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读后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098067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读后感学习之余,贪婪般阅读村长(李振村)的文章,从字里行间似乎又触摸到这一颗热滚滚的教育之心。跟村长有过几面之缘,这是一个人让人不得不佩服的人,村长的睿智、村长惊人的记忆力、村长的才气、村长的可爱一切的一切,都归于两个字:热爱!他热爱教育,使命感强,追寻真正的教育,推广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成果。从他的文章中,我得到更多的力量,不断完善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今天读语文为什么失去魅力,让我深思:面对这一主题,沉思良久,我忽然想到: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变得没有魅力了呢?你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

2、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这亘古不变的乡愁不就是语文吗?语文原本就是如此令人魂牵梦绕、夜难成寐的啊,她怎么会没有魅力了呢?你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千古奔涌的爱国情怀不就是语文吗?语文原本就是这样令人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啊,她怎么会没有魅力了呢?你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野旷天低树,风清月近人”这

3、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不就是语文吗?语文就是这样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啊,她怎么会没有魅力了呢?你看,就连“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寻常村居风光中,也流溢着让人感动的语文;就连“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的民俗节日中,也饱含着让人温暖的语文;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受人间真情的语文怎么会没有魅力了呢?你看,老庄孔子教给我们人生的智慧,李白苏轼陶冶我们豪放的性情,曹雪芹让我们体味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柏拉图、苏格拉底、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歌德、爱因斯坦为我们的心田播撒下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科学和理性的种子这都是语文啊!她让我们

4、突破时空的阻隔,与今古圣贤对话,和中外精英交流,语文怎么会没有魅力了呢?原来,不是语文没有了魅力,而是我们的语文教育阉割了语文,让语文成为一只“风干的丝瓜”,失去了生命的光泽和弹性,失去了自然的绿色和气息,于是,语文在不知不觉间“死”掉了,或者说接近“死”掉了我们曾经用政治说教代替了美丽的语文,“万岁”“斗争”是一个时代里语文世界最流行的语词,语文因此变得粗暴凌厉、面目可憎;我们曾经用分析解剖代替了语文,段落大意、主题思想成了语文的全部,语文因此变得枯燥无味,令人厌倦;我们曾经用五花八门的训练、测试代替了语文,语文因此而成为学生不堪忍受的精神负担;我们曾经用多媒体、用网络、用图画、用音乐来演绎

5、语文,语文因此而失去了文字的纯洁和思想的厚度,变得非驴非马,莫名其妙正是这些“非语文”,让语文失去了她原本的魅力,让语文的学习味同嚼蜡。现在,在美丽的太湖之滨,一位年轻的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魅力语文”的概念。他在教育理念上努力追求语文教育的真谛,让自己的教学思想对接语文的学科之魂;他在课堂上努力追求天然本色的教学艺术,引领孩子们用自己纯洁的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内在的诗情和画意;他在文章着作中充分论述语文的魅力,试图影响更多老师探讨语文的魅力;他在演讲报告中大声疾呼:让小学语文充满魅力我们真是感到发自内心的欣喜和激动啊:一位年轻的老师,面对着如此博大纷繁、群雄并起的语文教育世界,勇敢地亮出自己的

6、旗帜,果断地迈开探索的步伐,我们感受到一种新鲜的气息扑面而来。变化,就这样开始了!有人赞赏,也必然有人不屑甚至反对,但不管我们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都应当呵护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因为,正是有了一代代这样的探索者,世界,才有了今日的精彩和热闹。我们还无法预测这位年轻人会在“魅力语文”的路上走多远,无法预测“魅力语文”这枚“石子”会在语文教育的海洋里留下什么样的涟漪,但这都不妨碍我们记住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强洪权。强洪权,这个名字我还是第一次接触,我关注的还是村长所谈到的语文教学的问题。其实,我现在也是非常的矛盾的,在应试跟语文的美好之间挣扎。譬如,一篇很好的文章,当我们真正沉浸进去的时候,会被文字

7、所描绘的种种情感所感动,会陶醉到文字的美妙中,心中往往会感叹:“写得多美呀!说得多好呀”所以,村长文章前面所举的一系列的例子,就是对这种美好情感体验的诠释。可是,现在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会怎么样做呢?真的是拿分析、判断的态度去隔离这份美好的:这是比喻句、这是拟人句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考试要考呀,如果不多做练习,学生印象不深,考试的时候就不一定会做对了。这样的练习多了,孩子们就养成了这样的割裂思维,面对一篇好的文章,他们是去做判断的,不是去感受的,呜呼!看到问题,就要好好思考我们的语文怎么教,用什么态度去面对现在的考试了。如果这样安排时间,不知道合理否?素读(熏陶)60(重在积累感悟)思维训练30(概括能力,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等)应试技巧10(做题的方法)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