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损伤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10084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运动损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篮球运动损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篮球运动损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篮球运动损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篮球运动损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篮球运动损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运动损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篮球运动具有激烈的竞争性,由于身体接触多,对抗强度大,空中动作多,故在篮球竞赛和训练中易造成运动损伤。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运动损伤原因的探析,旨在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增强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运动损伤的机率,为篮球运动的正常开展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实践指导。关键词篮球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1前言现代篮球运动是快速激烈对抗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项目,具有竞争性、趣味性强的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由于篮球运动技术构成的广泛性,战术体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对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完成动作准确协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中学生运动员受训练水平,运动强

2、度及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运动损伤呈高发态势1。对此,须引起高度关注,运动损伤的后果不容低估,轻者影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妨碍运动成绩提高,缩短运动寿命,重者则带来终身残疾,过早断送运动生涯。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损伤原因的深入研究,并针对运动损伤预防的不力状况,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旨在充分认识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努力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小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保证篮球训练的正常进行和中学生的健康成长。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为宜兴市10所中学的部分中学生。2.2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向宜兴市10所中学部分学生发放问卷,了解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现状及原因,采用即发

3、即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68份,有效问卷359份,回收率92%。2.2.2走访交流法到宜兴市部分中学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与教师学生的接触,对他们的教学训练情况,以及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深入的了解,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2.2.3数据统计法对回收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3结果与分析3.1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分析目前,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普遍,笔者调查发现,宜兴市10所中学2006至2023年篮球教学训练中共发生运动损伤200多起,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部位也不尽相同。运动损伤主要与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正确,运动负荷过大等相关性较高,分别占到运动损伤

4、的27.7%、22.6%和17.1%。从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来看,依次为踝关节、手指和膝关节。有些学生因故导致多次运动损伤,为此加强教学训练中的运动损伤的防范,并切实做好防治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正视,亟待解决的问题。篮球运动常见损伤部位的统计结果 表1部位 腕部 手指 膝关节 踝关节 脚趾 脸部 头部 其他 总计 男生 18 36 25 37 22 18 12 5 173 女生 14 32 10 14 16 23 14 2 125总计 32 68 35 51 38 41 26 7 298 3.2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3.2.1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是教学训练的前奏,是身体由安静状态过度

5、到运动状态的适应过程2。做好准备活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运动能力,还能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调查显示中学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可见,准备活动的作用不可低估。由于篮球运动中一些教师不重视准备活动,一些学生缺乏准备活动的概念,只是简单应付稍加活动就开始剧烈的运动,且准备活动的运动量不足,方法不正确,使身体没有处于最佳运动状态,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较差,直接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加之一些教师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调查统计表 表2损伤原因 例数 构成比例准备活动不充分 83 27.7%不能针对篮球运动的特点安排准备活动,只做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忽视专门性的准备活动,而有

6、些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缺乏新意,落入俗套,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等等,无不对学生的身体和教学训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2.2技术动作不正确在中学篮球教学训练中,由于技术动作不正确,导致的伤害事故也屡见不鲜。特别是学生学习新动作时,有些学生在没有理解动作概念,没有掌握动作要领的情况下便开始练习。由于认知水平不高,感性认识不强,对所学动作体验尚不够深刻,一时难以掌握技术动作,即使粗略地掌握也难以形成正确的动作规范,容易引发错误的动力定型,定型后的错误动作有悖人体解剖学和运动学的原理,既影响技术的掌握,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3。比如传接球动作不正确,容易造成肩部、腕部和手指的损伤和挫伤,而防守动作不正确,中

7、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调查统计表 表3损伤原因 例数 构成比例技术动作不正确 67 22.6%又易发下肢和膝、踝部位的损伤,这些损伤归根到底是学生没有掌握动作要领,练习中的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均衡,泛化抑制的控制能力较差所致,也与完成动作的幅度过大,节奏过快,用力过猛有关。因此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做好技术技能的传授和掌握,是防止运动损伤必须解决的问题。3.2.3运动负荷过大篮球运动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积极投身篮球运动已是广大中学生的首选和最爱4。但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差,活动中缺乏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往往是不惜体力,忘情投入,乐此不疲,从而引发伤害事故。加之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内容安

8、排不合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个别学生的身体状况缺乏充分的了解,练习强度、练习次数和运动负荷掌握不当,安排运动量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可能承受的生理负担量,特别是局部或曾经受伤的部位负担量过大,身体严重透支,都可能引发运动损伤。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视而不见,少有有求,不能及时调整运动量,对过大的运动量不进行有效调节等等,都是引发运动损伤的原因所在。3.2.4学生身体素质差身体素质与运动损伤的中学生的因果关系密切,即身体素质好,体能出众的中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较低,反之较高5。篮球运动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既要具备全面的身体素质,又要有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

9、才能在活动中得心应手,应付自如,归避伤害事故的发生。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参与体育和篮球活动的时间太少,体能和身体素质全面下降,为数不少的学生难以适应篮球运动的需要,一旦运动量加大,体能和身体素质的缺陷便暴露无遗。因此,有些学生对体育和篮球运动产生畏惧和厌恶的心理,不肯主动练习,久而久之,身体素质更差,增加了运动损伤的风险,而一旦发生运动损伤,正常的体育活动和篮球学习又受影响,身体素质变得更差。长此以往,恶性循环的局面不可逆转。3.2.5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自我保护是身体免受伤害而采取的一种应激反应,由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两方面构成。同样篮球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也集中体现这两方面,教师要把自我保护作

10、为一种特定的能力加以培养,通过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运动时要选择适宜的服装和运动鞋,穿着不可太大太小,也不可过紧过松6。运动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是已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应穿戴防护护具做好保护措施。运动中努力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运动时要量力而行,活动量和运动强度不可超出自己生理承认力,要通过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发展自己的身体素质,不要在坑洼不平的场地上运动,遇有刮风下雨等不良天气,最好少运动或不运动。此外,要根据篮球运动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特点,身体接触时更要注意自我暗示,提前做好防范准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3.2.6场地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篮球场地是中学生活动练习

11、不可缺少的条件。要选择在平整,缓冲性较好的场地上活动,一般室外水泥篮球场质地坚硬,缓冲效果差,长期在这样的场地上活动,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容易引发慢性关节疾病7。而表面湿滑的场地,或坑洼不平的场地,或活动中偶然滚进场地的球,都是导致运动员受伤的隐患。另外,运动服不合体,小而紧或过分肥大都会影响运动的幅度、力度,运动鞋底的硬度大以及弯曲能力差,也会影响足弓的缓冲,导致踝膝关节损伤。室外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容易发生疲劳和中暑,或因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盐代谢失去平衡,易发生肌肉痉挛或虚脱;而气温过低则容易使肌肉和关节僵硬,肌肉运动受到抑制而发生肌肉拉伤。4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4.1加

12、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程序针对篮球运动的特点,无论在练习和活动中,学生都要自觉遵守篮球运动规则,了解篮球运动的目的,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教师不能脱离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实际,盲目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需要提醒学生了解自己的弱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技术技能,以免超出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而受伤。严明的课堂纪律、规范的教学常规、周密的教学组织,不仅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必要保障。教师要遵循教学原则,安排练习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同时要制订严格的课堂常规,要求学生共同遵守,使课堂常规成为学生的行动准则,以保障安全。此外,教师要具有驾驭课

13、堂教学的能力,要控制好运动量,对安排的练习、运动负荷不宜过大,练习时间不能太长,做到松紧有度、收放自如,对学习态度不认真,在课堂中不能严格要求的学生,要加强批评教育,对易发生危险的动作反复讲清要领,强调注意事项,时刻将学生放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内,以便于及时提醒,加以引导,不能疏忽任一个环节。教师还要认真指导学生去做每一个动作,安排好每一个练习,以增强学生完成动作的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4.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教学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准备活动不但起到热身的效果,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4、克服肌体的生理惰性,同时还能提高运动器官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有效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损伤7。准备活动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要根据教学、训练的内容统筹考虑合理安排,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也要有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容易受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必要时适当安排一些伸展性练习。此外,要注意手段的多样化,要加强准备活动的设计和编排,切忌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一成不变,缺乏新意的准备活动。对于兴奋性较低、篮球基础较好或训练水平较高的学生或队员、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稍大些;相反,对基础差的学生或队员在运动持续时间长或天气炎热时,强度宜小些、时间短些。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

15、,运动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准备活动结束距正式运动开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24分钟为宜。在运动中,若间歇时间过长或教学训练比赛转项时,都要补做准备活动或补做专项准备活动,保证身体充分活动开,为学习做好准备。4.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由于运动时不遵守规则而引发的身体接触,或动作幅度过大的粗野动作极易引发伤害事故。因此,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必须的。教练员要加强引导,现身说法,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乃至自我保护能力,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保护对己对他人的作用,在运动实践中加强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只有师生达成共识,目的明确,并努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有效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为

16、此,要围绕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引导以求实效。此外,要加强易伤部位和身体素质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改善它们的功能。比如为了预防腰部损伤,应加强腰腹肌的训练,提高腰腹肌的力量。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可以防止膝关节损伤。加强腿部肌力练习,增强肌力以承受地面支撑反作用力的冲击,保证踝关节位置正常。为了预防股后肌群拉伤,可采用加强股后肌群的力量和伸展性练习等。再比如跳起投篮或抢篮板球落地时,要做到膝微屈、踝紧张,保证踝的稳定。而脚崴时,可顺势做滚翻以减轻损伤。故有目的地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训练,对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作用。4.4努力改进技术动作篮球运动中,许多伤害事故都与技术动作不正确有关,它违反了人体的结构功能以及运动的力学原理,造成动作技术的紊乱和无序,必然引发不良后果。因此,规范教学程序,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加强技术动作的规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