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030789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的泼水节音乐教案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了解傣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傣族的音乐文化。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3、水平目标: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把握以及结束句中休止符节奏的把握。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连线题: 黎族那达慕 壮族芦笙节 彝族泼水节 苗族火把节 蒙古族歌圩 傣族三月三 (板书:快乐的泼水节)做连线题让学生通过做

2、题,了解更多的民族节日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好地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一)播放泼水节影像资料。 (二)播放歌曲。 (三)分析歌曲。 (板书:1=D2/4中速欢快地) (四)、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 2/4X.XXX|XXXX|X.XX XX|X| 2、视唱旋律。 (采用听唱法教学,用电子琴伴奏,教唱歌谱、歌词。) 3、指导难点句。 引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以及结束句中的休止符节奏。 4、表现歌曲。 (1)全班齐唱 (2)小组比赛 (3)学生个别演唱。 (一)观看影像资料。 (二)听赏歌曲。 (三)听老师讲解。 (四)随电子琴学唱歌曲(一)使学生了解泼水节的重要意义。 (二

3、)学生通过听赏歌曲,初步对歌曲的内容、情绪、节奏、速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三)使学生理解这首歌曲属于D大调,2/4拍以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四)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快乐的泼水节教案教案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快乐的泼水节教案来自斐斐课件园!/JiaoAn/YinYueJAX/96079.html快乐的泼水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演绎歌曲如舞蹈,器乐伴奏等。 2.水平目标: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水平,想象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3

4、.情感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泼水节的了解以及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人人 都象只 小水 鸟”的节奏把握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打击乐器 智慧节奏卡 2.教具准备:钢琴 小桶 水 “泼水节”影音资料 3.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节奏训练 8 1.聆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2.生说“自己心中的泼水节” 3.看“泼水节”的影音资料.说“眼中泼水节”的感受. 4.游戏“节奏桶”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都能够获得一个小桶,但是小桶里都有张节奏卡,只有通过小组

5、成员都拍对才能够获得哦!小组长过来领一下,小朋友们能够通过讨论,合作一起留下小水桶.讨论好的请立即坐正.” 师来回指导巡视 “怎么样,有信心吗?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大屏幕上一定有你们小组的节奏卡吧,好现在听老师和谁在一起?” 师拍节奏,生抢答,组长贴节奏卡.前面3组抢答,最后一组自答 二、 学习歌曲:20 1.听着乐句,摆造型.说感受 2.找“相同的节奏型”把它读出来,比一比谁找的最快 3.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师伴奏 4.教师有感情的范唱,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创新伴奏方法 5.学生互学,自学 “谢谢,你觉得老师哪句唱的最好听?能把它哼出来吗?老师觉得你都能够做”小老师了”教一教大家好吗?师时刻

6、为声伴奏,卡好音准 “还有谁,你记住了哪一句,做小老师好吗?” “你还觉得哪句最难?谁能协助他?” 6.随琴试唱第一段 “那让我们把第一段来演唱一遍吧” 7.感情处理 8.跟伴奏自学第二段 9.找出难点,师生共同克服 10.跟琴完整”接龙”演唱 三、拓展与延伸 1.欣赏图片,师配乐讲解 2.乐器伴奏 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百宝袋”请组长分配一下(小组分发乐器)让老师看一看咱们唱的好还是奏的漂亮。 生跟歌曲边唱边用乐器伴奏 3.创作”圆圈舞” 1)“这首歌有四句,每个小组选一句话创编动作,看哪组创编的多” 小组展示,师生共同学习评价 随音乐跳圆圈舞,女生站里,男生站外,第一段后交换2)空着

7、手真没意思,请小朋友门回到作为上找找老师带给的第二个惊喜,让我们说起祝福的话,洒起祝福的礼花吧!”随音乐起舞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进一步了解对音乐的亲近感。2、能富有表情的演唱快乐的泼水节。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教学过程:1、导入:课本上介绍了傣族的泼水节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同学们还知道别的民族节日吗?以欢乐的泼水节里,少年儿童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我们今天就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情景的。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1)教师范唱,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一个了解。2)随范唱的

8、录音学唱歌曲。注意区分. 和 .这两种不同的节奏正确性。3)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5)介绍傣族乐器茫锣与象脚鼓。6)边唱边模仿敲击茫锣与象脚鼓的动作。3、学习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4、在边唱边跳中结束全课。快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小河区第二小学 朱宁四年级上册音乐快乐的泼水节一、说课标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音乐的文化传承价值,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拓宽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

9、重点以音乐及相关文化的渗透为主要理念进行了教学设计。 二、说教材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总标题为民族的节日。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初步熟悉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和民族舞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段内容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演唱歌曲快乐泼水节。 2.初步了解傣族民俗及文化。 3.学会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三、说教法 1.激趣导入法 从学生喜爱的孔雀入手,引出其故乡及傣族建筑、服饰、节日文化的介绍。听了快乐的泼水节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

10、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导入。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3、活动后,以快乐的泼水节已音乐作为结尾,结束新课。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音乐的美感,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

11、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要到傣族村寨去参加泼水节必须通过三道关“节奏练习、按节奏节奏读歌词、唱会歌曲”先后顺序贯穿始终。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教学内容:快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

12、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得愿望和对音乐得亲近感。3、感受民族音乐和节日的特色。培养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重点:学会准确地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难点:X X 与 X X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听新歌音乐进教室2、 导言: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习惯,更有许多自己的民族风俗,谁能说说你熟悉的民族?3、 学生回答自己熟悉的民族:服饰、饮食、歌舞等等。4、 你还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节日吗?出示泼水节片断。小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和歌舞节日,每年清明节后的十天左右举行,周总理也曾参加过泼水节,与傣族人民共同泼水祝福。在泼水节里,人们在铓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

13、,以示祝福,气氛十分热烈。在快乐的泼水节里,傣家孩子也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泼水节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二、学唱歌曲1、播放歌曲范唱。2、说说你感受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3、再听歌曲,能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吗?4、指导难点部分:教师出示两个部分,仔细观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X X X XX X X X有什么不同?5、随着伴奏演唱歌曲。6、出示铓锣与象脚鼓,学敲击动作7、完整演唱和表演。三、审美提高傣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大家模仿画面上的动作学一学。1、教师播放傣族舞蹈的片断,学生跟着学跳。2、教师指导,学生跟着歌曲边唱边跳。3、播放傣族的歌曲快

14、乐的泼水节结束本课。课后小结:本课学生能跟着老师一起舞蹈一起感受傣族的音乐,但是在舞蹈中表现不太理想,学生的四肢协调力差,缺乏舞蹈的表现力较差。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 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泼水节的来历的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 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 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