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124982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教案:岩石圈与地表形专题复习学案岩石圈与地表形【考纲及对应教材】考纲: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改变的内、外力因素。教材:必修一P2735页。【专题网络】【真题考向引航】感悟真题 找准考向:考什么?怎么考?.(20193)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是A.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倒塌作用造成的C.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遇过风化作用D.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009-26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题。(1)指

2、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20195,6)为某地地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依次是A. B. C. D.6.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2019(3)(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A. B. C. D.(4)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3、.、 C.、 D.、【主干学问回顾】1.说出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煤等岩石的类型,简述沉积岩的特点?2.如图写出-的地质擢用名称,简述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3.如图写出-的地质构造名称,推断该区域地壳运动地质演化过程。4.分别写出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构造及地形类型,简述地形类型的成因。5.如图写出乙、丙、丁、戊四处的外力、表现形式及其地貌名称,简要分析戊、丁两者的关系?6.读图理解内、外力的相互关系结论: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只有内力作用;地形、地貌往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典例剖析】例1:(2019?苏北四市3月调研)读下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d类岩石中含有化石

4、大理岩属于c类岩石a、b类岩石为岩浆岩甲处是向斜,乙处是背斜A. B. C. D.(2)有关图中大气受热过程与各圈层间关系的说法正确是( )煤炭资源的形成与N地质作用无关a处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减弱了作用大气受热过程对M地质作用有深刻影响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能导致作用增加A. B.C. D.【规律方法总结】【变式训练1】1.2019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化敦煌旁边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2)题。(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2)形成

5、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A. B. C. D.例2 (2019?临海模拟)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1)(2)题。(1)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2)该地区地质演化过程可能是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规律方法总结】【变式训练2】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高速马路隧道穿过(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2)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 B.

6、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专题提升】(2019?潍坊模拟)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A. B. C. D.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图示、处中,最相宜建水库大坝的是( )A.处 B.处 C.处 D.处4.甲地区的构造地貌属( )A.向斜谷地 B.背斜谷地 C.向斜山岭 D.背斜山岭5.图示景观图片中,能代表甲地区典型地貌景观的是( )A. B. C. D.读“四幅地理景观示意图”,回答67题。6.图示景观反映的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 )A. B.

7、C. D.7.图示景观与华北平原在形成机制上相同的是( )A. B. C. D.读黄河示意图,回答810题。8.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形的河段是( )A.a B.b C.c D.d9.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 B.聚落一般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条带状10.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

8、虑,回答1112题。11.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是( )A.河 B.河 C.河 D.河12.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 )A.河 B.河 C.河 D.河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图中地貌、岩石和地质作用相匹配的是( )A.花岗岩变质作用 B.大理岩沉积作用C.乙地缓坡流水侵蚀作用 D.丙地丘陵化学溶蚀作用14.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依次依次是( )A.砂岩、砾岩、页岩、花岗岩、石灰岩B.砂岩、砾岩、花岗岩、页岩、石灰岩C.石灰岩、页岩、砾岩、花岗岩、砂岩D.石灰岩、页岩、砾岩、砂岩、花岗岩15.该地区地表水资源缺乏,相宜开

9、采地下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二.综合题16.读我国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水循环类型是_,图中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是_。(2)图中处可能找到石油、自然气的是_。处山岭的成因是_ _。(3)在流水作用下,图中乙、丙、丁处依次形成的地貌类型有哪些?(4)假如形成暴雨天气,乙、丙、丁处最简单形成洪灾的是_;若在乙处修建一水库,对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影响是:_;湖泊对径流的调整作用是_ _。17.(2019?东莞模拟)某校地理探讨性学习小组考察了我国某区域一段河流(如图,虚线部分表示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后回答问题。(1)该探讨小组考察的区域,其地形是

10、_。(2)图中河道主航道中心线分布特点是_,这是因为_。(3)探讨小组认为A湖是一段旧河道,你认为他们的观点对吗?_。请说明湖泊的形成缘由:_ _。(4)此种河道往往给沿岸带来_灾难,缘由是_ _,治理的措施通常有_。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9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 里氏8.0级剧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 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峻的生命 和财产损失。材料二 某中学地理爱好探讨小组用模拟试验法探讨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以4cm30cm的竹片为材料把大尺度的时间改变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了岩石变形过程。在下图中方框内画上相应的示意图以完善

11、试验过程和现象,并说明地球上最简单发生地震的地区是 。(4)填表回答: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5)B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表示的是在 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2)B图是 地貌,往往形成于 地区;近年由于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扩散、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实行的措施为 。(3)依据等高线数值推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 ,推断理由 ;图上的地质构造是 ,推断理由是 ;此处地形的形成缘由是 。岩石圈与地表形【规律总结】一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1)内力作用和外

12、力作用的区分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积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形成陆地与海洋、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得凹凸不平 对地表进行破坏,把物质从高处搬到低处积累起来,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相互关系 两者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改变起作用在肯定时间、肯定的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二、地质构造 推断依据 构造地貌 实 例形态 岩层依次 地形 成因褶皱 背斜 上拱 中间老、两翼新 山 岩层上拱而成山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

13、脉谷 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岩层下弯而向斜 下弯 中问新、两翼老 谷 成谷山 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山断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两侧上升 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于侧下沉 裂谷、凹陷地带 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渭河平原1.探讨地质构造的意义:找矿、找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自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向斜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工程建设: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需实行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倒塌;山地开凿隧道,通常选在背斜部位;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2.背斜、向斜构造的推断形式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缘由背斜 向上拱起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简单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向斜 向下弯曲 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