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1308439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保定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侧是同学们在开展“日本侵华罪行”主题研究时搜集的一枚日本从军纪章。它见证的侵华罪行是( )A.强占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旅顺大屠杀D.屠杀义和团2毛泽东说:“它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毛泽东评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影响B.红军长征的意义C.抗日战争的价值D.解放战争的作用3下面是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一书的部分目录。第十一章“农村土地制度的大变动

2、”记述的内容应是( )第一章 中国是怎样进入1947年的第四章 从进攻延安到孟良崮战役第八章 拦腰突破挺进大别山第十一章 农村土地制度的大变动第十三章 南京政府越来越孤立第十四章 历史的转折点A.解放区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到1953年初,我国各大高校新设专业215种,其中理工科专业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中占绝对优势。当时我国重点发展理工科专业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土地改革的完成B.为民主政治的建设培养人才C.争取抗美援朝的胜利D.适应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5在谈到某一重大成就时,邓小平曾说:“其功能就一定不再局限于武器装备制造或科技发展进步,它更有

3、关中国国家的战略安全,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在发言权,它令中国主张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变得真实可信,为1978年之后的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重要的战略安全保障。“重大成就”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B.“两弹一星”研制成功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6下图可以用来印证( )A.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C.大国外交和国防建设的全面推进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大成就7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它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已成为“欧洲工业的老

4、师”。“”应是( )A.美国B.德国C.英国D.俄国8中国首席代表陆微样向外交部汇报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在会议发言时,“雄辩滔滔,词锋犀利。玩其语意,一若此次和会,除美、英、法、义(意)、日五国外,余国直无可以商量之余地。其气概咄咄逼人”。材料表明,“此次和会”( )A.充分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B.给世界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与稳定C.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高涨D.调整了东亚太平洋地区大国关系9某学者曾说:“大萧条时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导致了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该学者意在阐明( )A.经济大危机不

5、可避免B.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世贸组织失去其作用D.联合国影响不断加强10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美苏冷战对峙B.发展中国家崛起C.殖民体系崩溃D.多极化趋势加强1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材料表明( )A.社会信息化不可逆转B.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挑战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二、材料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李大钊(18891927年),直隶乐亭人,中

6、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他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当巴黎和会准备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帝国主义的消息传到中国时,李大钊始终战斗在群众中,积极参加并领导了运动的进行。1920年3月,他在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思想基础上,开始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主办了劳动音周报,组织了工人俱乐部,大力从事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工作。他还接见了共产国际派到中国帮助建党的代表,讨论了建党的问题。1921年7月,中国共

7、产党在上海成立,他担任北方区委书记。1923年至1924年,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的过程中,他代表党到上海与孙中山商谈国共合作的问题,他的全部精力贯注在参与领导国共两党合作的工作上,对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及团结革命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4月6日,被北京的反动政府逮捕。28日,李大钊为实现“求达于真理”的理想,从容慷慨就义。摘编自罗宝轩革命先烈李大钊等(1)材料中提到李大钊的伟大理想是“实现求达于真理”。此处“真理”指的是什么?(2)据材料,归纳李大钊“求达于真理”的实践活动有哪些。(3)在该“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结合所学

8、知识,概括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日前,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两次世界大战”主题研讨活动。【资源共享】有同学搜集整理了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各一例,与大家分享。材料一:这场开始于1916年2月的战役属于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德法双方投入了近200万兵力,总计死伤100多万人。所以这场战役也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这次决定性战役使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战略目标再次遭受挫折,承受了巨大的人力及物力损失,又无法及时弥补。战争主动权逐渐转移到协约国的手中。材料二:这场战役,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

9、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1)据材料一、二,判断这两场战役的名称。【思维共鸣】(2)同学们研讨后发现,以上两场战役均发生在同一国家境内,这个国家是谁?为避免世界大战的灾难在欧洲重演,二战后该国采取了哪一重要举措?(3)该国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证明了“二战后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这一论点的正确。请结合所学知识,为此论点再提供两个例证。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从总体布局的“大

10、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跨越高山深壑、飞越海洋沙漠,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铺展。材料一: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该倡议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秉持开放包容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繁荣提供新的平台与新的动力。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从一开始就带着意识形态的浓厚色彩和分庭抗礼的对立气氛。时任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本人曾直言不讳警告西欧,“对任何投票选举共产党掌权的国家,欧洲复兴计划所规定的援助将

11、立即停止”,“马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克利福德就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即便是对西欧国家,“马歇尔计划”在援助中也附加了很多不平等条件,埋下了干预西欧各国内部经济政策的“钉子”。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02月13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国内背景。(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并概括马歇尔计划的特点。(3)综合以上材料、问题及所学知识,探究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应扮演的角色。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治元年为1868年”可知,“

12、明治三十三年”为1868+33-1=190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包括日本在内的八国联军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了侵华战净,D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净(18401842年),英国强占香港岛,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净中,1894年日军攻占旅顺,对当地居民进行血腥大屠杀,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十一个省“红军的道路”“散布了许多种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评述的是长征胜利的意义,B项正确;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大部分时间处

13、于合作状态,且北伐战争最终使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故而“北伐战争的影响明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抗日战争的价值”与材料信息“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不符,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是解放军,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农村土地制度的大变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刘邓大军干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路反攻的序幕,而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推动了革命的胜利进程,A项正确;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公有制的改变,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58年人

14、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除C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到1953年初,我国各大高校新设专业215种,其中理工科专业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中占绝对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故当时我国重点发展理工科专业的主要目的是适应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D项正确;1952年底,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排除A项;为民主政治的建设培养人才,B项与材料不符,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建设,排除B项;抗美援朝战争主要需要大量军事及外交人才,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

15、项。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再局限于武器装备制造或科技发展进步”“国家的战略安全”“国际地位”最重要的战略安全保障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材料信息的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两弹一星”不仅是新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而且打破了美苏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有利于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项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与“有关中国国家的战路安全”不符,排除A项;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与“有关中国国家的战略安全”不符,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与“为1978年之后的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重要的战略安全保障”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D解析:材料四幅图片分别是当今中国在外交、军事和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根据图中时间可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的成就。故选D。7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它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