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04993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深度改革启航 12日落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被广泛认为是“中国改革新进程的总纲领”。这次全会也因此被赋予十一届三中全会级别的历史性意义。从十八大之前的一两年,关于深化改革的各种争论就在中国思想界和舆论界不断涌现。这次全会既全面总结了35年的改革历程,也对中国社会各界的期待做了回应,全会闭门举行,但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对它的实际参与是前所未有的。前一段时间舆论中一直有担心,即中央是否会真下决心啃改革的“硬骨头”。到昨天,围绕改革“决心”的争论应当基本结束了,中国社会的注意力应当迅速转移到如何把三中全会决定转变成全面深化改

2、革的现实。未来一段时间,要防止并反对以下情况的出现。一 要反对继续对“什么是真正改革”漫无边际的耍嘴皮子。三中全会已经凝聚、反映了社会对改革的最大共识,全会的决定不仅有理论高度,而且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社会各界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应致力于为这些决定的贯彻做出贡献,而不是额外扯出更多的争论,通过损害改革共识来彰显自己的存在。第二,随着改革的推进,要坚决反对一些利益群体“闹利益”,或者做改革的“钉子户”,尤其要反对这种现象在中国社会“合理化”。应坚决维护中央在统筹改革上的权威。中国作为利益多元化已成现实的大社会,如果不追求小群体利益同社会大利益的辩证统一,而鼓励彼此的“绝对平等”甚至对抗,那么改革

3、就是一句空话。第三,要反对把改革同快速增加社会福利资源画等号。改革是再创业过程,它不只是对以往形成的财富和福利资源的简单再分配。中国人未来的福利状况有多好,同时取决于我们今后的财富创造能力和它们的分配机制。有人宣扬改革就是要迅速形成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等高福利体系,这样的误导应当受到纠正。改革之所以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崇高威望,关键在于这35年的改革的确成功了,它深刻改变了中国,给全体人民带来了无可辩驳的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还刚刚打下一个基座,历史对它的最终记述将取决于中国社会是否能围绕它行动起来,创造真实的改革辉煌。回顾第一个改

4、革十年中国曾发生过多少曲折,我们就可以想到,即使我们已经经验丰富,但改革的路上仍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面对。改革不仅是对领导者的考验,也是对社会理性和成熟度的拷问。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再出几个能够高度服众、能带给中国社会骄傲、并有可复制推广价值的“样板”。它们应当是具体的城市或城市社区,具体的社会增长模式或社会创新模式,以及具体的改革者。这样的名字曾在中国大量涌现,我们期待在未来听到更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的方向,它需要各级管理者和全社会创新性实践的海量跟进。现在有些地方官员政治正确性保持得好,但缺少担当改革风险的勇气,也缺少创新的智慧和能力。这是推动决定在全国落实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需要

5、指出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点上召开的。改革的实际落实情况将决定中国未来的社会面貌,也将决定这个国家以什么姿态和能力参与21世纪竞争。我们所有人都是改革的参与者,谁也不应做看客,拖后腿,或者投机取巧。摘 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主战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业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几个重大问题。关键词 工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创新驱动;产能过剩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工业是国民经济

6、的主导,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主战场。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业是重点也是难点,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工业转型升级的几个重大问题。一、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实践表明,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脱离实体经济而一味发展虚拟经济,必然带来产业发展的空心化和金融泡沫的放大化,进而引发各种形式的危机。从国际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整个国际社会都在反思,积极回归实体经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回归,

7、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高度重视发展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推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着发达国家在中高端制造业和新兴经济体在我国传统优势领域的双重竞争压力。从国内看,行业间利润率失衡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工业整体盈利水平不高,自2002年以来,平均利润率一直在6%-7%附近波动,近几年更是持续下滑,2010-2012年分别为7.6%、7.3%、6.1%,今年上半年仅为5.4%。二是工业内部利润率出现分化,资源性行业利润率提升速度明显快于竞争性制造业,2011年煤炭行业销售利润率达16%,三大石油公司平均

8、销售毛利润率超过20%。三是工业与金融、房地产业之间的利润率差距过大。2009年房地产销售利润率达14.3%,是工业的2倍左右;2011年银行业营业利润率达39.1%,是工业的5倍以上。金融、房地产和资源垄断性行业的高利润抬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和经营成本,降低了社会资本投资实业的积极性,削弱了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营造有利于包括工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一)形成激励实体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扩大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

9、目取消力度,进一步减轻工业企业特别是竞争性行业中小企业税费负担,提高工业利润率,增强工业对社会投资和人才的吸引力。稳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行业和地区范围,引导企业转型发展。对于前期投入成本极高、从投入到获利年限长、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行业,如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应适当延长企业亏损弥补的最长年限,支持产业发展。(二)健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引导信贷资金向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以及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等重点领域倾斜,支持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高效、便捷、安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多元化资金需求。切实放开市场准入,允许符合条件的

10、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积极发展民营小银行。加大对“以钱生钱”业务的监管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三)解决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顺应我国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的要求,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供给紧张、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矛盾。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一线企业创业就业,加强高技能产业工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可持续的产业大军,努力挖掘以提升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二次人口红利。推进工业园区化发展,提高工业集约节约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强化工业节能节材节水,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通过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成本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二、落实创新驱动

11、发展战略创新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力量。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体现不够。2011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93%,远低于跨国公司3%-5%的平均水平。二是创新成果少,技术对外依存度高。2011年我国申请国际专利合约数量相当于美国的1/3,创新成果少导致我国在高端装备、关键设备和关键元器件等方面严重依赖进口,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依赖进口。三是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低,产学研用结合不够。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足1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到5%,而发达国家

12、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40%-50%。分析工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根源,制度环境建设滞后是重要因素,具体包括:一是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落实不到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门槛高、工业企业受惠面小,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执行难度大、程序繁琐。二是缺乏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创新的良好机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公司、创业投资企业等发展滞后,现行证券管理体制不能满足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等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需求。三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体系不健全,特别是支撑创新的公共服务、公共平台不足。四是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制、国家投资项目审计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

13、新驱动发展战略,到二二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花钱买不来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转变。(一)加强鼓励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建设。按照行业发展特点设定差别化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简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审核程序。建立健全直接融资市场体系,支持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企业发展。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的实施力度,支持科技银行发展。(二)加快形成小微企业、大中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构成的技术创新“多级火箭助推机制”。强化企业创新

14、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并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和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引导创新主体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的新型研发组织发展。(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继续实施“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技术瓶颈,力争在先进制造、信息网络、系统软件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集中支持深海探采工程装备、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高精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等重点装备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四)实施工

15、业强基工程和共性技术开发。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以发展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为目标,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工程化、产业化和公共服务平台示范项目,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一条龙”攻关,努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研发难题,推动工业基础能力迈上新台阶。三、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在市场经济下,适度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可由市场自行调节,也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但过度的产能过剩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如果不及时加以化解,还可能引发市场恶性竞争、职工大量下岗、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等问题,形成系统性风险,影响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局。政府真正需

16、要关注的是过度的产能过剩。当前,产能过剩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产能过剩行业基本上是原材料型、高能耗型行业。2012年,粗钢、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5%,加之大量在建和拟建项目,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仍在加剧。二是绝对产能过剩与相对产能过剩并存。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已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出现了绝对产能过剩。但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等行业产能过剩主要是外需急剧萎缩所致,可随着世界经济回升和国内市场启动得到缓解,属于相对产能过剩。三是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钢铁、平板玻璃、造船等行业主要是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不足。2012年我国进口钢材1366万吨,特别是用于大型及超大型变压器、高档汽车、高档家电、风电、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的钢材还需要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