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测定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042502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出度测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溶出度测定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溶出度测定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溶出度测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出度测定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附录附录附录X XXX C 溶出度测定法溶出度测定法溶出度测定法溶出度 测定法溶出度系指活性药物成分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 的速率和程度。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第一法 篮法 篮法 篮法 篮法 仪器装置(1)转篮 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或其他惰性材料(所用材料 不应有吸附作用或干扰试验中供试品活性药物成分的测定)制成,其形状尺寸如图1所示。篮体 A由方孔筛网(丝径为0.28mm0.03mm,网孔0.40mm0.04mm) 制成,呈圆柱形,转篮内径为20.2mm1.0mm,上下两端都有封边。篮轴B的 直径为9.750.35mm,轴的末端连一圆

2、盘,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一通气孔(孔 径2.0mm0.5mm);盖边系两层,上层直径与转篮外径相同,下层直径与转篮 内径相同;盖上的三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角。图1(2) 溶出杯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透明或棕色的、底部为半球形的1000ml杯状容器,内径为102mm4mm,高为185mm25mm;溶出杯 可配有适宜的盖子,防止在试验过程中溶出介质的蒸发;盖上有适当的孔,中心 孔为篮轴的位置,其他孔供取样或测量温度用,溶出杯置恒温水浴或其他适当的 加热装置中。2(3)篮轴与电动机相连,由速度调节装置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使篮轴的转速在各品种规定转速的4%范围之内。运转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均

3、不能产 生明显的晃动或振动(包括装置所处的环境)。转篮旋转时,篮轴与溶出杯的垂 直轴在任一点的偏离均不得大于2 mm,转篮下缘的摆动幅度不得偏离轴心 1.0mm 。(4)仪器一般配有6套以上测定装置。测定法 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转篮底部距溶出杯的内 底部25mm2mm。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 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不超过1%,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C0.5C 后,取供试品6片(粒、袋),分别投入6个干燥的转篮内,将转篮降入溶出杯 中,注意供试品表面上不要有气泡,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转速启动仪器,计时; 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

4、差异不得过土2%),吸取溶出液 适量(取样位置应在转篮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不小于10mm处;须 多次取样时,所量取溶出液的体积之和应在溶出介质的1%之内,如超过总体积 的1%时,应及时补充相同体积的温度为37C0.5C的溶出介质,或在计算时加 以校正),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种内完成。取澄 清滤液,照该品种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粒、袋)的溶出量。结果判定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判为符合规定:(1)6片(粒、袋)中,每片(粒、袋)的溶出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低 于规定限度(Q);(2)6片(粒、袋)中,如有12片(粒、袋)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

5、出量不低于Q;(3)6片(粒、袋)中,有12片(粒、袋)低于Q,其中仅有1片(粒、 袋)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时,应另取6片(粒、袋)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袋)中有13片(粒、袋)低于Q, 其中仅有1片(粒、袋)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 于Q。以上结果判断中所示的10%、20%是指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率(%)。3第二法桨法仪器装置 除将转篮换成搅拌桨外,其他装置和要求与第一法相同。搅拌桨 的下端及桨叶部分可涂有适当惰性材料(如聚四氟乙烯),其形状尺寸如图2所 示。桨杆旋转时,桨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偏差均不得大于2mm

6、;搅 拌桨旋转时A、B两点的摆动幅度均不得超过0.5mm。图2测定法 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 底部25mm2mm。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 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不超过1%,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C0.5C 后,取供试品6片(粒、袋),分别投入6个溶出杯内(当正文规定需要使用沉 降篮或其他沉降装置时,可将片剂或胶囊剂先装入规定的沉降装置内。沉降篮的 形状尺寸如图3所示),注意供试品表面上不要有气泡,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转 速启动仪器,计时;至规定的取样时间(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 2%),吸取溶出液适量(取样位置应在

7、转篮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 不小于10mm处;须多次取样时,所量取溶出液的体积之和应在溶出介质的1% 之内,如超过总体积的1%时,应及时补充相同体积的温度为37C0.5C的溶 出介质,或在计算时加以校正),立即用适当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 在30秒种内完成。取澄清滤液,照该品种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粒、袋) 的溶出量。结果判定同第一法。4图3第三法小杯法仪器装置 如图 4。(1)搅拌桨 形状尺寸如图5所示;桨杆上部直径为9.75mm0.35mm,桨 杆下部直径为6.0mm0.2mm;桨杆旋转时,桨轴与溶出杯的垂直轴在任一点的 偏差均不得大于2mm;搅拌桨旋转时A、B两点的摆

8、动幅度均不得超过0.5mm。图4图5(2) 溶出杯 由硬质玻璃或其他惰性材料制成的透明或棕色的、底部为半球 形的250ml杯状容器,内径为62mm3mm,高为126mm6mm,其他要求同 第一法(2)。(3)桨杆与电动机相连,转速应在各品种规定转速的4%范围内。其他要 求同第二法。测定法 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试,使桨叶底部距溶出杯的内 底部15mm2mm。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置各溶出杯内,实际量取 的体积与规定体积的偏差应不超过1% (当在正文规定需要使用沉降装置时, 可将片剂或胶囊剂先装入规定的沉降装置内)。以下操作同第二法,取样位置应 在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

9、内壁不小于6mm处。 5 结果判定同第一法。溶出条件和注意事项(1)溶出度仪的适用性及性能确认试验 除仪器的各项机械性能应符合上述 规定外,还应采用溶出度标准片对仪器进行性能确认试验,按照标准片的说明书 操作,试验结果应符合标准片的规定。(2)溶出介质 应使用各品种规定的溶出介质,并应新鲜制备和经脱气处理 溶解的气体在试验中可能形成气泡,从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溶解的气体应在 试验之前除去。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脱气处理:取溶出介质,在缓慢搅拌下加热 至约41 r,并在真空条件下不断搅拌5分钟以上;或采用煮沸、超声、抽滤等 其他有效的除气方法;如果溶出介质为缓冲液,当需要调节pH值时,一般调节 pH值至规定pH值土0.05之内。(3)如胶囊壳对分析有干扰,应取不少于6粒胶囊,尽可能完全地除尽内容 物,置同一溶出杯内,用该品种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每个空胶囊的空白值,作必 要的校正。如校正值大于标示量的25%,试验无效。如校正值不大于标示量的2 %,可忽略不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