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98860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二学期月考说明:本卷120分,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卷上。第一部分 汉字(10分)一、书写。(6分)1、将右边这幅书法作品中的诗句正确地抄写在答卷中的书写格子里,将作品中的繁体字改写为简体字(3分)2、右边这幅书法作品用的字体是 ?(1分)3、欣赏该幅书法作品,指出一两个值得玩味的特点。(2分)二、识字:仔细读下面的一句话,按要求答题。(4分)这两批贷物都打折出售,严重折本,他在也经不起这样折腾了。给句中的三个“折”标注正确的读音。找出句的两个错别字,并在答卷中改正过来。第二部分 阅读(50分)一、理解先贤的教诲。(10分)甲

2、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A)无以致疑,非(B)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C)。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D)奚决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E)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F),悲夫!乙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人不患贫,只要贫而有志。小窗幽记知学与立志丙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小窗幽记读书与学理1、根据上下文,在材料甲中

3、的AB两处各填上一个字,使上下文意贯通。(2分)2、将“矣”“其”“之”“也”还原到材料甲中的CDEF处。(2分)3、用“/”给材料甲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在句末加上一个标点符号。(2分)4、材料甲中划横线的句子是作者为证明自己的看法而举的一个例子。该例子出自论语中的一段对话,请把原文默写下来。(2分)5、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明白了治学的哪些原则,请用自己的话列举出来。(2分)二、练就一双慧眼。(14分)交友须有好眼力(作者:达洲)交朋结友,其实是交心换命。如果看准了人,就能结交真心朋友,建立生死交情。倘若看走了眼,就会闹出误会,伤心甚至丢命。交友须有好眼力,这不是故弄玄虚。多数三国英雄,在

4、多数情况下,眼力不凡,能透过纷杂乱世,发现朋友,看清结交之人的本性。太史慈初降孙策,提出回故地收拾余众来投,众将断言他此去不会回来,孙策独信太史慈“必不背我” 。刘备在凄惶奔逃中,小舅子糜芳对他说赵子龙反投曹操,还声称亲眼所见,结拜兄弟张飞认为有此可能。刘备严斥二人:“休错疑心,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晋将羊祜与吴将陆抗各为主戍边疆。羊祜喜欢饮酒,陆抗送其陈年佳酿,部将怀疑有诈,羊祜不疑,倾壶饮之。陆抗有病,羊祜送药,众将担心药中有毒,陆抗不疑,服药病愈。乱世之中,人心浮动,这些英雄交友,非常谨慎。他们的识人自信,缘于科学识人过程,他们先是将人准确归类,然后,依主流价值观来做判断。孙策与太史慈经

5、一场恶斗后相识。他曾问太史慈:“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慈直言:“未可知也。”据此,他认定太史慈是信义之士。对信义之士而言,信义至上,他们舍命也不背信。刘备于患难中结交赵子龙,知其心如铁石坚定。对意志坚定者而言,主流价值观是富贵不能移。羊祜与陆抗是相互敬仰的两位英雄,光明磊落是英雄的主流价值观。据此,羊祜判断“抗非毒人者也”,陆抗认定“岂有鸩人羊叔子哉”。当然,英雄们也有看人走眼的时候,其失误也在于将人归类不准,判断时适用的主流价值观有误。毕谌的母亲、弟弟和妻儿被反叛曹操的张邈抓走,毕谌向曹操叩头发誓,决不叛曹。曹操深信不疑,认为毕谌是个信义之士。可是,毕谌一出曹操大帐,就投奔了张邈。曹操失误在

6、于将毕谌归错了类。毕谌是一个孝子,作为孝子,哪能置妻儿老小生命于不顾。复克兖州,抓回毕谌,曹操看清毕谌本来面目,没有杀他,让他做了宣传孝道的鲁相。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如果眼力好,结识众多刎颈之交,必能成为富翁。1、从本文中找出与第段中的词语“生死交情”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语。(1分)2、把第段中的 “岂有鸩人羊叔子哉”用现代汉语进行再表达。(2分)3、解释第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4、科学的识人过程首先是将人准确归类,全文所举的例子将人分为了哪几个类别?( 2分)5、第两段可以删除吗?简要地说说你的理解。(3分)6、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请借用你积累的熟语、格言或学过的古诗文中的一句话来交流你的交友

7、之道,自创的格言也行。(2分)7、如果也要你写一篇论交友的文章作为本文的姊妹篇,你准备发表的观点是 。(2分)三、亲情万岁。(11分)遂 道列车早不停晚不停偏偏停在隧道里:第一节车厢已经钻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还没有进去。列车意外停车,乘客们都着急,只有坐在最后一节车厢里的一位旅客不但不生气,反而感到高兴。这倒不是因为他那节车厢比别的车厢明亮,而是因为他的父亲就住在隧道附近。他每次休假都要经过这条隧道,可列车不在这儿停车,所以他好几年没有见到父亲了。这位旅客从窗口探出身子,叫住顺着车厢走过来的列车员,问道:“出什么事了?”“隧道口的铁轨坏了。”“得停多长时间?”“至少得四个钟头吧!”列车员说罢,

8、转身走向隧道另一端。车厢对面有个电话亭。这位旅客下车给父亲挂了电话,接电话的人告诉说,他父亲正在上班,并把父亲工作地点的电话号码给了他。于是他又往父亲工作的地点挂了电话。“是儿子吗?”父亲不知怎的一下就听出了他的声音。“是我,爸!火车在这要停整整四个钟头。”“真不凑巧!”父亲难过地说,“我正好还要干四个钟头才能下班。”“你不能请个假吗?”“不行呀,”父亲答道,“任务很紧,或许我能想个法子。”旅客挂上听筒。这时列车员正好从隧道里走了过来。“再过两个钟头就发车。”他说。“怎么,过两个钟头!”这位旅客叫了一声,“你刚才不是说要等四个钟头吗?”“修道工说要4个钟头才能修好,现在他又说,只要两个钟头就够

9、了。”列车员说完,转身又向隧道另一端走去。旅客飞快地跑向电话亭。“爸,你听我说,是这么回事,不是四个钟头,我只有两个钟头了!”“真糟糕!”父亲(E)说,“好吧,我加把劲,也许一个钟头就能干完这点活儿。”旅客挂上电话。这时列车员吹着口哨,从隧道里出来了。“这个修道工干劲真大!他说了,一个钟头就能修好。”旅客急忙又打电话:“爸,我刚才说得不对!不是两个钟头,是一个钟头。”“这可麻烦了!”父亲G极了,“半个钟头我无论如何是干不完活的!”旅客又挂上听筒。列车员也从隧道里走了回来。“嘿,真是笑话!那边说半个钟头就修好了。”“该死的修道工,不是在说胡话吧!”旅客喊叫着跑向电话亭,“爸呀,你10分中内能过来

10、吗?”“可以,孩子!拼上老命我也要干完这点活!”“哼,这个修道工真奇怪,先抱怨活太多,活太多,可现在又说只要10分钟就可以修好了。”列车员又向旅客传达了最新消息。“混蛋,他在搞什么鬼!”旅客嘟囔着骂了一句,又拨了电话,“爸,听我说,我们见不了面了。这儿一个混蛋先说停4个钟头,现在又说只停10分钟。”“真是个混蛋,”父亲赞同地说,“甭着急,我马上就过来!”“乘客同志们,快上车!”从隧道里传来列车员的声音。“再见了,爸爸!”旅客喊道,“他们不让咱们见面!”“等等,孩子!”父亲(F)喊道,“我脱开身了,别挂电话!”这时旅客已跳上车厢。列车驶出隧道时,他凝望着巡道工的小屋,凝望着小屋窗口里用帽子擦着满

11、脸汗水的老人。电话亭里,话筒里仍在响着父亲从远处传来的声音:“我脱开身了,儿子,脱开身了!”1、文中的父亲正在上班,而且任务很紧,你能判断他的任务是什么吗?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位父亲的认识(2分)2、将“上气不接下气地”“ 伤心地”这两个短语分别还原到文中EF两处(只填序号),并给横线G处填入能准确表达出此时父亲心情的一个词语。(2分)3、本文叙述故事的表达形式有什么特点?本文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为题,如果要换一个题目,请你给本文重新拟一个标题。(2分)4、学贵有疑,本文存在不少漏洞,请写出你的一处发现,并说明问题在哪里。(3分)5、舞台提示,又称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

12、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形式。其一,人物说明。其二,人物语言说明。其,三唱腔、板式说明。其四,舞台场面说明,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设计如果要你将本文改编成一个剧本,请发挥想象,给本剧写一个舞台场面说明。(30字以内)(2分)四、自然风情。(15分)香樟小城(有删节。作者:吕先觉)初夏四月,丽日融融,鹧鸪声声,天蔚蓝而高远,山缠绵而苍翠。登高静观,小城就如一个温馨的梦,静静躺在群山低垂的臂弯里。 小城为县城,方圆四五里,楼房百十座,掩映在一派树木里。极目而望,全城皆绿,仅露少许白墙或是红瓦,倘不是市声隐隐,人影幢幢,直叫人疑心是一方村野。 那树,就是被他所在的县定为县

13、树的香樟。而小城做为县城,自然也就跟着遍布香樟了。 久居小城,日日与香樟为伴,香樟的外延与内涵都集中体现在它的香里。暮春初夏时分,一些树的花已凋尽,空剩肥厚叶片在枝头独吊。香樟之花却很内敛,不急,不躁,徐徐,缓缓,绽苞,吐蕊,放香,一副闲云野鹤作派。香樟花小如粟米,瓣呈六角,蕊很多,茎瘦且长,皆鹅黄色,密密匝匝一枝开着,密密匝匝地一树开着,密密匝匝一街开着,不经意间以为是一片思念凡尘的淡黄色云彩。香樟的花虽小,却香劲十足,底蕴厚实而绵长,味极似桂花,却不是桂花那样,惊涛拍岸般的,一香把人香个踉跄。香樟却是文雅的,且炉火纯青,如乳一样,悄无声息地弥漫,悄无声息沁入,既不绝如缕,又盈盈荡荡,有如大

14、地的游魂。一到四月,走在街上,闻得见香味,呆在院内,闻得见香味,逛着河堤,闻得见香味,游着公园,闻得见香味。只要是小城范围,走哪儿都有香味伴着。工作时有香味,吃饭时有香味,玩乐时有香味,小城的香味可谓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白天香味如此,夜晚更不必说。妙的是夜半时分,市声次第打烊,有月晕黄,树影婆娑,万簌俱静,感觉香了一天半夜的香樟定然疲劳,随夜晚一起睡去了,满城都是细密而均匀的鼾声。正在怅然间,香味不知何时已随月光一道,悄然渗进了屋里,不由分说地沁入被子,沁入心脾,连梦都是香的了。 香樟就这么香着,香人,香河,香城,更香日子。小城,城小人稀,民风淳朴,加上有香樟大手笔写意,日子便有了田园牧歌意境

15、。因为城小,一城多是熟人,相互之间亲密和善,很少有打骂之声,更少鸡鸣狗盗之事,那些不和谐现象好象全被香气销融了,无影无踪了。自有了香樟,小城人也似乎多了微笑。放眼一街行人,一街车辆,大都认得,见了面脸上便自然绽出了微笑,那种会心一笑的面庞。而细细看时,分明就是香樟花的笑影。因为城小,休闲办事常遇一起,免不了有些小打搅,或是你的车不小心撞了我的车,或是你的脚不小心踩了我的脚,相互抬头一看,原来都认得,于是相互一笑,互相道声对不起,立刻馨香盈腹,小怨随之烟销云散了。又因为城小,彼此熟识,客情往来之事自然少不了,每每亮装丽裳,携孩结伴,小聚吃酒,微笑更具了香樟意韵。酒微醺,脸微红,感觉人人都是香樟花儿了。更因为城小,治安尤佳,无论白日夜晚,无论街头公园,小巷背道,是绝无抢劫之虑的,尽管放心休闲游玩,安全得象是世外桃源。细细思之,这绝对是香樟香味潜移默化的结果。试想,一街都是香樟树婆娑的倩影,满城都是香樟花温馨的香味,又有谁的心灵不能被感化,又有谁的心灵不被净化呢? 哦,香樟小城,温馨如梦的小城,人间天堂般的小城。愿我的灵魂也能长寄于此,一生温馨,愿我生命最后属于泥土的部分化一株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