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050839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清代乾垄嘉庆时期形成的以经学为中心,涵盖史学、文字、音韵、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辨伪、目录、辑佚等各个学术领域,以重视实证、长于考据为宗旨和治学特征的乾嘉学派,无疑是中国学术思想史的一座顶峰,在中华文化开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乾嘉学派进展了诸多研究,既有个案深化的讨论,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获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笔者不揣浅陋,仅就近20年来关于乾嘉学派的形成原因和学术分野两个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关于乾嘉学派形成原因的讨论对于80年代乾嘉学派形成原因的研究状况,赵永春已进展了

2、总结,大致将其概括为如下几种:其一,清廷高压政策为主说。这是传统看法,认为清朝统治者实行残酷的民族高压政策和反动的文化政策,屡兴文字狱,迫使多数学者为逃避政治迫害而埋头于训诂考据之中,最终形成乾嘉学派。其二,远因近因说。远因可以追溯到汉代学者的整理文献典籍、中国史学的疑古传统、宋明理学的空言心性、清初考据学的兴起;近因既有学者怵于文网周密、大狱迭兴等现实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康熙以来较长期安定繁荣的温床,使学者能安然恬适地沉迷于故纸堆中。其三,康乾盛世为主说。认为文字狱与考据之间并无必然联络,而康、雍、乾时期政治上的稳定统一、社会经济的开展繁荣,统治者对封建学术文化的大力倡导是乾嘉学派产生并蓬勃

3、开展的根本原因,它是康乾盛世的产物。其四,历史原因远因为主说。详细有三点:第一,宋元以来的唯心主义理学流于空疏,明末清初的学人痛感空谈误国之害,转为“经世致用的学术工作,开启了乾嘉学派之风。第二,宋学创始了疑古辨伪的风气,为乾嘉学派所继承。第三,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数理逻辑方法给乾嘉学派输入了新颖血液。其五,封建学术内在矛盾为主说。认为稳定统一的政治环境、繁荣兴盛的经济盛世、残酷的文字狱政策和统治者的关心提倡,是乾嘉学派形成的外在条件,主要决定着学派量的形成。而封建学术内在矛盾的开展,即明代理学家继承了历代经学开展的弊端和不断产生出新的糟粕,形成了否认自身的质变因素,这是乾嘉学派形成的内在根据,

4、内因外因的统一乃是乾嘉学派形成的真理。在上述讨论中,先师李洵先生独辟蹊径,提出乾嘉学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主要不是由于康、雍、乾的“盛世,假如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去考察,就会看到,无论中外,考据学派都是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阶段中,本身应该是近世启蒙运动的一局部。乾嘉时期的许多学者并非沉湎于故纸堆,而是为了社会改革才去考据的。注:赵永春著?乾嘉学派讨论综述?,载胡凡主编?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又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8期。进入90年代以后,在前段讨论的根底上,学者们对乾嘉学派形成原因的认识又有深化的进展,详细表现为如下几种观点:其一,多种因素说。漆永祥在

5、?西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发表了?乾嘉学术成因新探?一文,认为乾嘉学术的兴旺是多种因素所致,是历史开展的必然。数千年来文献典籍讹谬相传,非校勘不可卒读;乾嘉学者以校理群籍、恢复传统文化为己任,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从而构成乾嘉学术的特殊价值和人才主体;同时,这一时期小学、目录、版本、校勘等学科的迅速开展以及乾嘉学者实事求是的学风、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深沉的家学师承渊源、清廷佑文政策等,都是导致乾嘉学术全盛的重要原因。在此研究根底上,漆永祥博士学位论文?乾嘉考据学研究?,立足于“将乾嘉考据学视为既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较盛的一代学术,又是学术史开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畸形甚或反动的学术;将乾嘉考据学

6、家视作有血有肉、直面人生的学人,而不是在淫威或屠刀之下苟活残喘、无有灵魂的僵尸注:?乾嘉考据学研究?“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6、10页;112-113页。的观点,以二章近6万字的篇幅详细阐述了乾嘉考据学的成因,其中心思想是“在把握学术内部嬗变规律的同时,兼顾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以及乾嘉学者自己言行的探寻,力图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解释。注:?乾嘉考据学研究?“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6、10页;112-113页。他认为考据学萌于先秦,成于两汉,一盛于南京,再盛于清乾嘉时期。其次,他从古籍错讹炽盛与学术文化日趋繁荣之间的矛盾进展分析,认为对传

7、世古籍进展大规模整理研究已成为一种客观需求,势在必行,这种客观需求与乾嘉学者的自觉活动合而为一,遂成为乾嘉考据学兴旺的重要成因之一。第三,他分析了实事求是、学宗汉儒风气的形成,认为对宋学贬斥与对汉学的提倡使民间学术界将此贯穿于治学及立身制行之始终,实事求是成为品量学术、评价时贤的主要标准与原那么,并迅速向全国范围弥漫开来。第四,他一反过去将乾嘉学者描绘成避祸苟活者的形象,通过对乾嘉学者积极入仕、反对归隐,反对结社、卑弃讲学,排挤释道、反对享乐等积极心态及致用观念的变化进展考察,认为乾嘉学者将正本清源、董理群籍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在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上做出了极大的成就。第五,他分析了乾嘉时期的社

8、会状况,认为当时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国内经济以及清廷的“稽古佑文的文化政策崇宋学之性道,而以汉儒经义实之,成为乾嘉学派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遂使考据学到达全盛。第六,他对三种观点进展了驳论,一是在乾嘉时期疑古辨伪之风逐渐走向了消歇,因此与乾嘉考据学的兴盛并无必然因果联络;二是认为西学方法对当时学者影响不大,且影响也仅限于天算学范围之内,不可任意夸张而失实;三是清廷的禁书与文字狱,可以对乾嘉考据学起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乾嘉考据学的兴盛,应该说与禁书和文字狱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二,内在逻辑说。1991年,由王戎笙总负责的?清代全史?出版,陈祖武为该书撰写了学术文化局部。他认为,清初的批判理学思潮之

9、所以可以成为乾嘉汉学的先导,是为其自身的内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特征所决定,这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思潮:一方面它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对理学进展批判和总结,这对于打破几个世纪以来理学对思想界的束缚具有积极意义,是一个进步性的思潮;另一方面,清初思想家对理学的批判又具有浓重的法古倾向,他们用以批判理学的思想武器是较之理学更为古老的汉代经学,由此而导致知识界在方法论上逐渐抛弃宋明理学的哲学思辩,走向了朴实考经证史的途径,从而为乾嘉学派的形成在理论思维上提供了内在逻辑根据。随着历史的开展,“尤其是清廷封建文化专制的加剧,批判理学思潮的上述两方面特征都发生了地位的转换,朴实考经证史最终成为其主要方面,而经世宗旨

10、那么继响乏人。于是中国儒学“只是以一次研究法的运动,走向对传统学术的全面整理和总结。迄于乾隆中叶,伴随着封建国家经济的开展,社会的相对安定,考据学终于风行朝野,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继宋明理学之后的主要学术流派清代汉学,即乾嘉学派注:?清代全史?第六卷第六章第一节?乾嘉学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370页;375页。他在1992年出版的专著?清初学术思辩录?中继续申诉了上述观点,要求“从中国儒学自身开展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问题的本质。注:?清初学术思辨录附录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其三,康乾盛世为主说。这是王俊义一直坚持的观点,除了80年代已经发表的文章外,在

11、1993年10月出版的他与黄爱平合著的专著?清代学术与文化?中,又作了深化的阐述。他指出:探究乾嘉学派产生兴盛的原因,除了要考虑到明末清初为反王阳明学派导致的空疏学风,学术界逐渐由虚趋实,顾炎武等提出重调查、重考证的经世学风,一步步开展演变为乾嘉考据学这一学术思潮本身演变的内在规律外,还应更多地从物质经济根底中去寻找。当然,也要考虑到政治上的原因,需要联络当时整个社会形势,而不能只看到一点而不顾其他。他通过对康乾盛世社会状况的分析,认为政治上的稳定统一为学术文化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经济上的开展和繁荣为学术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根底;而康、雍、乾等帝王从维护其统治地位出发,都比拟自觉地倡

12、导“稽古佑文,“崇儒重道,开展传统的汉族文化;乾嘉学派之所以能蓬勃开展起来,正是由上述原因所促成。他批评了传统的文字狱导致乾嘉学派产生的观点,设问“如无康乾盛世时期雄厚的物质根底,怎能编纂刻佣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那样浩瀚的类书和丛书及各种通志、通典和通考?如无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乾嘉学者又怎能经年累月、怡然自得地皓首穷经?应该说,康乾盛世是乾嘉学派产生开展的根本原因和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无康乾盛世,也就没有根深叶茂的乾嘉学派。假如只从文字狱角度来说明乾嘉学派的风行,许多问题便难以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解释注: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2

13、74页;388页。1995年,王俊义再次申明自己的康乾盛世为主说,批评传统的文字狱导致乾嘉学派产生的观点。与此同时,他还对陈祖武的内在逻辑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说:“这些学者提出的颇有道理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持康乾盛世产生乾嘉学派说论者之缺乏,不过他们也只是着重强调了从学术本身开展的内在逻辑去分析乾嘉学派的产生,而将所谓的外在因素视为可有可无、缺乏轻重的位置,乃至于仅是附带提及而已,却忽略了乾嘉学派产生的客观根底和时代性,难免有就思想论思想,甚至有本末倒置之嫌。至于对“康乾盛世说的诘难,他也进展了辩驳:他成认各个时代的学术思想终究以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表现,要以不同时代原有的学术思想资料

14、为出发点,要与当时的学术思想开展趋势相联络,清代之前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盛世并不存在由宋学理学向汉学考据学转化的内在因素,当然不可能出现象乾嘉汉学那样的考据学,其辩驳之点在于:不能由此进而推论康乾盛世不可能导致乾嘉学派的产生。“这是因为,当时除康乾盛世提供的客观环境外,还存在着由宋学向汉学转变的思想资料及其学术思想开展趋势。就此而论,明末清初出现的反理学思潮,无疑是乾嘉学派产生和形成的内在思想因素。王俊义在文中还谈到自己的认识:“历史上各种学术思潮的产生和勃兴,往往是多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在讨论乾嘉学派产生、形成及其走向兴盛的原因时,只有客观的、全面的将内、外在因素结合起来,并进展

15、综合的分析考察,才会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只强调内在或外在因素的某一方面,都难免有顾此失彼之嫌;从多元性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看来是解决乾嘉学派成因问题的开展趋势。注:王俊义:?关于乾嘉学派的成因及派别划分之商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5年第3期。其四,远因近因说。这一观点由陈其泰继续坚持,他在?乾嘉考据学风的形成及其文化意义?一文中分析了朴学盛行的学术背景和社会条件,认为“从学术文化开展的渊源说,乾嘉时期考证学的特殊繁荣有它的远因和近因。注:?文史知识?1995年第11期。宋代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司马光的?通鉴考异?、欧阳修、朱熹的辨伪之作等,即证明当时已开场出现考证的风气,

16、这是乾嘉朴学兴起的远因;清初顾炎武等人的重视,那么是朴学兴盛的近因。而康熙以后的时代,恰恰提供了这种趋势得以开展的社会条件。至于清朝统治所起的作用,从好的方面说,康熙以后有较长时间社会稳定,经济开展,为学术工作提供了物质条件,从而成长起为数众多的专门学者,竞相著述。乾隆时开四库馆,修?一统志?、?续三通?、?清三通?、?会典?等大的文化举措,都集合了大批文人参与其事,对整理文献起到提倡作用;从坏的方面说,是专制主义淫威的逼迫,使聪明才智之士堵死了关心现实政治的道路,只好转向学术考证。再一个原因是明末以后士大夫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影响,乾隆年间学者喜谈天文历算形成风气,戴震、钱大昕等都著有数学方面的著作,自然科学知识的浸透,有利于训练和讲求归纳、演绎、推理的逻辑方法。其五,其他观点。路新生在?排拒佛释:乾嘉考据学风形成的一个新视角?一文中开篇就援引钱穆和余英时的观点,提出乾嘉考据学与宋明理学间存在着千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