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感500字范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11552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有感500字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哲学有感500字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哲学有感500字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哲学有感500字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哲学有感500字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有感500字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有感500字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哲学有感500字范文哲学有感一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 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 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 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 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 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 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 -米利都 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

2、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 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 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 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 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 推 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 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 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 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 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

3、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 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 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 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 而是要吸收作者 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以 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 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 处理问题的能力。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 是带着理性的 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 所 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 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_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 究。唯有

4、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 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 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 学,研究哲学。哲学有感二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研究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 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 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 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 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

5、而这个过程 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 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 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 它呢?“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 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 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 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 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 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

6、是软弱的。人应该 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 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 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 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哲学有感三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 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原始定义,philosophy ,它源自希腊文,叫做“爱好智慧”。三个层次,首先,感受或接受到 信息,感知,比较感性,这是感觉。第二,把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现在的学生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

7、阳转, 这是古人无法了 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 做智慧,融会贯通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 而根本。所以,谈及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 人们一定会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自身的生命里,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他一定会看未来、 既看现象又洞察本质。教育者施教时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无他,教育规律使然。比如教育学生上车让座,学生会思考:我现在把座位让给老人家, 这个动作我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座 ?因为每个人都有先到先得 的权利,毕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教师导入哲学的思

8、想:每个人都 会老,也需要别人让座,但是没有人保证你现在让座给别人,你老了 别人会让座给你。如果从哲学角度解释这个道理,人跟人相处的时候 这个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做就会心安理得,不但能看到现在,还 能想到将来。下一个要点就水到渠成了。哲学有感四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 进一步的认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 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 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

9、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 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 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 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 主要著作以及主要 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 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 了解和把握。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 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 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

10、对于现在中国的 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 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 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 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 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 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 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 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 社会环境和 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而,罗 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

11、产物, 又考察他们对 时代的影响。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 是带着理性的 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 所 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 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_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 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 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 这本书让我对 哲学懂得了很多哲学有感五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 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 人们可以向哲学 家借这样

12、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 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 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 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很多时候教师不知不觉的在给学生们说“你要懂人生的道理,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里就有哲学的含义在里面。所以,人生的智 慧,它归结为生命历程中不同的抉择。书的作者傅佩荣用三句话来描写哲学:第一句,培养智慧,这跟 西方的传统很接近。第二,发现真理。因为人常常发现变化的事物, 觉得非常迷惘,你就要发现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真实的

13、东西。 比如道 家,道就是最后的真实,让你知道这些变化有来源,有归宿。第三, 验证价值。价值不能离开主体,不能离开你我他每一个人。前面培养智慧,然后发现真理,然后去验证价值。这样就会使生 活产生具体的改变,懂得自己往哪里走,就像在航海的时候我有指南 针,别人说这个路线不好,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人最 怕不知道,这样选择是受风气的影响,受别人的影响,甚至是别人的 操纵,结果走的路好像很多人都走,到最后不见得是自身愿意走的路。由此看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 在生命的阶段, 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 况下,人们特别需要能不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自身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自身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关于哲学有感500字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