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046837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19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共40.0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大气雾霾污染现象的产生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B. 玻璃和氮化硅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活性炭与二氧化硫都可用于漂白 ,其漂白原理相同D. 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A解:A.雾霾属于颗粒污染 ,汽车尾气中的烟尘可导致雾霾 ,故A正确; B.玻璃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二氧化硫的漂白为化学变化 ,二者原理不同 ,故C错误; D.空气中臭氧吸收紫外线 ,可防止对

2、人的危害 ,而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它主要是刺激和损害深部呼吸道 ,并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对眼睛有轻度的刺激作用 ,如浓度过高会损害人体健康 ,故D错误; 应选:A。A.汽车尾气中的烟尘可导致雾霾; B.玻璃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D.臭氧浓度过大会损害人体健康此题考查较为综合 ,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 ,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 ,为高考常见题型 ,难度不大 ,注意相关根底知识的积累2.关于919F-微粒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质量数为19 ,电子数为9B. 质子数为9 ,中子数为10C. 质子数为9 ,电子数为9D

3、. 中子数为10 ,电子数为8B解:A、919F-的质量数为19 ,质子数为9 ,电子数为10 ,故A错误; B、919F-的质量数为19 ,质子数为9 ,中子数为19-9=10 ,故B错误; C、919F-的质子数为9 ,电子数为10 ,故C错误; D、919F-的质子数为9 ,质量数为19 ,中子数为19-9=10 ,电子数为10 ,故D错误; 应选:B。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核内质子数;此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核内质子数3.类推的思想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被

4、采用 ,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和铝钝化 ,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和铝钝化C.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故CO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 盐酸与镁反响生成氢气 ,故硝酸与镁反响也生成氢气B解: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是因为其具有复原性 ,二氧化碳没有复原性 ,不能与高锰酸钾反响 ,故A错误; B.浓硫酸与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 ,室温下 ,都能使铁和铝发生钝化 ,故B正确; C.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是因为其具有漂白性 ,

5、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 ,所以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故C错误; D.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 ,与活泼金属反响得不到氢气 ,故D错误; 应选:B。A.二氧化硫具有复原性 ,二氧化碳没有复原性; B.浓硫酸与浓硝酸都具有强的氧化性;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 D.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 ,与活泼金属反响得不到氢气此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浓硫酸、浓硝酸的性质 ,题目难度不大 ,注意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和品红溶液褪色 ,但是原理不同 ,熟记二氧化硫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氨气极易溶于水 ,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密度大于水).以下装置中不适宜作NH3的尾气吸收的是()A. B. C. D.

6、C解:A.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 ,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 ,可用于吸收氨气 ,故A正确; B.使用倒置的漏斗 ,可以防止倒吸 ,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 ,故B正确; C.氨气极易溶于水 ,不能直接将导管插入水中 ,否那么容易发生倒吸 ,故C错误; D.球形漏斗可以防止倒吸 ,可用于吸收氨气尾气 ,故D错正确。 应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 ,吸收氨气时不能直接将导管插入水中 ,必须使用防止倒吸的装置;常用的方法为:使用倒置的漏斗、使用球形漏斗、使用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液 ,据此进行判断此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尾气吸收 ,题目难度不大 ,注意明确常见的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尾气吸收时 ,必须使用防止倒吸的装置 ,要求学

7、生能够正确判断装置是否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5.以下物质中 ,既有离子键 ,又有共价键的是()A. CaCl2B. NaOHC. H2OD. K2OB解:A.氯化钙只含离子键 ,故A不选; B.NaOH含离子键、共价键 ,故B选; C.水只含共价键 ,故C不选; D.氧化钾只含离子键 ,故D不选; 应选:B。一般来说 ,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 ,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 ,以此来解答。此题考查化学键及化合物 ,为高频考点 ,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注意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 ,题目难度不大。6.以下物质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的是()A. 石英B. 氯化

8、钠C. 干冰D. 碘C解:A.石英是二氧化硅晶体 ,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 ,故A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晶体 ,故B错误; C.干冰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 ,干冰是化合物 ,故C正确; D.碘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分子晶体 ,碘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 ,故D错误; 应选:C。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洁物;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如: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 ,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 ,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 ,少数盐(如AlCl3)。此题考查晶体类型的判断 ,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晶体的构成粒子以及常见物质的晶体类型。7.短周期元素X

9、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 ,那么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A. HXB. H2XC. XH4D. XH3D解: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 ,那么X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 ,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 ,那么最低化合价为-3价 ,所对应的氢化物为XH3 , 应选:D。根据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知最高化合价 ,那么可知最低化合价 ,进而判断对应的氢化物的分子式此题考查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 ,题目难度不大 ,注意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化合价的关系8.以下电子式中 ,正确的选项是()A. Cl:ClB. C. D. B解:A、氯气为非金属单质 ,氯气分子内Cl与Cl以共用电子对

10、结合 ,电子式为: ,故A错误;B、氮气属于非金属单质 ,中N与N之间以氮氮三键相连 ,并满足每个N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电子式为 ,故B正确;C、氯化氢是由H和Cl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其电子式为 ,故C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其电子式为 ,故D错误;应选:B。氯气、氮气、氯化氢中含有的均是共价键 ,去共用电子对数分别为1、3、1 ,非金属单质分子必须正确地表示出共用电子对数 ,并满足每个原子的稳定结构 ,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根本与共价型单质分子相同 ,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将组成的阴阳离子拼在一起进

11、行标示的A、氯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未画出;B、氮气属于非金属单质 ,中N与N之间以氮氮三键相连 ,并满足每个原子的稳定结构;C、氯化氢是由H和Cl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共价化合物;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此题考查电子式的书写 ,难度不大 ,注意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容易忽略掌握电子式的书写规那么: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为其离子符合 ,复杂的阳离子电子式除应标出共用电子对、非共用电子对等外 ,还应加中括号 ,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无论是简单阴离子 ,还是复杂的阴离子 ,都应标出电子对等 ,还应加中括号 ,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离子

12、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是将阴阳离子(阳离子在前 ,阴离子在后.)拼在一起.对于不同价态的离子 ,也按其绝对值 ,遵照“大值在中间、小值在周边的原那么书写;以共价键形成的物质 ,必须正确地表示出共用电子对数 ,并满足每个原子的稳定结构 ,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一般为正价者在前.对于不同价态的元素的原子 ,一般将化合价绝对值大的写在中间 ,绝对值小的写在周边9.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正确方法是()A.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C. 用品红溶液D. 根据有无毒性C解: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那么不能区分 ,故A错误; B.二者的水溶液均显酸性

13、 ,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那么不能区分 ,故B错误; C.二者中只有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可使品红褪色 ,那么可以区分 ,故C正确; D.二氧化硫有毒且有刺激性气味 ,二氧化碳无毒 ,利用气味可以鉴别 ,但一般不用此法 ,故D错误; 应选: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溶液均显酸性 ,二氧化硫有毒且有刺激性气味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以此来解答此题考查气体的区分 ,明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题目难度不大 ,注意选项D能鉴别但不是最正确方法10.以下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选项是()A.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B. 氯原子的结构

14、示意图:C. NH3分子的电子式:D. CO2分子的结构式:O=C=OD解:A.甲烷为正面体结构 ,由原子相对大小表示空间结构为比例模型 ,那么CH4分子的比例模型为 ,故A错误;B.氯原子的最外层电数为7 ,其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B错误;C.氨气的电子式中漏掉了氮原子的一对未成键电子对 ,氨气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C错误;D.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 ,其结构式为:O=C=O ,故D正确;应选:D。A.为甲烷的球棍模型 ,不是比例模型;B.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7 ,最外层为7个电子;C.氨气中含有3个氮氢键 ,氮原子最外层到达8电子稳定结构;D.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

15、构 ,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此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判断 ,题目难度中等 ,涉及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比例模型、结构式等知识 ,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那么为解答关键 ,试题培养了学生标准答题的能力11.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原子半径:OSClB. 复原性:NaMgAlC. 稳定性:HFHClHBrD. 酸性:HClO4H2SO4H3PO4A解: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电子层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S、Cl同周期 ,所以半径SCl ,O元素为上周期元素 ,所以半径SClO ,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 ,复原性逐渐减弱 ,所以复原性:NaMgAl ,故B正确; C、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氢化物稳定性减弱 ,所以稳定性:HFHClHBr ,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 ,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 ,故D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