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09748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三11月月考试题(理综)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 S32 Sn118.7第一部分(选择题126分)选择题:本遍包括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肾小管在重吸收水的同时一定会吸盐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如果破坏实验鼠的大脑,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该鼠体温仍恒定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皮肤的血

2、管舒张,立毛肌收缩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此时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浓度迅速增加A B C D2下列有可能在蓝藻细胞中发生的过程为( ) 氨基酸多肽 AB C D3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三位科学家。这三人“解决了生物学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如何进行完整复制,如何免于退化。其中奥秘全部蕴藏在端粒和端粒酶上。端粒也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是染色体端部的一段,起保护染色体的作用,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他们发现的端粒酶,在一些失控的恶性细胞的生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大约9

3、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染色体上的端粒随着二分裂增殖过程中也会逐步缩短B端粒酶和双缩脲试剂混匀后在加热的情况下现紫色C端粒酶可能和其他多数酶一样,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端粒酶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其转录和翻译过程肯定在分裂期完成4F图为细胞分裂各阶段的细胞核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时期合成蛋白质为DNA复制准备了条件Bc时期mRNA因b时期DNA含量增加而增加C诱变育种过程中诱变剂在b时期发挥作用D杂交育种中基因重组发生在d时期5根据图形作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

4、菌和蓝藻,则c代表细菌,d代表原核生物B若乙中c代表蛋白质时,a可以代表酶,b代表激素C若丙中a和b分别表示维生素D和性激素,则cd依次代表的是胆固醇和固醇D若丁中a和b代表应激性和反射,则a表示反射,b表示应激性6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目越多,该溶液的凝固点就越低。下列溶液凝固点最高的是( )A002 mol/L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C001 mol/L的氯化铝溶液 D002 mol/L的氨水7若某氖原子的质量为g,原子的质量为g,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 B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C氖元素的

5、摩尔质量是g/mol D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8下列各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硅金刚石石英砂 BC D9ABCD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A的阳离子和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AC的化合物;C和D属同主族,其中C的核外电子数是D的核内质子数的2倍。B和D是同周期元素且A和B能形成型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族B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中可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一定是10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只可能含有大量的 七种离子中的几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1 mol/L NaOH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

6、淀,而后才有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可能含有 B溶液中可能含有C溶液中一定不含和 D溶液中可能含有,但一定不含11常温下的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10 mL pH=13的氨水与10 mL pH=1的盐酸混合:B10 mL 01 mol/L 溶液与5 mL 02 mol/L NaOH溶液混合:C10 mL 01 mol/L 溶液与10 mL pH=13的NaOH混合:D10 mL 05 mol/L 溶液与6 mL pH=0的盐酸混合:12已知:T时,。T时,在一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H和2 mol Y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354 kJ的热

7、量。若在上面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1 mol I气体,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气体H的物质的量为( )A08 mol B06 mol C05 mol D02 mol131187 g金属锡跟l00 mL l2 mol/L 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的= 8 mol/L,溶液的体积仍为l00 mL,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896 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ABCD和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机械能守恒B一个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方向恒定,则系统机械能增加C一个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D一个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但方向恒定,则系统动量增加15如图所示

8、,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和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和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3J和4J。则两个力的合力在这段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A1J B7J C5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16如图所示,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装液体的袋壁使它变形,则此过程中袋和液体的重心将(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C先降低再升高 D始终不变17如图所示,是在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质量不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关于三颗卫星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的线速度 ( )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的向心加速度C所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且小于受到的向心力D运

9、行周期相同,且小于的运行周期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上部为半圆形光滑槽的木块,开始时木块是静止的,把一个小球放到槽左边顶端从静止开始释放,关予此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运动过程,术块与小球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从开始到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一直处于失重状态C当小球再次上升到最高点时,木块的速率为零D当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对地速度可能向左19个质量均为的木块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当木块l受到水平恒F而向前加速运动时,木块2对木块3的作用力为( )AF B若地面光滑,为F;否则小于FC若地面光滑,为;否则小于D不论地面是否光滑,均为20如图所示,一物体从光滑斜面

10、底端点以初速度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 )A若把斜面部分截去,物体冲过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B若把斜面变成曲面,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不能到达点C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仍能沿圆弧升高D若把斜面从点以上部分弯成与点相切的圆弧状,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有可能仍为21将质量为的木块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的子弹以速度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的速度为,现将同样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相同的子弹仍以速度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已知木块对子弹阻力大小恒定,且=3m,则子弹( )A能够射穿木块,且穿出时速度大于B不能射穿木块,子弹将

11、留在木块中,一起以共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C刚好能射穿木块,此时相对速度为零D若子弹以3速度射向木块,并从木块中穿出,木块获得的速度为;若子弹以4速度射向木块,木块获得的速度为,则必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22(19分)(1)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取,那么则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闪光频率是 Hz: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2)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评估交流等。一组同学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其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有同学

12、认为: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其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波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验证假设。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表中,图()是对应的位移-时间图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中图线12345所示。 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回答下列提问:与上述过程中A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环节分别是 ,图()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 运动,表中处的值为

13、图()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小纸杯”在下落开始阶段做 运动,最后“小纸杯”做 运动。比较图()中的l和5图线,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差异:23(16分)如图所示,倾角的斜面底端与半径m的竖直光滑圆轨道的最低点平滑连接。质量的小物块,从距地面m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求:(1)物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2)物块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24(18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竖直悬挂着一质量为2m的小球A,恰好紧挨着放置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B。现保持细绳绷直,把小球向左上方拉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的位置,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恰好与物块发生碰撞,而后小球向右摆动的最大高度为L/8,物块则向右滑行了L的距离而静止,求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5(19分)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 kg的两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