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06904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罗兰斯宝基坑支护工程 设计说明 罗兰斯宝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总说明 / 一、工程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南山区科技园高新中区西片区,#大学、深南大道北,西临#大族激光中心科技大厦、腾讯大厦,东邻#丹琪时装,北至麻岭社区居委会,总用地面积11083平方米。拟建一栋超高层甲级写字楼,高度大于300m,约70层,地下室5层。基坑支护面积约11083m2,周长约427m,基坑深度为23.0m。二、设计依据1、汉京中心(暂定名)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有色工程勘察,2012.01;2、汉京中心(暂定名)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补充勘察,#市工勘岩土工程,2012.05;3、#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

2、SJG05-2011);4、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7、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07-2002);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汉京中心(暂定名)基坑支护设计招标文件,#市罗兰斯宝物业发展,2012.03;13、汉京中心(暂定名)基坑支护设计招标答疑,#市罗

3、兰斯宝物业发展,2012.03;14、关于汉京中心基坑支护设计招标文件的补充说明,2012.06.01:15、#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对本基坑支护第一版施工图提出的相关意见,2012.11:16、现场踏勘以与本公司多年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经验。三、工程地质条件本场地东侧为足球练习场,南侧为深南大道,西侧为科技中一路、#大族激光中心科技大厦与腾讯大厦,北临帝景园住宅小区。场地所在区域原始地貌为低台地间冲积平原。经平整后场地内现状地形较为平坦,杂草丛生,现状地面标高25.0526.02m。场地的地层分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海冲积层(Q4m+al)、第四系残积层(Qel)与下伏燕山期中

4、粗粒花岗岩(53)其主要岩性特征分述如下:1、人工堆积层(Q4ml)填土岩土成分复杂,性质不均,按其组合成分可分为杂填土与素填土两种;根据地质调查与钻探成果,该层堆填年限较长。杂填土(地层编号1):杂色,主要由含砾粘土、砼块、碎石回填形成,稍湿,稍密,含生活垃圾。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509.40m,平均厚度为5.02m;层底标高15.7624.41m。素填土(地层编号2):褐黄色等,以回填残积土为主,可塑坚硬,含大量砂粒,具一定固结史。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6014.80m,平均厚度为8.06m;层底标高6.5518.70m。根据附表5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汇总统计表与工程经验,本层土承载力特

5、征值的建议值为fak=130kPa。2、海冲积层(Q4m+al)淤泥质粘土(地层编号1):灰黑色,软塑可塑,含腐殖质,有臭味,局部具一定固结度。分布与场地东北部。层厚0.603.40m,平均厚度为1.74m;层顶标高12.4318.70m;层底标高9.3317.14m。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成果与工程经验,本层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90kPa。砾砂(地层编号2):灰白色、褐黄色,饱和,中密为主,石英质,分选性好,级配一般,粘粒含量较高,局部夹粘性土与粉细砂薄层。主要分布与场地东半部,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层厚0.009.50m,平均厚度为4.42m;层顶标高9.9517.14m;层底标高4.

6、4313.36m。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成果与工程经验,本层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220kPa。粘土(地层编号3):褐黄色,可塑,土质均匀。仅小范围分布于场地东南角附近。层厚0.902.70m,平均厚度为1.80m;层顶标高14.1615.95m;层底标高11.4615.05m。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成果与工程经验,本层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180kPa。3、第四系残积层(Qel)砂质粘性土(地层编号1):褐黄色、褐红色,可塑-坚硬,含5-15%石英砂粒,由下伏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主要分布与场地中部与东北部。层厚2.8016.00m,平均厚度为6.86m;层顶标高-1.6513.36m

7、;层底标高-8.347.43m。本层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200kPa。砾质粘性土(地层编号2):灰白色、褐黄色、褐红色等,可塑-坚硬,约含30%石英砂砾,由下伏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2.1022.00m,平均厚度为9.95m;层顶标高0.2516.37m;层底标高-8.208.27m。本层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250kPa。4、燕山期(53)肉红色夹灰白色与灰黑色斑点,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按风化程度可分为1全风化花岗岩、2强风化花岗岩、3中等风化花岗岩、4微风化花岗岩4个亚层,其中分述如下:(1)全风化花岗岩(地层编号1):

8、黄褐色、褐红色等,岩芯呈土状,除石英外其它矿物均已风化成坚硬土状,原岩结构完全破坏。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1.8017.50m,平均厚度8.14m,层顶标高-8.348.27m。本层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360kPa。(2)强风化花岗岩(地层编号2):褐黄色、褐红色,岩芯多呈密实砂砾状,偶夹碎石状强风化块。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4024.80m,平均厚度7.72m,层顶标高-16.34-0.59m。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600kPa。(3)中等风化花岗岩(地层编号3):肉红色夹灰白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裂隙面铁锰质浸染严重,主要矿

9、物成分为石英与长石、云母,RQD=50%,岩体较破碎,取岩样11组,剔除离散性较大数据4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18.455.7MPa,标准值为24.7MPa,岩质较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5018.00m,平均厚度4.11m,层顶标高-30.12-2.64m。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2000kPa。(4)微风化花岗岩(地层编号4):肉红色夹灰白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很发育,裂隙面铁锰质浸染严重,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与长石、云母,RQD=90%,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取岩样9组,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58.1138.4MPa,标准值为91.

10、3MPa,岩质坚硬,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总体分类为类。场地内普遍分布,最大揭示厚度6.90m,层顶标高-34.32-4.86m。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为fak=8000kPa。四、水文地质与不良地质简况第四系孔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通过地下径流向西北方向排泄,地下水渗流方向总体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基岩裂隙水含水性主要受基岩条件(主要是节理裂隙的发育与贯通程度)和上覆地层岩性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根据钻探揭露、现场调查和区域地质资料,本场地地质构造较简单,未见断裂构造通过。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的泥石流、溶洞、滑坡、崩塌、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存在饱和砾砂层,经判定仅局部存在液化现象,液化等级为轻微。

11、五、基坑支护方案1、基坑安全等级与设计条件根据本基坑开挖深度(23.0m)以与周边环境情况,基坑支护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场地周边帝景苑小区小区道路以与科技中一路存在较多地下管线,支护桩与锚索施工时应注意进行避让,避免损毁管线。基坑周边荷载:在距基坑2m范围内不得堆载,5m范围内的堆载不得超过20kPa,不得有超载车辆通行。基坑安全使用年限:12个月。2、设计选用的岩土计算参数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表1地层编号岩土名称状态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MPa)变形模量E0 (MPa)压缩系数a0.1-0.2(1/MPa)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frb(

12、kPa)1杂填土稍密1307.10150.2310.0015.00151素填土可塑-坚硬1306.06200.3131.316.2251淤泥质粘土软塑902.5061.5010.802.70102砾砂中密22030353粘土可塑1807.70200.2653.1013.30201砂质粘性土可塑-坚硬2003.69520.5714.3022.10252砾质粘性土可塑-坚硬2503.86520.5617.7022.50301花岗岩全风化3604.15900.4919.5023.80502强风化6004.001500.4515.0030.001003中等风化20003004微风化80005003、支

13、护结构本基坑工程主要采用角撑与桩锚支护体系,截水帷幕主要采用三管旋喷桩进行截水,支护桩直径采用1200mm,间距1600mm。三管旋喷桩直径采用1000mm,间距1600mm。(1) 基坑北侧基坑西北角距离帝景苑天然基坑最近,为更好的控制变形,本工程段采用排桩+角撑结构进行支护。基坑北侧中部地段距帝景园天然地基较近,坑顶采用土钉墙支护方式进行土体卸载,坑顶以下采用双排桩+锚索方式进行支护,以满足基坑稳定性与变形控制要求。基坑东北角土层性状较差,为满足基坑稳定以与变形控制要求,在此段采用采用排桩+角撑结构进行支护。(2)基坑东侧基坑东侧有较大空间,周围都是空地,且无管线分布,坑顶采用土钉墙支护方

14、式进行土体卸载,坑顶以下采用排桩+角撑结构进行支护。(3)基坑南侧基坑南侧紧邻深南大道绿化带,无放坡空间。综合技术以与经济等因素,南侧基坑顶部采用复合土钉墙方式进行支护。基坑东南角与西南角采用排桩+角撑结构进行支护,基坑南侧中部地段采用桩锚方式进行支护。(4)基坑西侧基坑西侧邻近科技中路,基坑顶部采用复合土钉墙方式进行支护,坑顶以下采排桩+角撑方式进行支护。且在基坑西侧,管线遍布,支护红线内有部分雨水管,施工中需根据管线实际埋深情况,适当调整锚索入射角,以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管线的安全与稳定。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先施工支护排桩,在角撑施工前,角撑的平面布置以与立柱位置需根据工程桩施工图中的工程桩定位进行适当调整,角撑施工时按最新的平面布置图施工,以确保支撑与工程桩施工不产生矛盾。六、施工分项说明1、场地排水系统本基坑主要采用封闭的截水帷幕进行截水,坑顶、坑底设排水沟,坑顶、坑底设集水井,汇入市政管道前设沉砂池。(1)基坑周边封闭的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