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3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050440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艺学 思考题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考题31.什么是导湿性和导湿温性?简述食品干燥机制*导湿性:在干制过程中,朝湿食品表面先受热有水分蒸发,食品里面会慢一点,形成水 分梯度。由于水分梯度使得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向低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叫做导湿现象, 也叫导湿性。导湿系数K在干燥过程中并非稳定不变,它随着物料水分含量和温度而异。导湿温性:干燥时,物料表面受热高于它的中心,因而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梯 度。温度梯度将促使水分(不论液态或气态)从高温处向低温处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导湿温 性。导湿温性是在许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复杂现象。导湿温性引起水分转移的流量将和温度 梯度成正比。导湿温系数和导湿系数一样,会因物料水分的差异(即物料和

2、水分结合状态) 而变化。食品干燥机制:干制是指食品在热空气中受热蒸发后进行脱水的过程。在干燥时存在两个过程:1.食品中水分子从内部迁移到与干燥空气接触的表面(内部转 移),当水分子到达表面,艮据空气与表面之间的蒸汽压差冰分子就立即转移至I控气中(外 部转移)水分质量转移;2热空气中的热量从空气传到食品表面,由表面再传到食品内 部热量传递。所以,干燥时食品是水分质量转移和热量传递的综合。2.简述干制过程中食品水分含量、干燥速率和食品温度的变化,画出曲线图。RA ArA口八几卓、 图IT食品干制过程曲线食品水分含量曲线:干燥曲线2.干燥率曲线3.食品温度曲釦:图中曲线1表示水分含量曲线,当食品被置

3、于加热的空气中进行干燥时,首先食品被预热, 食議面受热后水分就开始蒸发,但此时由于存在温度梯度会使水分的迁移收到阻碍,因而 水分的下降较缓慢(AB );随着温度的梯度,温度梯度减小或消失,则食品中的自由水蒸发 和内部水分迁移快速进行,水分含量出现快速下降,几乎是直线下降(BC )当达到较低水 分含量(C点)时,水分下降减慢,此时食品中水分主要为多层吸附水,水分的转移和蒸发 则相应减少,亥水分含量被称为干燥的第一临界水分当水分减少趋于停止或达到平衡(DE) 时,最终食品的水分含量达到平衡水分。平衡水分取决于干燥时的空气状态如温度、相对湿 度等。水分含量曲线的变化主要由内部水分迁移与表面水分蒸发或

4、外部水分扩散所决定。 干燥速率曲线:图中曲线2为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是水分子从食品表面跑向干燥空气的速度。食品被 加热,水分开始蒸发,干燥速率由小到大一直上升,随着热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到达最 高值(A B),为升速阶段;达到B点时,干燥速率为最大,此时水分从表面扩散到空 气中的速率等于或小于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的速率,干燥速率保持温度不变,是第一干燥 阶段(B C)干燥速率曲线到达C,对应于食品第一临界水分(C )时,物料表面不 再全部为水分润湿,干燥速率开始减慢,由恒速干燥阶段到降速干燥阶段的转折点C(临 界点)干燥过程跨过临界点后,进入降速干燥阶段(C D)。当干燥速率下降到D时, 食

5、品物料表面水分已全部变干,原来在表面进行的水分汽化则全部移入物料内部,汽化的水 蒸气要穿过已干的固体层而传递到空气中,使阻力增加,因而干燥速率降低更快。当干燥到 达平衡水分时,水分的迁移基本停止,干燥速率为零,干燥就停止(E “) 食品温度曲线:干制初期食品接触空气传递的热量,温度由室温逐渐上升到达B 点,是食品初期加热阶段 (A1 B);到达B 此时干燥速率稳定不变,该阶段热空气向食品提供的热量全部消耗于 水分蒸发,食品物料没有收到加热,故温度没有变化。物料表面温度等于水分蒸发温度,即 和热空气干球温度和湿度相适应的湿球温度。在恒速阶段,食品物料表面温度等于湿球温度 并维持不变(B C 到达

6、C时,干燥速率下降,在降速阶段内,水分蒸发减小,由于 干燥速率的降低,空气对物料传递的热量已大于水分汽化所需的潜热,因而物料的温度开始 不断上升,物料表面温度比空气湿球温度越来越高,温度食品不断上升(CD );当干燥 到达平衡水分时,干燥速率为零,食品温度则上升到热空气温度相等,为空气的干球温度E3干制条件主要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湿热传递过程的?(如果要加快干燥速率,如何控 制干制条件)答:干制条件主要有温度、空气流速、空气相对湿度、大气压力和真空度。(1)温度:食品干燥时,提高空气温度,干燥加快。由于温度提高,传热介质与食品间温 差加大,热量向食品传递的速率越大,水分蒸发扩散速率也越大。对于

7、一定相对湿度的空气, 随着温度提高,空气相对饱和湿度下降,这会使水分从食品表面扩散去除的动力更大;温度 越高,内部水分扩散速率就越快,内部干燥也增加。增加温度可以通过影响内部水分迁移(降速阶段)和外部水分扩散(恒速阶段)使干燥加速。过高的温度对于食品会引起不必要的化学和物理反应,故干燥的温度不可能太高。(2)空气流速:空气流速加快,由边界层理论可知,流速越大,气膜越薄,越有利于增加 干燥速率。热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高于冷空气而吸收较多的蒸发水分,而且还能及时将 聚集在食品表面附近的饱和湿空气带走,以免阻止食品内水分的进一步蒸发;同时还因为与 食品表面接触的空气增加,对流质量传递速度提高,而显

8、著地加速食品中水分的蒸发。降速 期的干燥通常不受外部条件限制,故增加空气流速一般对降速期没有什么影响。(3)空气相对湿度:食品表面和干燥空气之间的水分蒸汽压差是影响外部质量传递的推动 力,对于一种给定食品,空气相对湿度增加会降低推动力,近于饱和的湿空气进一步吸收蒸 发水分的能力远比干燥空气差,饱和湿空气不能再进一步吸收来自食品的蒸发水分。相对湿 度一般对于由内部质量传递控制的降速期来讲,其干燥速率没有影响。(4)大气压力和真空度:当在真空下干燥时,空气的气压减少,水的沸点也就相应降低, 气压愈低,沸点也愈低,将加速食品水分的蒸发,使恒速期的干燥发生更快;当干燥受内部 质量传递控制时,真空操作对

9、干燥速率影响不大。若加快干燥速率,可以升高温度,使空气流速上升,相对湿度下降,真空度上升。操作条件对于干燥速率的影响条件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温度上升增加增加空气流速上升增加无变化相对湿度下降增加无变化真空度下降增加无变化4影响干燥速率的食品性质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干燥速率?答:(1)表面积水分子从食品内部行走的距离决定了食品被干燥的快慢。小颗粒,薄片,表面大,易干 燥、快(2)组分定向水分在食品内的转移在不同方向上差别很大,这取决于食品组分的定向。例如:芹菜的纤维结构,沿着长度方向比横穿细胞结构的方向干燥要快得多。在肉类蛋白质 纤维结构中,也存在类似行为。(3)细胞结构在大多数食品中,细胞

10、内含有部分水,剩余水在细胞外,细胞外水分比细胞内的水更容 易除去;当细胞被破碎时,有利于干燥,但需注意,细胞破裂会引起干制品质量下降;(4)溶质的类型和浓度溶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盐、糖等,与水相互作用,结合力大,水分活度低,抑制 水分子迁移,干燥慢;尤其在低水分含量时还会增加食品的粘度;浓度越高,则影响越大; 这些物质通常会降低水分迁移速度和减慢干燥速率5食品在干制过程中有那些变化?物理变化食品干制时经常出现的物理变化有干缩、干裂、表面硬化和多孔性形成、热塑性、溶质 的迁移等。化学变化1营养成分(1)蛋白质 蛋白质对高温敏感,在高温下蛋白质易变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与还原糖 发生作用,产生

11、美拉德反应而褐变。(2 )脂肪 高温脱水时脂肪氧化比低温时严重,应注意添加抗氧化剂。(3)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果糖等糖类很不稳定,在高温长时间的条件下,易分解而损耗。(4)维生素 部分水溶性维生素易因氧化而损失掉,预煮和酶钝化处理也使其含量下降。2色素 色泽随物料本身的物化性质改变,干燥会改变食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反射、散 射、吸收传递可见光的能力改变以改变食品的色泽。3风味弓起水分除去的物理力,也会引起一些挥发物质的去除。受热会引起化学变化,带 来一些异味、煮熟味、硫味。防止风味损失方法:一、芳香物质回收(如浓缩苹果汁时回收 挥发性物质重新添加到浓缩后的苹果之中);二、低温干燥以减少挥发;

12、三、加包埋物质, 将风味固定(如&环糊精)6如何通过控制干制条件来改善物理变化?答:高温快速干燥或缓慢干燥可得到不同干制产品;降低食品表面温度使物理缓慢干燥,或 适当“回软”再干燥,一般就能延缓表面硬化;加有不会消失的发泡剂并经搅打发泡而形成 稳定泡沫状的液体浆质体食品干燥后,也能成为多孔性制品。真空干燥时的高度真空也会促 使水蒸气迅速蒸发并向外扩散,从而制成多孔性的制品;输送带的干燥设备内设冷却区,减 少热塑性。7食品的复水性和复原性概念答:干制品的复原性就是干制品重新吸收水分后在重量、大小和性状、质地、颜色、风味、 结构、成分以及可见因素(感官评定)等各个方面恢复原来新鲜状态的程度般用干制品吸水增重的干制品的复水性是指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回水分的程度;程度来表示,或用复水比、复重系数等来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