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教案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1774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赤壁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赤壁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教案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教案设计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一篇绝句。诗歌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思维独到,见解新颖,富有较高的艺术魅力。为方便教学,小编整理了赤壁教案设计。赤壁教案设计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沛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起来学习下!赤壁教案设计由查字典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简介作者并解题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进士,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但杜牧所咏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3、?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

2、有何作用与古代战争联系起来,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是,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涵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存人非之慨。但凡在历史上留下踪迹地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地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时机被人记起,或引起思念,或勾起深思。正由于发现了这片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识别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因此,“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做了铺垫。4、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

3、句议论感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人发表议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波折的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似乎又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5、齐读、背诵四、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对对子出:白 对:黑出:来 对:去出:美 对:丑出:是 对:非出:蓝天 对:白云五、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词2、完成课后练习四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赤壁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忙,请继续支持查字典,并提出您的珍贵倡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