说为突破口,整体培养听说、交往等能力,才能确保学生形成真正的口语交际能力。2、实践性原则。传统的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突破口之一便是强调语文的实践性,注重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口语交际则是语文实践性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和听说应变能力的最好的实践机会。口语交际能力的诸项能力因素,每一项都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口语交际训练必须创造条件,抓住机遇,让学生在众多的言语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础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