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计划修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003433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计划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市级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计划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市级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计划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市级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计划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市级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计划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级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计划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省级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计划修改(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市级、省级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工地创建计划工程名称: 年产4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装项目 申报单位:扬安集团申报时间:二0一六年十二月表B.0.1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年产4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装项目 编号:致:华兴建设监理咨询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了市级、省级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工地创建计划的编制,请予以审查。附件:市级、省级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工地创建计划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项目经理签字年 月 日 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盖章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会签栏工程名称:年产4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装项目编制说明:根

2、据现在情况及相关安全和技术规编制,请审核。编制人:年月日施工单位审核意见:审核人: 年月 日审批意见:审批人: 年月 日监理单位审核意见:审核人: 年月 日审批意见:审批人: 年月 日目 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第三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4 第四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5 第五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资金保证措施. 6 第六章、安全生产施工具体措施. 9 第七章、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37 第八章、附图 .42第一章、编制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2、主要规、规程: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2、安全帽GB2811-20073、安

3、全带GB6095-20094、安全网GB5725-20095、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6、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物料提升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12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2016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11、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工地评价标准DB34/T 5040-20163、本公司的质量手册、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第二章、工程概况2.1 总体简介序号项 目 容1工程名称年产4GWH新能源汽车动力

4、电池组装项目2工程地址锦绣大道与始信交口3建筑面积37723.544建设单位车桥XX公司5设计单位中机十院国际工程6勘察单位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7质量监督单位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经开区分站8监理单位华兴建设监理咨询XX公司9施工总承包单位扬安集团10合同承包围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机电工程、室外道排等11合同工期预计开工日期:2016年8月10日竣工日期:2017年01月07日12合同质量目标合格工程,确保杯,争创鲁班奖2.2 建筑设计概况序号项 目容1建筑功能新能源汽车生产用房2建筑层数主厂房为三层,辅助办公部分为四层3建筑层高首层至四层均为3.9m4建筑高度0绝对标高30.50 m建筑高度16

5、.50 m5建筑平面横轴编号130纵轴编号AH横轴距离19860 m纵轴距离64.60 m6砌体外墙采用200厚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部分管井墙采用100厚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预拌砂浆砌筑7装修顶棚铝合金板吊顶、灰色乳胶漆顶、纤维增强硅酸盐板单层龙骨防火吊顶地面混凝土固化剂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防滑地砖地面、地砖地面、防静电架空地面、石材地面楼面环氧自流平楼面、细石混凝土楼面、防静电架空楼面墙水泥砂浆防水釉砖门窗防火门、木门、钢质门、铝合金窗8外装修屋面细石混凝土屋面外墙砖红色劈开砖外墙面门窗钢质门9保温屋面50厚挤塑聚苯板外墙30厚挤塑聚苯板10防水屋面6厚3+3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墙1.5

6、厚环保型聚氨酯防水涂料2.3 结构设计概况序号项 目容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2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3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主体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4钢筋钢筋类别HRB400E钢筋连接d16mm的HRB400E框架柱钢筋采用钢筋焊接接头d20mm的HRB400E框架梁钢筋采用直螺纹套筒接头6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基础及基础梁C30基础顶5.370m柱C305.3709.870m柱C309.870大屋面顶柱C30基础顶5.370m梁板C309.870m、屋面梁板C30构造柱、圈梁、过梁、压顶梁、栏板C252.4专业设计概况序号项目容1电气工程设

7、计容包括:10/0.4KV变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安全技术防系统、电气节能和环保供电电源:供电电压10KV,由厂区35KV站不同变压器端引入二路10KV线。2给排水系统设计容包括:室给水系统、室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室给水系统: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市政管网压力0.30MPA。各用水点室外设置水表。室排水系统:生活污废水合流制,污水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厂区污水站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生产污水分流制,各种生产污水分别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雨水除大棚外均采用虹吸式压力流排水。3消防系统设计容包括:室消火

8、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细水雾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室外消防水量40l/s,采用二路DN300市政供水。室消防水源为消防泵房的有效容积324m防贮水池,室消火栓系统流量20l/s,13m充实水柱。室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火栓灭火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消30l/s。4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容包括:空调系统设计、通风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第三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3.1 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1、控制指标:杜绝重伤及以上事故;2、重大设备及火灾事故率为零;3、三级教育率为100%;三类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

9、%。4、安全达标目标:根据行业规定:在基础施工阶段安全评估达合格工程,在主体施工到1/2时安全评估达优良工程,本工程确保市级、省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3.2 目标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职安全员2名。各管理人员责任制明确,并且责任分解到位。2、各管理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的给予教育或辞退。3、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施工,出入人员由门卫登记控制。4、建立各种制度并且制度齐全落实到位。3.3 责任目标考核制度为顺利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达到预期制定的安全管理目标,特制定责任目标考核制度。1、项目部经常组织各职能人员学习国家行业法规和地方政府文件及规定,

10、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各职能人员按照各处的分工围,做到每次在上下班前对各班组、各施工部位进行检查。存在事故隐患应立即进行整改。2、对各工种、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机械的安全使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三级教育应经常检查和督促,发现无安全技术交底和三级安全教育者严禁上岗。3、项目部做到每月对各职能人员的安全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总结评比。第四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左洪茂4.1 组织机构 生产经理 刘宏林技术负责人朱小波左质 朱 量 金 员 明 安 胡 丁全 更 俊员 岭 材 王 料 飞员 施 刘 刘工 红 刚员 海 砼 印 班 生组长水 华电 昌 班 组长架 李子 晓 班 明组

11、长木 路工 长班 城组长钢 沈筋 金班 余组长4.2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4.2.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纵向管理体系施工现场成立总包单位领导下的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该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设立项目现场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统一抓各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作。2横向管理体系项目各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全体管理和技术人员都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4.2.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安全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操作人员要进行高空作业、用电和使用机械设备等。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12、1制定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工地现场设专人负责有关预应力施工的安全。2施工前,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成绩合格方可上岗。3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安全负责人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具体施工要求安全交底和安全检查。4项目上制定详尽的安全管理条例和奖惩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学习和教育。5严禁穿拖鞋上班,进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临边作业必须系安全带。6加强防火教育,杜绝火灾隐患。7规用电管理,所有闸箱、电缆和用电机具必须达到安全用电的标准,做到人走断电。8所有施工机械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并且要常保养、常检查、常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设备要由专人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一切可能的机械伤害。4.2.3文明施工措施1现场的专业人员或特殊的操作工必须持有效上岗证上岗,不符合要求的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