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130840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八年级下册人教统编版语文优选100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B.“自媒体”因为互动强、更新快、传播广等特点的原因,吸引了大量用户。C.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并非

2、偶然。其爆火的原因,是淄博多年耕耘与积淀的结果,是久久为功的厚积薄发。D.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B.在一些受到巨大陨石撞击的地方发现斯石英,可以证明斯石英的形成需要巨大压力。C.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理,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一般采用时间顺序来说明。D.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有力地说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的道理。4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鸟臀目(tn)褶皱(zh)两栖(x)B.潮汐(x)劫难(ji)衍射(yn

3、)C.追溯(s)遗骸(hi)陨石(xn)D.蟾蜍(y)驮着(tu)地壳(qio)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星体分裂携带南极州B.尘埃紧密繁盛平流层C.研究抗拒致密大腕儿D.流逝抵达趋势碳原子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左右形成的。B.汽车尾气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C.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D.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7在文段横线处填上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

4、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_,_,_。_,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气候逐渐变冷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A.B.C.D.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所有陆地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2)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3)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使这种变化加快。(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出现在压力极高

5、的地壳深处。A.似乎常常可肯定B.似乎一直可应该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二、综合性学习“低碳”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低碳生活”正日益为更多人所接受。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选择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校团委将要举办一次展览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9阅读下列材料,从两个方面概括出实行“低碳生活”的必要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加速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城市和低海拔岛国将被海水淹没。据预测,按现在的速度,21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

6、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水温升高将导致蓝藻过度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10阅读下列校团委对学生进行的“低碳生活方式了解程度”的调查表,说说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三、阅读理解与欣赏文本一:浩瀚的太阳系中,围绕太阳公转的不仅有八大行星,还有千千万万个头不等、形状各异、运行轨道不同的小行星。它们在装点太空的同时,也带来了撞击地球的风险和隐患。或许有人认为担心小行星撞地球是杞人忧天,但只要看一眼月球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就知道此类事故在太空中并不是新鲜事。之所以察觉不到,是因为人类可记录的历史还过于短暂。【A】有大量证

7、据表明,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北美墨西哥湾。在地球上生存了1.6亿年的恐龙因此灭绝。最近的一次撞击事件发生在2013年,一颗直径约18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约30千米高空爆炸,等效当量约30颗广岛原子弹,导致近1500人受伤。如果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后果会更加严重。可见,小行星防御与人类未来息息相关,因此是世界各航天大国都在开展的前沿科学研究。如果小行星真要撞击地球该怎么办?科学家设计了多种办法。第一招是使用核武器将小行星炸成碎块,但碎块可能还会飞向地球。第二招是用飞行器拖走,不过这对于大尺寸小行星无能为力。第三招是利用激光烧蚀小行星,这一技术尚待发展。第

8、四招是利用万有引力,缓慢牵引改变小行星轨道,不过需要较长预警时间。第五招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可行的手段动能撞击,即利用飞行器撞击小行星,瞬间改变小行星的速度,通过时间积累逐渐偏转小行星轨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久前利用“猎鹰9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这是人类首个小行星防御测试任务,是动能撞击技术在深空环境中的首次验证。所发射航天器重约550千克,将会在2022年10月实验对象“迪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接近地球时,以约6.6公里/秒的高速去撞击这一系统中的“小月亮”。就像地球有月球,有些小行星也有自己的天然卫星。“迪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就由一颗直径约780米的主星和一颗直径约

9、160米的“小月亮”组成。这颗“小月亮”像钟表一样,每11小时55分钟环绕主星运行一圈。预计撞击后,其相对主星的绕转周期将被缩短10分钟左右,届时可以通过地面望远镜观测到绕转周期的改变。这一任务设计得相当巧妙。首先,选择的实验对象无论怎么受到撞击,在未来几百年都不可能撞击地球,防止人类弄巧成拙,把一颗本来无害的小行星导向地球。其次,通过测量子星相对主星的绕转周期改变量来评估撞击效果,规避了直接测量微弱速度改变的难题。再者,撞击窗口选择在2022年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仅1100万千米处,可以利用地面光学和雷达望远镜对撞击过程进行全程监测。与此同时,这一任务还计划开展柔性太阳能帆板、新型电推进系统等

10、多项新技术试验,为未来深空探索积累宝贵的技术经验。小行星撞击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潜在威胁,我国政府和科学家同样高度重视,将论证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作为未来重要航天项目之一,并提出了“以石击石”“末级击石”等中国特色的小行星防御方案。期待未来,中国能够为防御小行星撞击、保护地球家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文本二:太阳系内的小行星带是一类围绕太阳公转的空间岩石,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它是太阳系形成后的“剩余物质”,几乎所有的小行星都拥有不规则的外观,但也有些是接近球形,比如谷神星。小行星时常相互碰撞或者撞击其他天体,灶神星就有一个巨型撞击坑,直径达到460公里。除了不规则

11、的轨道、外观之外,小行星还有一个奇特的特点,它们可以“相伴而行”。观测发现超过150颗小行星拥有自己的“伴星”。许多小行星被太阳系内行星或者大型卫星的引力所吸引,比如火星的火卫一和火卫二等。此前的观测统计发现,其中拥有200颗以上直径超过100公里的小行星,而直径较小的空间岩石数量更是高达百万计。其单体质量都非常小,总体上看都低于月球质量。尽管它们块头都很小,但却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自从地球在46亿年前诞生后,小行星经常撞击地球,虽然危险级小行星极为罕见,【B】但美国宇航局的研究显示,直径超过四分之一英里宽的小行星可以造成全球性的灾难事件,平均每10万年发生一次大规模撞击事件,每1000至100

12、00年就有一颗足以摧毁一座城市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删改)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本一第段中加粗的“目前”一词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表明到现在为止技术最成熟可行的手段是动能撞击,不排除将来出现更先进成熟的技术的可能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文本一第段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易于读者理解。C.文本一第段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任务设计的巧妙,标志词有“首先”“其次”“再者”“与此同时”。D.太阳系内的小行星都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因为其轨道不规则,所以时常相互碰撞或撞击其他天体。E.文本二第段中画框的句子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既承接

13、上文,又引出下文对小行星危险性极大的说明。12文本一第段是怎样介绍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办法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13以上两个文本中,A和B两处都谈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况,但侧重点不同,为什么?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题。地球能形成,我们得以诞生在这里的概率有多大?三体的作者刘慈欣说过:“你知道在宇宙中生命诞生的概率有多大吗?就像有一堆金属垃圾,来了一阵龙卷风把它们卷上天,然后它们掉下来自动组装成一辆车所以我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奇迹。”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要从137亿年前说起。最初的宇宙温度十分高,密度非常大,直到137亿年前,“创世大爆炸”发生,时间、空间和

14、能量出现,大量基本粒子涌现出来。几十万年后,宇宙渐渐冷却,氢和氦等宇宙基本物质形成,其他元素也逐渐形成,其中就包括构建地球生命体的基质我们身体里都有的碳元素。46亿年前,大量尘埃集聚在一起,行星出现了,并逐渐增大自己的体积。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地球。最初,地球是一颗炽热的熔岩星球,它渐渐冷却下来并形成了坚实的地壳。地球开始具有足够的地心引力,这使它能够保持住含有水蒸气的气态大气层而不致散逸。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大气层,臭氧保护我们免受有害辐射的伤害,适中的大气束缚住适量的太阳能,让地表温度保持舒适,在零摄氏度之上,让水不至于结冰。水,是地球成功孕育生命的关键。根据化石提供的证据,大概40亿年前,在原

15、始地球的湖海里就产生了生命。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分解了原始大气层中含氢的简单分子。这种早期的化学物质溶解在海洋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有机液。直到有一天,偶然出现了一种能够利用有机液粗略地复制自己的分子。这就是DNA(脱氧核糖核酸),生命的基本组件。后来具有特别功能的分子终于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分子集体,这就是细胞。若干单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多细胞,初始的多细胞生物体通过随机突变进化产生新的生物体。大约20亿年前,性和繁殖产生了。自此,两个生物体就能整段地交换它们的DNA遗传密码,繁殖出大量的新个体,进化速度便大大加快了。10亿年前,海洋里已经充满了简单的绿色植物,它们制造了大量的分子氧,逐渐改变了原来大量含氢的地球大气。虽然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但高浓度的氧对没有保护的有机物来说也是一种毒药,大量的原始生物体因为适应不了高含氧量的环境而灭亡。生物慢慢繁衍又消亡,直到比氧温和得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