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盐差能发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02175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盐差能发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海洋盐差能发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海洋盐差能发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海洋盐差能发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海洋盐差能发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盐差能发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盐差能发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洋盐差能发电海洋地球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以其博大的胸怀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宝藏。大家都知 道海洋中的水都不是淡水,海水里含有丰富的盐类!地球上的水分为两大类:淡水和咸水。 全世界水的总储量为 152.6 平方千米,其中 97.2为分布在大洋和浅海中的咸水。在陆地 水中,2.15为位于两极的冰盖和高山的冰川中的储水,余下的 0.65才是可供人类直接 利用的淡水。海洋的咸水中含有各种矿物和大量的食盐,每一平方千米的海水里即含有 3600 万吨食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掌握了盐差发电技术!而海洋的盐资源是非常 丰富的。这就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电能。目前海水盐差能发电技术主要有渗透压法、蒸 汽压法和

2、反电渗析电池法三种。一 渗透压法盐差能发电1. 渗透压法发电原理目前的海水发电方法主要为“渗透法”。所谓“渗透法”,就是使用增压方法,加速 海水渗透过程。在演示实验中,科学家用特殊薄膜在容器内把海水与纯水隔开后,海水一 侧对膜的压力会高于纯水这一侧。于是,一部分纯水就会透过薄膜漫出水槽,并产生能够 推动水电机运转的巨大动力,从而进行发电。目前,有些科学家使用带电的薄膜,以加速 淡水向海水的渗透过程。为了延长薄膜的使用寿命,研究人员还必须即时切换电薄膜的正 负电极位置。如果在河流的入海口使用一种大型单向渗透薄膜,将河水与海水分开的话, 就能获得巨大的海水渗透压,推动巨型涡轮机发电。研究人员建议,

3、利用海水进行发电的 渗透压发电站,可以建造在河流的入海口等地点。另外,渗透压发电厂还能建在任何一个 淡水资源和咸水资源共存的地区,甚至是在某些地区的地下。2. 两种渗透压式盐差能转换方法(1)水压塔渗透压系统系统组成:压塔渗透压系统主要由水压塔、半透膜、海水泵、水轮机一发电机组等组 成。其中水压塔与淡水问由半透膜隔开,而塔与海水之间通过水泵连通。系统的工作过程:先由海水泵向水压塔内充入海水。这时,由于渗透压的作用,淡水 从半透膜向水压塔内渗透,使水压塔内水位上升。当塔内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从塔 顶的水槽溢出,冲击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为了使水压塔内的海水保持一定的盐 度、必须用海水泵

4、不断向塔内打入海水,以实现系统连续工作,除去海水泵等的动力消耗, 系统的总效率约为 20左右。(2)强力渗压系统系统构成:强力系统的能量转换方法是在河水与海水之间建两座水坝分别称为前坝和后坝,并在两水坝之间挖一个低于海平面约 200 米的水库。前坝内安装水轮发电机组,使 河水与低水库相连,而后坝底部则安装半透膜渗流器,使低水库与海水相通。(见下图)系统的工作过程:当河水通过水轮机流进低水库时,冲击水轮机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同时,低水库的水通过半透膜流入海中,以保持低水库与河水之间的水位差。二 反电渗析电池法1. 反电渗析电池法原理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选择性地透过 Cl-、Na +,在两电极板

5、形成电势差,并在外部 产生电流。2. 反电渗析电池试验装置反电渗析电池装置的原理如下图所示。它采用阴离子和阳离子两种交换膜,阳离子交 换膜。只允许阳离子(主要是Na+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主要是Cl-离子) 通过。阳离子渗透膜和阴离子渗透膜交替放置,中间的间隔交替充以淡水和盐水。对于 NaC1 溶液,Na+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阳极流动,Cl-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阴极流动,阳极隔室的 电中性溶液通过阳极表面的氧化作用维持,阴极隔室的电中性溶液通过阴极表面的还原反应维持,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阳极传人阴极形成电流。当回路中接入外部负载时,这个电 流和电压差可以产生电能。通常为了减少电极的腐

6、蚀,把多个电池串联起来,可以形成更 高的电压。微咸水微咸水3. 电池电动势的理论计算通过Na+所产生电动势E为:-瓷)(式中:E为标准电池电动势;a为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率;R为气体常数,8. 31J/(molK); T为试验中溶液的温度;Z为化合价, 对Na+、cl-来说Z=l; F为法拉第常数96485. 3C/mol; a分别为稀溶液和浓溶液中Na+离子 的反应活度。)通过Cl-所产生的电动势E,为:(式中:n阴为阴离子交换膜的选 择透过率;n稀、a浓分别为稀溶液和浓溶液中Cl-离子的反应活度。)假定稀溶液、浓溶液中Na+、C1-的活度与NaCl溶液的活度相等,则反电渗析电池装置产 生

7、的总电动势E为:4. 电池内阻的理论计算电池内阻包括电池内部的欧姆电阻与极化电阻两部分。电池内部的欧姆电阻主要包括 电极的欧姆电阻、电解液电阻、隔膜电阻和接触电阻。电池的极化电阻由电化学极化和浓差 极化两部分组成,电池的极化电阻与装置中通过电流的大小成正比。由于本装置中电池对数 较少,产生的电流很小,故不考虑极化电阻,并忽略电极的欧姆电阻。为使接触电阻最小, 装置中外导线与电极之间采用螺母固定,所以也忽略了接触电阻的大小。则反电渗析电池装 置的内阻为:(式中:N为反电渗析电池装置中电池的对数;Raem为阴离子交换膜的电阻:Rcem为阳离子交换膜的电阻;Rc为浓溶液隔 室的电阻;Rd为稀溶液隔室

8、的电阻。)5. 海水、淡水隔室的设计反电渗析电池产生的电动势大小与所选用的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率、膜电位、试验 中溶液的温度及稀浓溶液的活度有关系,而溶液的活度只与溶液的浓度、温度及溶液中溶剂 的价态有关。故当离子交换膜的型号、稀浓溶液的浓度和温度确定时,反电渗析电池装置模 型的电动势就确定了。所以,反电渗析电池产生的电动势与溶液隔室的大小无关,只与离子 交换膜的型号、溶液浓度和温度有关。但是,在电动势确定的情况下,要使反电渗析电池能 产生最大的电流,则需要使内阻达到最小值。假定装置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使用面积为A, 阴,阳离子交换膜的面电阻分别为Paem、Pcem浓溶液隔室的长度为Lc、稀溶液

9、隔室的长度为 Ld,浓稀溶液隔室的使用面积也为A,则阴、阳离子交换膜的电阻分别为:尺心=* 4 心EM = PCJAT 而浓稀溶液隔室的电阻分别为:(式中:Kc、Kd分别为浓、稀溶液的电导率。)则试验装置的内阻Ri为:当装置中只有一对浓差电池即N =1时,有:化简上式就有:PAEM + PW A +对于一个理想的浓差电池,如果其短路电流很小的话,则该电池的电流为:(式中:尺Ru为电池的外部负载电阻。)蒸汽压发电法1. 蒸汽压发电原理是利用相同温度下淡水比海水蒸发快而形成饱和蒸汽压力差,来驱动蒸汽机发电。四 三种盐差发电方法比较1. 渗透压法在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海水渗透压发电法是一

10、种非常环保的 发电方式。因为海水渗透压是一种从自然物理过程中获得的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环境的 “副产品”,更不会排放出二氧化碳。此外,由于海洋与河流是现成的资源,所以海水渗透 压的收集成本相对较低,比较容易获得。而且海水发电也不会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一样, 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但关键技术是半渗透膜工艺水平。目前生产的半透膜,是由海水提取 纯水的逆渗透膜,而用于发电的是正渗透膜。有关正渗透膜的研究在加紧进行中。日本曾经 在实验中采用过一种渗透膜,在直径131mm的圆筒容器内装设10万条空心纤维,构成半渗透 膜,将海水所具有的浓度差能的8.6成功地转化为电能,并在历时10小时的实验中,发出 了

11、比设备运转耗电多1瓦的输出,在世界范围的同类试验中,首次实现发电量超过耗电量, 因此实际上已成功地产生了动力。2. 反电渗析电池这种电池利用的是由带电薄膜分隔的盐浓度不同的溶液间形成的电位 差。在浓度为850%的淡水和海水作为膜两侧的溶液的情况下,界面产生的电位差约为80毫伏。 这个电压随相邻电池的盐浓度比成对数变化。如果把多个这类电池串联起来,可以形成更高 的电压。这种电池采用了两种膜,即阴离子渗透膜和阳离子渗透膜。阳离子渗透膜允许阳离 子(主要是Na+离子)透过,阴离子渗透膜允许阴离子(主要是Cl-离子)通过。阳离子渗透膜和 阴离子渗透膜交替放置,中间的间隔交替充以淡水和盐水。这样,就可以

12、得到串联压。例如, 用1000只电池串联可得80伏的电压。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只在电池组两端才需要电极, 所以电极溶解腐蚀的问题就大大减少了。这种电池的终端单元内部是海水,所以在终端电极 处会产生氯气和氢气。这两类气体都是有价值的,可以帮助偿付设备投资。3. 利用蒸汽压发电有一个重要优点,OTEC (海洋热能转换)的效率一般为4-6%,而盐 度差发电装置则不受卡诺效率的限制,效率要高得多;而且根据有关试验结论,蒸汽压发电 中,每平方米热交换器表面积(铜)的功率密度约为10瓦,比反电渗析的功率密度大10倍以上, 且比渗析膜单位面积的价格便宜很多。蒸汽压力机械最吸引人的性能是它不需要使用渗透 膜

13、,水表面本身就起渗透膜的作用。因而大多数诸如退化、价格昂贵以及水的预处理和与渗 透膜有关的问题都不复存在了。本世纪初,法国工程师克劳德建造了一台利用深海冷水和表 海热水的贮热池之间的蒸汽压差发电装置。后来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用淡水间的蒸汽压差, 这种装置将更具发展的可能性。五 海洋盐差发电实现的技术问题1. 海水盐差能发电装置在设计、制造和运行发电等技术和经济方面所面临的困难,所以 研究进展十分缓慢,仅有以色列建成一座150千瓦的盐差能发电试验装置,要想实现规模化、 商业化生产还相差很远。2. 在渗透发电技术中,薄膜的制造是重中之重。合格的薄膜,必须具有渗水性好、经久 耐用待性,并能最大限度地阻

14、止盐分通过。理论上这一水位差可以达到240m。但实际上要在 比此压差小很多时,才能使淡水顺利通过透水而不透盐的半透膜直接排人海中。此外,薄膜 必须用大量海水不断地冲洗才能将渗透过薄膜的淡水带走,以保持膜在海水侧的水的盐度, 使发电过程可以连续。3. 在两种盐度不同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很小,只使温度提高不到半摄氏度,比自然 混合的实际结果还要小,所以废水将和自然条件下一样被排走,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极小。但 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河水带来的泥砂的处理以及如何防止海洋动物可能被海水进水 口吸入等。如果把渗透膜放置在海水中,腐蚀、生物积垢和泥沙淤积等都将是棘手的问题, 需要设法过滤海水和河水,甚至

15、需要进行水的预处理以防止积垢和腐蚀并提高渗透膜的效 率,使电压有所提高,这些都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六 国内外盐差发电的研究自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许多发达工业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法 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挪威等对海洋能利用都非常重视,投入了相当多的财力和人力进行研 究。在对诸项海洋能源的研究中,对盐差能的探索相对要晚一些,规模也不大。最早是1973 年由以色列科学家洛布(Loeb )提出并展开实验工作;以后,美国、瑞典、日本等国相继开 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制成实验发电装置。我国于1979年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1981年发表 第一篇科研论文, 1985年7月14日在西安采用半渗

16、透膜,研制成干涸盐湖盐差发电实验室装 置,半透膜面积为14m2。试验中溶剂(淡水)向溶液(浓盐水)渗透,溶液水柱升高1 Om,水轮 机发电机组电功率为0.9-1.2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于1985年对水压塔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 上水箱高出渗透器约10m,用30公斤干盐可以工作814小时,发电功率为0.91.2W。显然 我国盐差能发电研究尚处在初期阶段。从全球情况来看,盐差能发电的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的规模较小的实验室研究阶段,但 随着对能源的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和各国政府及科研力量的重视,盐差能发电的研究将越来越 深入,盐差能及其它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七 我国盐差能资源特点1地理分布不均。长江口及其以南的大江河口沿岸的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92.5,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