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1308417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二模化学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只有保护环境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生活垃圾回收利用B.多用清洁能源C.工业尾气直接排放D.倡导低碳生活2关于下列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某井水煮沸后产生白色沉淀为硬水B.将镁条浸入酸雨中会有气泡产生C.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棉线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3抗癌新药西达苯胺的化学式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西达苯胺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西达苯胺是由48个原子构成的C.西达苯胺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2D.西达苯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洁厕剂、“84”消毒液都是

2、常见的清洁剂。已知:洁厕剂有效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不能用其清洗羊毛和蚕丝衣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溶液中+1价元素只有钠B.可以用洁厕剂清洁大理石地面C.上述两种清洁剂能混合使用D.“84”消毒液能使蛋白质变性5同学设计下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先滴入5mL水,振荡,塑料瓶没有明显变化再滴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塑料瓶明显变瘪用该装置进行实验能直观显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B.C.D.6学习化学要逐步树立化学观念。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沼气和天然气主要成分相同,两者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工业炼铁时焦炭的作用

3、是燃烧提供热量并制造C.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有明矾、活性炭、肥皂水等D.原子虽然很小,但在化学反应中仍然可以再分7在小烧杯里做稀盐酸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B.能够观察到该实验很快的放出气体C.该反应原理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反应过程中小烧杯内溶液一直导电8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属于“可溶”物质B.4016.7%的甲溶液降温至20,溶液浓度不变C.t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D.乙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红磷或蜡

4、烛作耗氧剂B.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气体将混合气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探究铁、铜、锌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选用铁、铜、硫酸锌溶液进行实验D.探究火柴头中含有硫元素先引燃火柴头,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溶液10我国劳动人民发现,将贝壳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在水中混合,可以制得;古代的纺织业常用作漂洗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流程中,贝壳转变为物质X只需一步反应B.从反应可知,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或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D.草木灰还能用作钾肥,但不能与铵态氮肥混用二、填空题11化学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1)化肥是粮食高产的重要保证。含有硝酸根的复合肥是_(写化学式),小麦、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5、_。(2)塑料大棚是生产反季节蔬菜的温室,搭建温室需要塑料、钢铁等材料。聚乙烯塑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和,则聚乙烯塑料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写符号)元素。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属于_(填“无机材料”或“复合材料”)。在塑料大棚内烧炭,既保暖,又为蔬菜生长提供二氧化碳。木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12物质的分散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1)配制汽水时,需要将蔗糖、柠檬酸等物质加入水中,其中能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的物质是_。(2)利用洗洁精、汽油去清洗油污都利用了物质分散的原理,其中能发生溶解作用的物质是_。(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需要固体氯化钠_

6、g;量水时应选_(选“50”或“100”)mL量筒。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用字母表示)。13“三酸两碱”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试剂。(1)“三酸两碱”是指盐酸、硫酸、_(写名称)和烧碱、纯碱。(2)“三酸两碱”之间,可以发生多个化学反应。请你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_(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3)利用酸溶液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进行某些定量实验。取12.0g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盐酸,所加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g。求盐酸中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结

7、果精确到0.1%)1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是_(写名称)。(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时还需要增加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填“m”或“n”)端通入。(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要选择_(填字母)进行装置组合:选用稀硫酸与粉末状石灰石反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收集某种气体只能使用装置G,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三、实验题15像氢气、一氧化碳一样,氨气也有还原性,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同学们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制取氨气】(1)按图甲所

8、示装好药品,其中浓氨水通过_(填仪器名称)加入锥形瓶。(2)将浓氨水滴到固体烧碱中,烧碱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浓氨水中的氨气大量挥发出来,从而得到氨气。固体烧碱还可以改用_(填一种固体物质名称)。【查阅资料】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如下:;若两者反应不充分,还有氧化亚铜()生成。氧化亚铜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它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一种蓝色的溶液。【实验探究】同学们按图乙装置,进行氨气的还原性实验。取一根光亮的铜丝,将其一端绕成螺旋状,另一端插入橡皮塞中。(3)将螺旋状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发黑,再趁热插入充满氨气的集气瓶中,并及时塞紧橡皮塞;稍后,黑色的螺旋状铜丝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同

9、时集气瓶内壁出现_。(4)将上一步变红的螺旋状铜丝插入_中,观察到_现象,说明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不充分”。【拓展延伸】(5)进行图乙实验时,要及时封闭集气瓶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实验过程中闻到氨味,说明微粒具有_。(6)若将氨气更换为氢气,图乙装置_(填“不能”或“也能”)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7)现有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可将其全部转化为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方法:_。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清洁能源的使用,不排放污染性气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直接排放工业

10、尾气,污染空气,不利于保护环境,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了污染性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答案:C解析:A、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热煮沸后生成白色沉淀,则某井水煮沸后产生白色沉淀为硬水,故A说法正确;B、酸雨中含有酸,将镁条浸入酸雨中,镁和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则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B说法正确;C、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燃烧时产生烧纸的气味,故C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燃烧,故D说法正确;故选:C。3答案:D解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的有

11、机物;西达苯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符合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西达苯胺是由西达苯胺分子构成,每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乘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西达苯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该选项说法错误;D、西达苯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择D。4答案:D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

12、原子,反应后除X外有2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则X溶液为溶液,溶液中有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而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也为+1,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洁厕剂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所以不能用洁厕剂清洁大理石,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盐酸和能发生反应,而洁厕剂的有效成分是盐酸,“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所以两者不能混合使用,故该选项说法错误;D、羊毛和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根据题意,“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不能用其清洗羊毛和蚕丝衣物,说明“84”消毒液能是蛋白质发生变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择D

13、。5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先滴入5mL水,瓶内气体减少量很小,所以塑料瓶几乎不会变瘪;再滴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消耗的二氧化碳较多,振荡塑料瓶,塑料瓶迅速变瘪;所以利用该装置能直观地观察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说法都正确,故选择A。6答案:B解析:A、沼气和天然气主要成分相同,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沼气是可再生能源,该选项认识不正确;B、工业炼铁时焦炭的作用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并放出热量,二氧化碳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工业炼铁时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并制造,该选项认识正确;C、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剂有明矾、活性炭,肥

14、皂水是用于检验硬水还是软水,不属于净水剂,该选项认识不正确;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7答案:A解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时,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pH=7,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能很快观察到有气体产生,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能和盐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盐酸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都是能导电的溶液,所以在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会一直导电,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择A。8答案:B解析:A、从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两种物质属于易溶物质,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同温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40时,饱和的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9.0%,20时饱和的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将4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16.7%的甲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刚好饱和,没有固体析出,所以此时溶液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