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5-8单元课内阅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994694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5-8单元课内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上5-8单元课内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上5-8单元课内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上5-8单元课内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上5-8单元课内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5-8单元课内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5-8单元课内阅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08学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5-8单元课内阅读(一)(一)长城节选从北京出发,不过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1、(1)修筑在八达岭上的这一段长城,特点是 。(2)以下建筑有什么作用。1)垛子: 2)城台: 2、近义词:坚固( ) 反义词:平整( )3、读句子,选择恰当的汉字(在正确答案上划“”)。 (1)这样气

2、(魄 魂)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 厉)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一段长城修在八达岭上,高大(坚 艰)固,是用(巨 具)大的条石和城(砖 专)筑成的。4、照课文原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 )在长城上,( )着脚下的方砖,( )着墙上的条石,很( )地想起了古代修筑长城的人们。 (2)长城的东头是( ),西头是( ),长( )多里。5、读一读,选一选 你答应(yng yng)别人的事,就应(yng yng)该做到。 这数(sh sh)不清的条石,全是靠无数(sh sh)的肩膀抬上来的。 要把这么重(zhng chng)的条石抬上山,真是困难重重(zhng chng)。6、选一

3、选正确的解释,填一填序号。 1自然界 2理所当然 3自由发展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 站在长城上,很自然地就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 既然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就听其自然吧。( )7、“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使用( )说明方法。(二)颐和园节选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饿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ji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

4、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ng)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i)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g)。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玻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 )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tio),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墙和城里的白塔。 1、第一自然段写了长廊的 和 两个特点。 2、用“”画出文中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 3、阅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中

5、,作者写了、的景物,最详细写的是,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来比喻它;二是“绿”,作者用“”来比喻它。4、理解文中画“”的句子。 (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运用的方法,突出长廊的特点。(2)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个三层建筑是。作者抓住了和两个方面来写这个三层建筑。5、读完了颐和园片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6、第三段景物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昆明湖的特点: 和 7、“掩映”一词说明什么?对的打“”(1) 绿树十分茂盛,看不见其它景物。 ( )(2)绿树十分茂盛,只能看见景物的一角。 ( )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隐约( ) 古老(

6、 ) 近义词:耸立( ) 隐隐约约( )9、判断下面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痕迹(hn hng) 佛香阁(g g) 堤岸(d t) 横槛(kn jin) 颐和园(y y) 树丛(cng cng)10、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长廊 ( )的栏杆 ( )的杨柳 ( )的公园 ( )的宫殿 ( )的城楼11、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内容。 “爽”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爽”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率直、痛快;舒服;明朗,清亮。在“神情气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 )种解释。在“豪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 )种解释。 “垂”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垂”字共有( )笔

7、,第四笔是( )。“垂”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将近;东西的一头向下;流传。在“倒垂”一词中“垂”字的意思是( )。在“永垂不朽”一词中“垂”的意思是( )。12、从万寿山下往下望,作者依次写到的景色有( )、( )、( ),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来写的。13、“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一句中“滑过”改成“划过”好吗?为什么? 1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三)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 )而行。假如遇

8、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 )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 选自 。给带点的字注音。2 文中的“理所当然”指的是 3 造句:如果就 4 经常到山里的人,见过几种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6、课文围绕( ),不仅写了( )美,还写了( )(四)节选课文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生命桥:生命的火种:2、 改变句式,意思不变。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

9、,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3、 你对“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4、 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这位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下来。5、用“ ”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6、联系上下文理解下更词语。空旷: 沉着: 7、在发生余震的时候,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为什么没有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此时此刻,他们会想到些什么?07-08学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5-8单元课内阅读(二)(五)节选 正当周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

10、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1、照样子写词语:左顾右盼( )( )( )得意洋洋 2、反义词:惩处( ) 得意扬扬( ) 指望( )3、认真读短文,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4、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5、想像一下,周恩来还会遇上什么事,让他感受到中华不振?请你仿照这段话,写一写。6

11、、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六)节选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1、 多音字组词。 chng( ) m ( ) 称 模 chn ( ) m (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庆幸( ) 楷模( ) 非凡( )3、与课文标题呼应的一句话是 4、作者认为“我15岁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的意思指 ,意义非凡的原因是 。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