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5943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路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路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路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路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知识点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电流、电压、功率概念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 ,反之i0反之u0o2. 功率平衡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3欧姆定律:u Ri, R u i , i u R Gu运用欧姆定理的时候要先判断电压与电流方向是否关联,如果不关联需要加负号4. 电路的断路与短路电路的断路处:1 = 0,UM 0电路的短路处:U= 0,I工0三.基尔霍夫定律1. 几个概念: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 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2) 表达式:i进总和=0 或:i进=i出(3) 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 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1. 等效概念:两个两端电路,端口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关系 ,则称它们是等效的电路。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2.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各

3、电阻顺序连接,流过同一电流,串比二u U2亠u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R尺, R凡3电阻并联等效电导等于并联的各电导之和,并联电阻具有分流作用4.电阻的丫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R相邻电阻乘积G 丫相邻电导乘积R化Gy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5. 理想电压源(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2)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6. 理想电流源(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2) 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7.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1) 理想电压源与理

4、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 源起作用。(2)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 压源起作用。8. 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1) 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 析。(2) 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可将电阻去掉(短路),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 析。9. 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10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可以等效变换,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不能相互转换,受控源和独立源一样可以进行电源转换,转换过程中注意不要丢失控制量。R U1

5、1输入电阻:i12输入电阻计算方法:(1)如果一端口内部仅含电阻,贝U应用电阻的串、并联 和 一丫变换等方法求它的等效电阻;(2)对含有受控源和电阻的两端电路,用 电压、电流法求输入电阻,即在端口加电压源,求得电流,或在端口加电流源, 求得电压,得其比值。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1. KVL的独立方程数=基本回路数=b (n 1),KCL的独立方程数=n 12. 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为:(n 1) b (n 1) la支路电流法意义: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列方程的方法:(1) 电路中有b条支路,共需列出b个方程。(2) 若电路中有n个结点,首先

6、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 n-1个电流方程。(3) 然后选b- (n-1)个独立的回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注意问题: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则该支路的电流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少列 一个回路的电压方程)。4网孔电流法:以沿网孔连续流动的假想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 方法称网孔电流法。它仅适用于平面电路。KCL自动满足,因此网孔电流法是对网孔回路列写KVL方程b- (n-1),方程数为网孔数。注意问题:自电阻总为正; 当两个网孔电流流过相关支路方向相同时, 互电阻取 正号,否则为负号;当电压源电压方向与该网孔电流方向一致时,取负号,反之 取正号。方程的标准形式:R

7、11i l 1R12i l 2R1l i llusl 1R21i l 1R22i l 2R2l i llusl 2Rl 1i l 1Rl 2i l 2Rl l i llusll5. 回路电流法: 以基本回路中沿回路连续流动的假想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 程分析电路的方法。它适用于平面和非平面电路。对含有受控电源支路的电路, 可先把受控源看作独立电源按上述方法列方程, 再 将控制量用回路电流表示。6. 结点电压法: 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适用于结 点较少的电路。结点法的一般步骤:(1) 选定参考结点,标定 n-1 个独立结点;(2) 对 n-1 个独立结点,以结点电压为未知

8、量,列写其 KCL 方程;(3)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 n-1 个结点电压;(4) 通过结点电压求各支路电流; 注意:含有无伴电压源, 参考点选在电压源的负极结点处比较好; 对含有受控电 源支路的电路,先把受控源看作独立电源列方程,再将控制量用结点电压表示; 与电流源串接的电阻不参与列方程 。第四章电路定理一 . 叠加原理1 意义:在线性电路 中,各处的电压和电流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 果。2 求解方法: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应将其它电源去掉,把其它电压源短 路、电流源断开。3 注意问题:最后叠加时, 应考虑各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与总电流的方向 问题。叠加原理只适合于线性电路, 不适

9、合于非线性电路; 只适合于电压与电流的计算, 不适合于功率的计算。二、齐性原理:线性电路中,所有激励 (独立源)都增大 (或减小)同样的倍数,则 电路中响应 (电压或电流 )也增大 (或减小)同样的倍数。三、替代定理对于给定的任意一个电路,若某一支路电压为 Uk、电流为ik,那么这条支路就可 以用一个电压等于Uk的独立电压源,或者用一个电流等于ik的独立电流源,或用 R=ui k的电阻来替代,替代后电路中全部电压和电流均保持原有值 (解答唯一)。注意:替代定理既适用于线性电路, 也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替代后电路必须有唯 一解(无电压源回路,无电流源结点);替代后其余支路及参数不能改变四、戴维宁

10、定理1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压源来等效。 2等效电源电压的求法: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 Uoc。等效电源电压Ues等于二端网络的 开路电压 UOC。3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1) 把负载电阻断开, 把二端网络内的电源去掉 (电压源短路, 电流源断路) 从负载两端看进去的电阻,即等效电源的内电阻 R0。(2)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 Uoc。然后,把负载电阻短路,求 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e,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等于 Uoc/I SCO五、诺顿定理1 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流源的并联电路来等效。2. 等效电流源电流Ies的求法:把

11、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 Isco贝U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eS等于电路的 短路电流 IscO3.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同戴维宁定理中内电阻的求法。六、最大功率传输定理:Rl Req 时,Pmax 4R7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必须很好地理解掌握。其中,戴维宁定理是必考内容,即使在本章的题目中没有出现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在电路的瞬态分析以及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的题目中也会用到。第六章储能元件C 21 电容串联的等效电容 C: C1 C2C Ui u 串联电容的分压:CiC2CiC2U2uC2GCiC22.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C: C Ci Gii Si i2 也并

12、联电容的分流:CC3电感的串联:L Li L2,串联电感具有分压作用L下1L.L1_LLo112电感的并联:并联电感具有分流作用第七章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一. 换路定则:1.换路原则是:换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Uc(o+) =Uc(o-)。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Ic(o+)= lc(o-)。原因是:电容的储能与电容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感的储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2. 换路时,对电感和电容的处理(1)换路前,电容无储能时,Uc(o+)=0。换路后,Uc(o-)=0,电容两端电压等 于零,可以把电容看作短路。(2)换路前,电容有储能时,Uc(o+)=U。换路后,Uc(o-)=U,电容两端电压不变

13、,可以把电容看作是一个电压源。(3)换路前,电感无储能时,Il(o-)=0。换路后,Il(o+)=0,电感上通过的电流 为零,可以把电感看作开路(4)换路前,电感有储能时,Il(o-)=I。换路后,Il(o+)=I,电感上的电流保持 不变,可以把电感看作是一个电流源。3. 根据以上原则,可以计算出换路后,电路中各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ttUc Us UseRC_Us(1 eRC)(t_0)UsRtU1 2 3 eL)二.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四. RC电路全响应2.电路的全响应=稳态响应+暂态响应3. 电路的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五.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重点):1.用公式表示为:At

14、fit) =/(uO)和态解f用I比的稳态电路求解 三要素打初始值一用S等細曲帰Lr 时间常数2. 三要素法适合于分析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必须掌握3. 电感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同电容电路的分析。六. 本章复习要点1. 计算电路的初始值先求出换路前的原始状态,利用换路定则,求出换路后电路的初始值。2. 计算电路的稳定值计算电路稳压值时,把电感看作短路,把电容看作断路。3. 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T当电路很复杂时,要把电感和电容以外的部分用戴维宁定理来等效。 求出等效电 路的电阻后,才能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 To4用三要素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不管给出什么样的电路,都可以用三要素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 第八章相量法 一正弦量的基本概念1正弦量的三要素(1)表示大小的量:有效值,最大值(2) 表示变化快慢的量:周期T,频率f,角频率.(3) 表示初始状态的量:相位,初相位,相位差。2正弦量的表达式:3了解有效值的定义:4了解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5了解周期,频率,角频率之间的关系:二复数的基本知识:1.复数可用于表示有向线段,复数 A的模是r,辐角是W2复数的三种表示方式:1)代数式:2)三角式:3)指数式:4)极坐标式:3 复数的加减法运算用代数式进行 复数的乘除法运算用指数式或极坐标式进行。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