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023910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关于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 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电子建声系统的设计而言,主要的声学特性是清晰度、 可懂度和来自声源的亲切感,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电 子建声系统设计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1引言声音增强系统和声学增强系统之间的基本差别之一在于相 对声源近距离的传声器的使用。在声音增强系统中,通常需要近 距离提供相对环境声更高比率的直达声。在声学增强系统中,则 通常相反的情况才是所需结果。特别是布置在相距声源一定距离 的传声器拾取的是直达声和环境声的混合声。因为传声器与扬声 器相连接,这种可使这些系统与声学反馈相抗衡的方式对用于将 系统与环境相

2、结合的方法而言变得非常重要。可对传声器和扬声 器数量、可使其互连的方法、系统尺寸和成效、以及其在建筑声 学上的可靠性施加一定限制。已有众多技术论文和文章阐述了多种电声系统的成效之间 的差别.这里所描述的时变系统在反馈之前提供了增益上的绝对 优势,而这给在环境中布置传声器和扬声器提供了自由度而不会 受到设计上的限制。在使用这种空间技术时,对于声品质和经济 的系统整合两者而言还有哪些重要的因素呢?需要哪些种类的组 件?如何(为什么)放置这些组件?本文将简要介绍笔者在音乐声学和声品质方面研究的最新 进展,并展示其是如何成功地用在物理和电子建声的集成上的。2关于人类感知的研究近况之前的论文中指出声学描

3、述可分为四类-定位、空间感、可 懂度和混响感。弄清楚人类神经是如何分析声音事件的对于确定 声学状态应如何得到解释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所列的是声音感知 的关键流程,这在之前的文献中有提到,每一个流程依次工作在 更高级的神经学层面上。而低级的流程包括:在鼓膜处将入射声压分解成多个频段;(2)在独立频段对声 级快速增长进行检测-这是在对前景声音单元(phonesandnotes) 的开始和停止进行检测的第一步;(3)对在各频段的双耳时间差和 声级差的检测;(4)对双耳时间差和声级差的平均非确定性进行确 定。将声音分离为频段是低级功能的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伴随在 所有其他的神经学流程中该分离也会发生。更高

4、级的流程完成该 分离会占用一定时间。这些时间常数对获取房间声学的方式而言 非常重要。更高级别的流程包括:将声音分解成独立单元:phones和notes.确定单独的声音事件的方位和音色。将声音事件群组织成前景流。对于语音,将来自特别的 phones组织成短语和句子。对于乐音,则前景流由来自独立乐 器和片段的乐音系所组成。(4)当同时有几个说话人谈话时,将每一个人的声音单元组织 成单独的流。同样会有几个同步的前景声音流。流形成过程中使用所有可用的线索对独立的声音事件进 行组合,线索包括方位、音色和音调。因此特定的事件的方位角 可以帮助将其安排进流中。(6)“背景流的形成包括在前景流的各元素间获取的

5、声音。背 景流包括房间噪声、混响等。虽然可有几个前景流,但只有一个 背景流。声音流的形成对声音感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当一系列 声音事件例如语音得以连接时;会强烈感知到位置、音色及混响。 这是因为人类神经在声音流的感知中使用了不同的流程。混响和 噪声被分离成背景流-除非他们需要受到注意。如果一个响亮的 声音事件在聆听谈话时发生,声音事件和其混响两者都会变成另 一个前景事件从而得到全面的神经分析,同时得到更高的神经优 先权。在流形成过程中或之后还有几个动作发生:(1)对多种前景流的含义分配。(2)将双耳声级差和时间差的波动要么解释成“房间印象,要 么解释成包围感。这种解释依赖于造成前述波动的声

6、音事件结尾 和反射能量之间的时间延迟。将声音解析为独立的单元是更高级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当 噪声或声学状况阻止了 phones结束和开始的可靠检测时,语音 可懂度迅速下降。语音中的phones在快速语音中每150ms即发 生,而phones间隔的一般值为50ms.因此,此时时间窗中的反 射能对语音可懂度及乐音清晰度是不利的。在150ms和400ms 之间发生的反射能对背景流起主要作用。活动混响(RR )的感知依 赖于在phones和notes之间的间隔、混响的绝对级别以及从前 景声音流中的间隔中可靠分离出信息的听觉机理能力。这种分离 流程需要一定时间-在声音事件结束之后必须要经历至少 100m

7、s,而这是在背景声的灵敏度最大化之前。当反射声干扰到识 别声音的开始和结束的能力时,会造成分离流程的不确定度的上 升-可懂度、清晰度和包围感知降低。笔者最近的研究表明声源亲切感的感知对声品质的感知是 非常重要的.亲切感是一种潜意识事件,其与声学距离的感知紧 密联系。人类在聆听任何发声体的声音时可以立刻感知其或近或 远,即使只用一只耳朵来听。人类生存依靠的是辨别声音事件是 否是近的-因此这就是被感知为近的声音往往需要被更多神 经所关注的原因。同样,较远的声音具有低的优先级,且经常被 描述成具有“浑浊的包围感。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亲切感的感知与 声源的水平定位有很大关系。只有当听众获得直达声时才能获得

8、 快速的定位-即声音无干扰地从声源直接传播过来。这种情况下, 复合音的谐波的相位关系不会被反射所改变-从心理上声源被 感知为近的,独立于其物理距离。因此该声源被“亲切式地感知。 当反射扰乱了这些谐波的相位,关于定位的相对不确定性增加,人类神经的声学距离感知受到影响。声源不再被感知为熟悉的或亲切的,声品质的感知度则降低。当有机会严格按照乐音源的自然度来调整混响水平和时间 时,业余和专业听众都倾向于将混响比进行正向调节.自从数字 混响诞生以来在录音行业中该方法已被使用。好音质的共识为声 音是纯净并具有亲切感的,混响是可闻的、有支撑性的并具有包 围感的;同时不会被直达声的感知所干扰。因为人类的偏好不

9、尽 相同,所录制的音乐作品听起来也基本不同。然而,在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厅里,这并不会发生。混响的级 和时间两者都是与容积相关的物理产物,即与其建筑几何、表面 处理以及满座率相关。这些参量相互关联,其一改变则可能改变 声学结果。直混比在临界距离被反转-在这一点上直达声场和混 响声场具有相等能级。在这些音乐厅中,临界距离接近 20ft(1ft=30.48cm).这意味着多数座位具有负的直混比-6-10dB .典 型的声学测量关注于声音延迟(EDT,RT)/fi并不关心能量在最初 100ms的比率问题。这给鉴别这些场馆的声音特性相比混响延迟 而言带来更大的影响。这些空间对于大多数座位而言都具有 152

10、5ms的初始时间间隙.这意味着在反射能量起作用时会影响 到基频的谐波相位关系,之前直达声会得到清晰的定位(见图1). 因此针对乐队中单独的乐器会得到精准的定位且不需要视觉线 索-即使在靠近厅堂后部也是这样。图1为波士顿交响音乐厅模 型的100ms激励下混响的建立和衰变。选择座位的标准是持续 激励下D/R比为-10dB.3厅堂不能进行声音性的度量随着厅堂尺寸减少,主要的自由路径变短。这意味着在最初 的100ms内会潜在出现更多的反射声能,初始时间间隙变短, 反射能的上升沿改变。混响时间降低,但反射能级升高。这些反 射会用于改变基频谐波的相位关系并落入人声共振峰的范围。这 种情况下,人类神经会影响

11、声学距离的感知,并且声源会被视为 噪声(见图2).笔者发现声学协会里的许多人都认为壳体会改善这 种情况。然而,当反射能级已经很高的时候,多余的反射能只会 使更多的能量聚图2降低了一个或两个因素维度的波士顿交响 音乐厅100ms激励下混响的建立和衰变集到最初的100ms并且 增加上升沿。混响时间会保持较短,房间的空间印象会变成主 导。如果一个具有这些声学属性的声学增强系统用在厅堂中,混 响级及延迟时间都会增强。结果,所有的关于厅堂的问题还是会存在,房间的空间印象会变为主导,同时伴随多余的混响延迟时 间。选择座位的标准是使持续激励下D/R比为-10dB.该音乐厅具有1s以内的混响时间,但声音浑浊没

12、有亲切感。在小的厅堂中使用电子建声建立起最佳的声品质需要充分 降低反射能量的幅度,以至于建筑声学在容积上和电子建声的融 合上保持大声学容积的感知度,这需要使用吸声处理来实现。可 能也需要在舞台细致地布置吸声材料来改善清晰度、定位和亲切 感(见图3).而厅堂的尺寸增加了相反情况的发生概率。主要的自 由路径增加,在最初100ms内的反射数量减少,最初100ms内 能量的上升沿上升更加平缓,初始时间间隙也会随着几何尺寸而 增加。反射能幅度降低,且混响时间增加。保持住直达声的影响 对较大厅堂而言是种挑战,因为其声压级随距离每翻一倍而降低 6dB,因此D/R比在厅堂后部面临挑战。在声源附近使用电子声反射

13、器以保持声直达性,而来自内侧 阵列的多余直达声能会帮助降低声源的距离感知。使用统一布置 的吸声体来降低混响,使用电子建声来增加环境声场的幅度会帮 助重建亲切感知。图3为某250座厅堂的照片,舞台表面布置吸声,电子建声 扬声器隐蔽阵列构建包围感的混响场,而无需构建减少清晰度和 亲切感的反射。4系统组件声学增强系统只能为厅堂增加能量。他们不能解决声学问题 例如噪声侵扰、机械噪声、灯光噪声等等。有很多例子,目的是 要么增加环境声幅度或混响场,要么增加混响时间延迟,或两者 皆有。为了在低噪声环境和场合下功能最佳,电子组件必须具备高 品质,其本噪要足够低以不能增加环境的底噪为好。因为这些系 统利用了多个

14、输出通路,这些通路连接到多个扬声器,这对系统 透明度的感知而言非常重要。4.1扬声器商业化的扬声器主要分为两类-用于商业和专业场合的,以 及那些用于消费领域的。专业扬声器通常更适合覆盖某些频率段 并具有特别指向性-也就是术语指向性控制”这种扬声器一般 用来关注到达听众的声音,同时避免声音输出从环境表面反射。 虽然这对声音增强应用有好处,但对于电子建声而言性能不佳。 构建了指向性控制的波导带来了非统一性的功率响应。因此当听 众改变了位置获得的输出会随幅度而改变。相反,混响场的功率 响应大多数时候非常稳定。用于消费类Hi-Fi的扬声器通常不具 备指向性控制功能-然而,整个功率响应通常更趋向于轴向的

15、功 率响应。虽然这对其主要的应用有意义,而轴向和非轴向的功率 响应是不同的,要考虑到许多扬声器用于电子建声中。在扬声器 轴向上的听众同时会偏离相当大的设备阵列的轴向。因此,设备 偏离轴向的偏差对声音增强或消费类Hi-Fi应用可能不会带来麻 烦,却对电子建声影响很大。另一重要的因素是不存在万能的设 备,功率统一设计常常会带来灵敏度、尺寸和功率控制的牺牲。高天花板需要更大的输出功率,这需要设计用于功率统一传输的 大规格设备来提供。该需求对电子建声而言基本上是独特的。同 样对于挑台天花下部而言需要增加声能密度。在这里,操作设备 的同时保持低功率需求的能力对成本效益和功率效益系统而言 是关键。有例子表

16、明放大后的扬声器对该应用有意义-但这些非常 稀少,而且这些厅堂通常具有敞开的框架天花,且需要从根本上 一次又一次地重构系统阵列。然而在众多应用中,扬声器会永远 安装并隐藏于视线之外。在许多厅堂中,扬声器会先于永久性座 椅前安装在高的天花板上,很可能会使得后期接入变得困难。因 此,将功率放大器沿着必要的功率传输线加入永久性安装的扬声 器,以及在扬声器处会产生热量,这都不是好主意。在笔者一直 从事系统集成的二十五年多以来,见证了数量庞大的放大器类型 的兴衰。放置一个失败的放大器在机架上显然要比找个梯子从天 花板上拆除它容易得多。优秀的工程实践、高品质装备以及熟练 的套路能确保扬声器的长寿命。4.2功率放大器笔者在可靠的开关模式功率供应器和D类功放出现之前就 已经开始做系统集成项目了。几乎所有早期使用了高质量专业级 功率放大器的系统仍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