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12925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方朔?答客难?原文及译文赏析原文及翻译答客难东方朔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何故也?东方先生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其身处尊位,泽及后世。今那么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

2、物无不得其所。故抗之那么在青云之上,抑之那么在深渊之下。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竭精驰说者,不可胜数;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故曰:时异事异。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 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那么无鱼,人至察那么无徒。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

3、,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也。今世之处士,块然无徒,廓然独居;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假设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假设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至那么靡耳,何功之有?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4对以下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不肖:不贤B故抗之那么在青云之上抗:抵御C子又何怪之邪怪:认为奇怪D至那么靡耳,何功之有靡:

4、倒下,这里指失败5以下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泽及后世,子孙长享,今那么不然 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B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 句读之不知D今以下愚而非处士 作师说以贻之6以下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先假设有客诘难东方朔,讥讽他官微位卑,东方朔进展辩论。B东方朔说,武帝时天下太平,圣主德高权重,在朝士人想对朝廷尽忠效力,但不知进退得宜,处境和战国时不一样。C东方朔认为,应该加强士子的修养,哪怕有小的过错,外界也应该对他要求、责备,这就是圣人的教化方式。D全篇用了整饬又不拘对偶的语言,议论

5、酣畅,发泄了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情绪。7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天地之大,士民之竭精驰说者,不可胜数;困于衣食,或失门户。2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参考答案4B5A6C71天地之大,竭尽全力去游说的士人,多得数不尽,他们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晋身之阶。2这就是士人读书人之所以日夜勤勉,努力修身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参考译文有人诘难东方朔道:“苏秦、张仪一旦遇上万乘之主,就能身居卿相之位,泽及后世。如今你修习先王之术,仰慕圣人之义,诵读?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典籍,不可胜数。甚至将它们写于竹帛上.以致唇腐齿落,烂熟于胸而不能忘怀。好学乐道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了;自以为才智海内无双

6、,可谓博闻强辩了。然而尽心竭力.旷日持久地侍奉圣明的君主,结果却是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按:韩信谢绝项羽派来的说客时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恐怕还是品德上有缺乏之处吧?连同胞兄弟都无处容身,这是何缘故呢?东方朔喟然长叹,仰面回应道:“这不是你能完全理解的啊。此一时,彼一时也,岂能一概而论呢?想那苏秦.张仪所处的时代,周室衰微,诸侯不朝,争权夺利,兵革相战,兼并为十二国,难分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游说之风大行于世。他们身处尊位,内充珍宝,外有粮仓,泽及后世,子孙长享。如今那么不然:圣主德泽流布,天下震慑,诸侯宾服。四海相连如同腰带,天下安稳得像倒扣的痰盂。一举一动尽在掌握

7、,贤与不贤如何区分呢?遵天之道,顺地之理,万物皆得其所。所以抚慰他就安宁,折腾他就痛苦。尊崇他可以为将领,贬斥他可以为俘虏。提拔他可在青云之上,抑制他那么在深泉之下。任用他可为老虎,不用他那么为老鼠。虽然做臣子的想尽忠效力,但又怎知道进退得宜呢?天地之大,士民众多,竭尽全力去游说的人就像车轮的辐条齐聚车轴一样,多得不可胜数,被衣食所困,找不到晋身之阶。即使苏秦.张仪与我并存于当世,也当不上掌故那样的小吏,还敢期望成为侍郎吗?所以说时异事异呀。虽然如此,又怎么可以不加强自身的修养呢??诗经?上说:“室内鸣钟,声闻于外,鹤鸣于高地,声闻于天。假如真能修身,何患不荣耀!姜子牙践行仁义,七十二岁见用于

8、文、武二王,终于得以理论他的学说,受封于齐,七百年不绝于祀。这就是士人日夜孜孜不倦,勉力而行不敢懈怠的原因呀。就好似那鹡鸰鸟,边飞翔边鸣叫。?左传?中说:上天不会因为人们害怕寒冷而使冬天消失,大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险峻而停顿其广阔。君子不会因为小人的喧嚣而改变自己的品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走正道,小人谋私利。?诗经?说:礼义上没有过失,何必在乎人们议论呢?所以说:水至清那么无鱼,人至察那么无徒。冠冕前有玉旒,是用来遮蔽视线,丝棉塞耳,是为了减弱听觉。视力敏锐却有所不见,听力灵敏却有所不闻。扬大德,赦小过,不要对人求全责备。弯曲的再直起,但应让他自己去得到。宽舒进而柔和,但应让他

9、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应该让他自己去探索。大概圣人的教化就是如此,想要自己通过努力得到它;得到后,那么会聪敏而广阔。当今之贤士,才高无友,寂然独居。上观许由,下视接舆,谋似范蠡,忠类子胥。天下太平之时,与义相符,寡合少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您对我又有什么可疑心的呢?至于燕用乐毅为将,秦任李斯为相,郦食其说降齐王,游说如流水,纳谏如转环,所欲必得,功如高山,海内稳定,国家安宁,这是他们遇上了好时势呀。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俗话说,假如以管窥天,以瓢量海,以草撞钟,又怎么能通晓规律.讲究原理.发出音响呢?由是观之,就像耗子袭击狗,小猪咬老虎,只会失败,能有什么成效呢?如今就凭你这样愚钝的人来非难我,要想不受窘,那是不可能的。这足以说明不知通权达变的人终究不能明白真理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