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介绍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040571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介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白龟山水库白蚁治理情况简介王玉卿 王 颖(河南省白龟山水库灌溉工程管理局 467031)【摘要】白龟山水库大坝自2000年初次发现白蚁以来,已经进行了多次治理,通过近几年来的白蚁治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防治与治理经验。现将白龟山水库大坝白蚁治理的情况总结出来,一则继续总结防治与治理经验,二则供兄弟单位进行参考。【关键词】白龟山水库 白蚁治理 简介一、白龟山水库工程概况白龟山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距市中心9公里,东经11250至11315及北纬3340至335

2、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上游有昭平台水库,下游有泥沙洼滞洪区,左临颍河上有白沙水库,是一座综合治理沙颍河的水利枢纽工程。下游为京广铁路干线、平顶山、漯河、周口三市及豫皖平原,位置至为重要。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7402,其中昭平台、白龟山水库间流域面积13102,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9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4.23亿立方米。水库于1958年12月开工兴建,1966年8月竣工。水库工程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1998年10月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达到两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达到9.22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综合利用的大I

3、I型年调节半平原水库。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顺河坝、北副坝、泄洪闸和南北干渠渠首闸。其中,拦河坝(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长1.57km,最大坝高23.40m,坝顶宽7.00m,迎水坡为混凝土块护坡、背水坡为块石护坡;顺河坝(副坝)坝长21.10Km,最大坝高16.30m,坝顶宽6.00m;泄洪闸设7孔1110m弧形钢闸门,最大泄量7105m3/s;北干渠渠首闸设3孔53.5m的弧形钢闸门,最大泄量333 m3/s;南干渠渠首闸设2孔23m的平板钢闸门,最大泄量50 m3/s;西干渠渠首闸设1孔33m平板钢闸门,最大泄量13 m3/s。白龟山水库顺河坝迎水坡为块石护坡(干砌),背水坡为草皮

4、护坡,坝后导渗沟与坝脚沟之间又有一定距离的台地,这些均是白蚁生存的空间,根据现有资料计算确定白蚁防治面积(草皮护坡)为1796247。二、白龟山水库初次发现白蚁2000年69月,白龟山水库流域降雨量为1180.3mm,较多年平均值偏高118%,库水位最高时达103.36米,最低时为97.65米(死水位97.50米)。由于水库大坝区处在除险加固阶段,要求库水位不能超过101.00米,再加上水库多年来一直处于干旱季节,因此,库水位一直处于回落状态。2000年汛期库区遭遇了近20年来罕见的大雨,致使库水位猛涨,泄洪闸频繁开启泄洪,据统计6、7、8三个月流域平均降雨940mm,入库水量15.81亿立方

5、米,防洪弃水13.89亿立方米,泄洪闸最大泄量达1500m3/s,仅次于1975年的3300m3/s ,期间最大日降雨量达256mm。因暴雨强度大,历时长,水库工程多处遭遇险情,坝坡出现渗水、集中漏水、塌坑等,导渗沟水位多次向外漫溢,降压井附近多处坍塌。7月4日雨中检查时,在桩号顺10+000处发现塌坑一处,其面积达40多平方米,由于当时正值大汛,库水位较高(102.77米),降雨强度又比较大,不便开挖,因此只做了临时的紧急处理,并在邻近的另一小塌坑内挖出白色蚂蚁,其数量之多是非常罕见的。由于当时水库技术人员对白蚁并不甚了解,只是听说有白蚁存在,对其型态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再加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资

6、料和书籍,因此,水库便派技术人员将挖出的标本送往河南省水利厅工管处,让有关专家进行鉴定,通过鉴定最终确定为白蚁。三、白龟山水库历年来对白蚁的普查及治理自2000年7月发现白蚁以来,白龟山水库即对白蚁开始重视起来,从初识到认知经历了数年之久,也积累了不少的探查和防治经验。从初次发现白蚁,水库即请来了“湖北省罗田县白蚁防治研究所”有关专家对水库拦、顺坝及附属工程进行了认真的普查和治理,截止到2005年年底共治理了6次,下面分述如下:1、第一次普查及治理从2000年9月20日至11月27日该次普查及治理主要是在湖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经普查共发现白蚁活动迹象131处,普查后组织沿库民工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7、对检查出的活动迹象进行了追挖和药物喷杀处理。这次治理共挖出蚁王蚁后56对,其中一王一后53对,一王二后3对,共挖出副巢2100余个,其中最大的主巢在1+500处,主巢洞高1.7米,宽1.0米。此次普查发现从顺坝桩号0+200至15+300均有白蚁活动迹象。从挖出的蚁后形态来看,据湖北专家讲其龄期已在30年以上。2、第二次普查及治理从2001年3月19日至4月24日该次普查及治理主要是在湖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共分两组进行实施挖巢,一组在专家的带领下进行,共挖出蚁王蚁后46对,其中一王一后43对,一王二后3对;另一组在工管科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共挖出蚁王蚁后73对,均为一王一后。3、第三次普查及

8、治理从2001年10月10日至12月2日该次普查及治理主要是在湖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该次也分两组进行,专家组共挖出蚁王蚁后50对,其中一王一后43对,一王二后5对,一王三后1对,一王四后1对;工管组共挖出6对,均为一王一后。该次治理的范围在顺坝桩号0+00015+000段,并延伸到导渗沟以内的台地及岸坡上。该次开挖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特点,即绝大部分蚁王、蚁后均不在主巢及王台内,基本上都在王台周围的蚁道内。据专家分析,这个特点主要是由于天气干旱,气温持续偏高,同时由于大坝坝段加固施工,机械振动等几个方面原因引起。4、第四次普查及治理从2002年4月10日至4月20日该次普查及治理也是在湖北专家的指

9、导下进行。还是分为两组进行。其中专家组挖出蚁王、蚁后7对,其中一王一后6对,一王二后1对;工管组挖出蚁王、蚁后3对,均为一王一后。5、第五次普查及治理自2002年10月16日至12月29日这次普查及治理全部由工管科大坝所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本次共挖出蚁王、蚁后40对,均为一王一后。6、第六次普查及治理自2003年11月13日至11月27日这次普查及治理全部由工管科大坝所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本次共挖出蚁王、蚁后7对,均为一王一后。7、第七次普查及治理自2004年4月19日至5月21日这次普查及治理全部由工管科大坝所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本次共挖出蚁王、蚁后12对,均为

10、一王一后。在这次开挖过程中,许多巢内没有发现蚁王、蚁后,其具体原因还不大清楚,有些巢内竟连幼蚁也没有发现。8、第八次普查及治理自2004年10月19日至12月9日这次普查及治理全部由工管科大坝所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本次共挖出蚁王、蚁后34对,均为一王一后。自2004年10月19日至12月8日,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到白龟山水库采用地质雷达探测仪对大坝蚁害进行了探测试验。这次试验是在顺坝桩号3+3003+500、6+5006+600、8+3008+450三段坝坡上进行,共探测面积为15310m2 ,挖出蚁王、蚁后3对,其中一王一后2对,一王二后1对。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坝体蚁患技术是第一次在水库

11、大坝上应用,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借鉴,属于试验阶段,因此,效果不是很理想,投资又相对较大。 9、第九次普查及治理2005年4月12日至5月13日这次普查及治理也是由工管科大坝所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共挖出蚁王、蚁后25对,其中一王一后24对,一王二后1对。10、第十次普查及治理2005年11月2日至12月28日这次普查及治理也是由工管科大坝所白蚁治理专业队伍自身单独完成,共挖出蚁王、蚁后31对,均为一王一后。自2000年初次发现白蚁至2005年的全面治理,共挖出蚁王、蚁后的数量见表一所示:2000年2005年白蚁开挖统计表 表一年 度组 别总巢数白 蚁对 数其 中一王一后一王二后一王三后一

12、王四后2000专家组56565332001专家组969686811工管组7979792002专家组7761工管组4343432003工管组7772004工管组464646省水科院113212005工管组5656551总 计4013933771411自2000年发现白蚁至2005年以来共开挖回填土方量及投资情况详见表二所示:2000年2005年开挖、回填量及投资统计表 表二年 份开 挖 回 填 量总投资(万元)土方(m3)沙方(m3)开挖、回填支付外单位2000736.64298.952.6020013416.34163.387.1837.002002374.961.489.712003353.

13、291.382004963.35140.553.771020051182.59136.462.81合 计7027.17739.3419.2256.71四、历年来白蚁防治及治理措施自2000年至2005年以来,水库在白蚁防治及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蚁巢开挖回填由于水库对白蚁防治及治理工作认识比较晚,这项工作的开展也仅几年的时间,同时也没有专职的技术人员搞这项研究,仅限于将别人的防治及治理方法加以应用,对于新的技术措施没有亲眼所见,因此应用的也比较少。水库自初次发现和认识白蚁至今,采用的主要防治及治理措施就是蚁巢开挖回填。虽然这项措施费时、费力、

14、费财,但对我们水库来讲,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理措施。2、钻孔灌药2002年4月1019日,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蚁防治研究所两名专家的指导下,对顺坝桩号0+0008+000段,首次采用钻孔灌药措施。其方法为人工用20mm粗,1.52m长的钢锥在堤坝背水坡钻孔灌注药物,孔距2m,深0.5m,布局呈梅花形,钻好孔后,将配置好的灭蚁药物(粗砂掺灭蚁灵按一定的比例配置)灌入孔中,并封闭孔口。本次共灌注药物24000余孔。3、 投放灭蚁药物2004年4月1116日,工管科组织相关人员在顺坝桩号0+0008+000段的堤坝背水坡投放灭蚁药物华水3号(特米驰)(武汉科联害虫消杀有限公司制造)。此药物为湖北省罗田县

15、白蚁防治研究所专家2003年带入水库,当年没有投放。其方法是人工投放,投放间距2m,布局呈梅花形,投放到坝坡草皮的下方。由于该批药物放置时间比较长,部分药效已失效并发生了霉变。4、 地质雷达探巢2004年10月1911月8日,河南省水利科学院研究所在顺坝桩号3+3003+500、6+5006+600、8+3008+500三段大坝背水坡上进行了地质雷达探巢。五、防治及治理效果分析白龟山水库自2000年发现和认识白蚁至2005年底,共采取了八次普查及治理。采用了二次防治措施(钻孔灌药和投放药物),共挖出白蚁巢穴401巢,挖出白蚁王、后共393对,其中一王一后377对、一王二后14对、一王三后1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