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5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099823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5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5 篇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1一、工作目标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事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保证正常的教 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教 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卫生防护指南、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级响应措施的通告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事件

2、的应急处置工作。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可参照制订。四、工作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以人 为本、生命至上,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系统联动、群防群 控的工作原则,以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提高广 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为中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学校 教育教学秩序稳定。五、机构职责学校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 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好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联络沟 通,配合地方疾控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根据当地政 府和上

3、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 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预 案;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工作责任制 度,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 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事件的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 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 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卫生等有关部门报告学校突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六、事件分级标准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 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 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

4、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 (W级)四级,其中III级为出现发热、咳嗽、无力等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症状患者;II级为出现疑似病例;I级为出现确 诊病例。七、信息报送 学校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 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一)信息报送原则。一是迅速。学校应在第一时间(1 小时内)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不得延 报。二是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 漏报、瞒报、谎报。三是直报。发生I级(特大)事件,除 了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外,可直接报市 教育行政部门。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应及时续报。(二)信息报告时限及程序。责任报告人为各级

5、各类学 校指定的信息报送人员。1、初次报告。各级各类学校发生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1 小时内),向主管教育行政部 门、当地(县级以上)卫生部门进行初次报告。特别重大(I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学校可 以直接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2、进程报告。I级和II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 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地方教育 行政部门,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Ill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 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由地方教育 行政部门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3、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 告

6、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三)信息报告内容。1、初次报告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患病人 员症状、患病人数、事件经过、可能的原因等。2、进程报告内容:患病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事 件控制情况、造成事件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3、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包括事件性质与发 生原因)、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八、预防措施(一)坚持校内所有人员每日体温“晨午两检制度”。 填写体温登记表。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烧、咳嗽、腹泻 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二)坚持“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班主任填写因 病缺勤登记追踪表。追踪学生体温、病情变化情况,发现可 疑病例及时报告,(三

7、)落实“消杀记录制度”。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 教室、宿舍、餐厅、办公区、音乐室、舞蹈室、阅览室、保 育室、)的消毒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外环境卫 生整洁。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要求 一批学生进去消毒一次,并填写消杀记录表。(四)掌握校内所有人员动态情况,严格落实去向追踪 制度。(五)疫情防控期间,各部门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 集体活动,不安排师生外出活动。(六)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 鼻,及时洗手,落实手部卫生,配备洗手液或肥皂,推行七 步洗手法,佩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等提高防病能力。(七)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工作。九、应急处置(一)发热处理流程

8、在晨午两检中,对体温高于37.31,或有疑似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如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 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的患者,由班 主任带至隔离点,并第一时间逐级上报,学生交由校医进行 管理。校医应佩戴 N95 口罩、无菌手套,穿上防护服,注意 个人保护,把患者置于单间,避免交叉感染。具体管理内容 包括: 复测体温。 询问健康状况,主要询问有无不明原因发热或咳嗽、 气促、腹泻、结膜炎、乏力等症状;发病前 14 天内有无本 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 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无聚集性发病或与 确诊病例、感染者的接触史。 做好病人

9、的详细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专业、 班级、家庭住址、学生及家长的联系电话、体温、接触史等) 通知应急办公室。校长在半小时之内掌握此情况。学生带至隔离点后,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 同去医院就诊;家长不能到校的,有专人专车护送至医院诊 治,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教职工如出现发热,值班领导立即 通知其家属护送去医院。(二)疫情报告流程 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 加强校内的疫情通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置 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学校办公室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三)应急处置措施中小学校、幼儿园: 如发现

10、1 例疑似病例,可对疑似病人所涉班级暂停集 中上课。 相关师生在家进行医学观察 2 周后,如无新发病人或 疑似病人,可再行复课。 做出上述决定的学校、幼儿园应报告所在县区教育行 政部门备案。 发现1例临床诊断病例或2例以上疑似病例,学校报 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对该班级及相关班级实行停 课。 学校、幼儿园有多名师生感染并临床诊断病例(2例 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后,实行全校(或整个校区)停课,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 政部门。大中专院校: 在校师生中发现 1 例疑似病例,暂时避免集中上课。 发现1例及以上临床诊断病例,且控制流行有困难的, 市属高校报市政府批准、

11、省属高校由省教育厅报省政府批准 实行全校(或整个校区)停课。(四)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 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 停、师生不离校园。(五)对新型冠状病毒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 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六)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 作。七)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善后与恢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 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一是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 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 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

12、病暂时停工停学的 教职工和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 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病愈证明后方可返校。二是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或责 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 校卫生安全事故者,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 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到突发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损害的相关人员的善后工作。四是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 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十一、应急保障一是信息保障。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

13、等各环节运行机制, 完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 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二是物资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特别是高校 和寄宿制中小学校应建立处置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 的设施设备(如隔离场所等)、防护用品(口罩、防护服等) 消毒药品储备,为妥善处置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提供 物资保障。三是资金保障。各学校应急资金纳入统一财政预算,保 证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所需。四是人员保障。各学校应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定期开展 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防控的专业知识培训,为应急预 案的启动提供人员保障。五是培训演练保障。各学校应配合卫生行政部门,

14、组织 开展应急演练。十二、附则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由市教育局、市 卫生健康委负责解释。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2目前,正值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传染流行潜在很多危 险因素。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 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 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认识切实加强传染 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 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一、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全面负责防控工作副组长:XX具体分管防控工作组员:XX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二、传染病预防1、

15、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 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 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 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 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 能力。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 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 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 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 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 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 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 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 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在同一学校短期内学生因病缺 席异常增多(一学校达3人以上)或累计发现流感病例达 10 例时,学校应在2 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当地疾控机 构报告。四、传染病控制措施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 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