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_肖伟魁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988860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_肖伟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_肖伟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_肖伟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_肖伟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的春节》_肖伟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节》_肖伟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_肖伟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3、学时:2学时4、做好学生课前预习:新课程原则规定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伙、探究”,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充足做好预习准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百度搜索等方式,对课文内容作理解,并收集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课上交流。课堂上,我打破老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放开课堂,让学生真正在自主的基本上,互相合伙,互相探究,达到教学的目的。二、教学课题北京的春节三、教学目的 1、结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

2、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理解文章的体现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老式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措施。四、教材分析春节,是国内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种古老老式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均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出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她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体现了自己对老式文化的认同和爱慕。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构造全文。作者先简介

3、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足准备。紧接着,具体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彻夜,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动自然。语言体现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到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学生学习本文,一是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起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老

4、式文化的爱好;二是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体现措施,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体现措施。 五、教学措施北京的春节描绘了北京的节日风俗,我让学生通过百度搜索理解各地春节分风俗,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春节文化;让学生学会预习,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文章的体现措施,体会作者如何谋篇布局,精确用词,生动体现,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六、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到百度看http:/tv.n/life/chldren/makamen/claspage/vide

5、020/003.shtml 2、这段视频讲了客家人春节的哪些老式美食?重点简介了哪一种?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 和学生交流预习作业提出的问题。2、惠州的春节有这些老式文化,北京的春节又有哪些老式文化呢?二、初读课文,课文感知提问:课文重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百度搜索】北京的春节课文录音htp:/ww.tudou.cm/rogs/ew/WpHNkDT8h?fr=rec1 三、 课文分析,边读边议 请同窗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步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交流读懂

6、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种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种月的开头十天。 (2)尚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人们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诸多,还能发出哨声,较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种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因此叫天桥。天桥是一种非常大的市场,有诸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诸多北京小吃,尚有诸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多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

7、,可以懂得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四、默读填表,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种多月。) 2.默读课文,合伙填表。 在这一种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窗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伙,一会儿再向人们报告。 时间风俗习惯 3报告交流,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1

8、)请同窗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同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照。) ()根据表格的提示,同窗们发现了课文是按如何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五、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理解得更清晰了。目前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2.展示朗读:刚刚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人们听听。六、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诸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

9、窗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二学时一、再读课文,思考: htt:/vku6.co/ow/phVWBaHwCl-m0Lwfg.tm 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重要写了什么?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重要内容:重要简介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种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二、分清详略,练习朗读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具体,哪些部分写得简略?(1)默读思考:请同窗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

10、、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对的、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对的流利的目的。 三、进一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体现措施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进一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某些批注,准备和人们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进一步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步,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多种米,多

11、种豆,与多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终,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种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洁,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然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尚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固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

12、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彻夜”“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足体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3正月初一。重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尚有诸多人参与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4.元宵。重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13、灯的数量多:从“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种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构造。四、回忆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简介春节习俗的同步,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五、 告诉同窗们,如果

14、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有关内容参照复习htt:/wn.百度co/view/1ee28ac22bcd6f0cc.htm 七、教学反思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简介,勾起读者对年味的向往,对老式节日文化习俗的留恋。针对本课授后的教学实际,我作出如下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由于在讲授本节学时,我们的新年刚刚结束不久,学生对自己及家乡狗年的习俗还记忆犹新,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窗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

15、地刊登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爱好,课堂氛围比较热烈、浓厚。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学习的爱好,通过她们彼此之间的交流还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培养她们善于观测、留意生活的良好习惯。2、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列图表的形式合理流畅,能全面把握教材。学生不仅理清了文章的脉络顺序,还一目了然的辨析出作者的写作措施。3、注重课本和阅读衔接的联系。将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和梁实秋的过年、斯妤的除夕作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不同区域不同的年文化、年习俗及不同阶段的人物心理。4、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她的作品语言很有特色。在本节课上。我放开手引导学生却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但是,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