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07532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假如你是一名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怎样做好工作关于如何做好学校心理辅导一、要做好一名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首先要了解学校心理辅导在 学校中、教育中乃至社会上的重要地位。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在校 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应、发展等问题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和帮助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心理辅导的独立地位和重要性。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相对独立的教育活动,是体育、美育等 教育都不可替代的。而心理咨询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手段和 方法。心理咨询的独立地位还表现在它的专业性。学校心理辅导必须 是有一定心理学知识背景、持有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证书并且具有从事 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力和职业道德

2、的相关专业人员才可以从事的。而且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开展也是要建立在相关专业知识基础上的。还 有就是它所针对对象的特殊性,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大多是那些存 在一定心理方面的困扰,或是处于亚健康状态而需要寻求相关帮助的 学生群体。其次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视的。伴随着社会飞速的进 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的学生们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中,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和心理的冲击。网络、不良书籍带来的 色情、暴力,升学压力、情感问题、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困惑导致心 理问题开始在这一特殊人群中蔓延。而这些心理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也 非常的严重。在我们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3、关键 点,而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 地位。因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它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具体 困惑和问题,增强他们对自己的全面认识和认同,促进了其自我发展 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与现代 化建设的需要。二、要做好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理解和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 理念也是十分重要的。1、理念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与“不健康” 的教育,而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在健康与非健康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线。在 健康与非健康

4、两个端点之间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既非健康又非疾病, 我们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第三状态”是一种 很不幸的非健康状态,虽不是明显的病态,却严重影响人的心理生活 质量,将精力引向非建设性的渠道,降低人的快乐感、幸福感和自我 满足感,束缚人的创造性。心理健康不是心理疾病的反面,而是心理 疾病和“第三状态”的反面。克服“第三状态”就是发展。2、理念之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专指有心理障碍的学 生,而是全体成长中的、正常的、健康的幼儿和中小学生。马斯洛提 出,真正的心理学应该研究健康的、正常的人的心理,研究人的价值, 人的尊严,人的创造性,人的积极情感,人的自我实现(即人的所有 潜

5、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3、理念之三: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 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 的,但这不等于说,两者存在着包含关系。4、理念之四: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 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职。5、理念之五:教育不是万能的,德育也不是万能的,心理健康教 育同样不是万能的。对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作用的过高估价是不恰当的;同样的道理,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出苛求也是不切实际的。三、要做好一名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要恪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 原则。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

6、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 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 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 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 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 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3、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 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 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工作要以学 生为出

7、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 的科学教育与指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5、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 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 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6、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 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为重点,促进全 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7、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 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8、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8、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 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 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四、要做好一名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除了要知道以上基本理论以 外,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首先,对于学生,要从心里爱护,像爱自己一样爱学生。把他人 当自己,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心理学上叫换位思考,其妙 处不言自明。作为老师,应持“生成的理念,即学生的发展是自身和 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老师是学生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他 人”。作为老师,理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激发学生成长的需求, 要爱岗敬业,率先垂范。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 班主任工作等

9、。一方面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 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 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同时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不要强调自己的身份、立场,而是要以学生需 求为出发点。在我们的传统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主动性很大,往 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自上而下式的,真理总是掌握在老师手里;要求 学生听从、服从,遵从老师的旨意;学生非常被动,而这种模式完全 不适合于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当今社会,这些生机勃 勃、体质强健的青少年,面对的却是单调枯燥的学习活动;激烈紧张 的考试竞争、观念不当的家庭教育、节奏快速的生活流程

10、,以及人际 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这些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 失衡。聆听是心理辅导中最重要的技术,听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把脉的过 程,听完了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让学生多说,也是让学生合理的宣 泄情绪。宣泄了也就轻松了;说了也能理清头绪,更认清自己。同时, 许多信息就会由于不善于听而流失,甚至歪曲。从而使辅导效果大打 折扣。所以要锤炼语言功能,但同时一定要学会聆听。这既是一种技 术,更是一种态度,是对学生的尊重、同情与爱护,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做心理辅导时要以创设良好氛围为基础,比如上班会课,可事先 对教室或其它活动场所进行布置,让人有一种温馨、和谐、愉快、轻 松的感觉;同时又要在自己

11、的语言、语气、语调上,身体语言上下工 夫,让自己更具亲和力。比如,在座位的排列方式上,若稍做改动, 可收到大效果改秧田式为梅花型、马蹄型、圆形等,便于和学生 情感交流。在其他细节方面:1、可以在学校的黑板报里,登载有关心理方面的内容文章。让学 生知道学校里有心理老师。2、举行学生心理学讲座,讲讲关于学生心理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应 对的方法。3、和班主任配合,经常了解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的 学生的心理状态,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调整缺少家庭关爱学生的心 理。4、了解特殊的学习心理并且帮助调整。5、做好应急突发事情的心理应急预案,比如自然灾害给学生带来 的心理创伤。6、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随时为心理出现问题的学进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