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977647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当仔细看完一部作品后,信任大家的视野肯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欢迎大家共享。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就要过年了!什么是“年”?为什么过年?怎么过年?这个牛年要怎么过?你知道我是怎么过得吗?我来说一说!为了让我了解更多的有关“年”的事情,爸爸妈妈确定除夕时带我去首都博物馆参观,体验一次“博物馆里过大年”。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特别兴奋,一路上兴奋不已,问这问那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感受到了牛年将至的气息:巨大的彩图悬挂在空中,两排身穿彩衣、手捧金元宝的小牛笑容可掬地迎接着人们。在博物馆五层的一个展室中,我

2、知道了有关“年”的传闻,以及人们为什么过年时要放爆竹,原来是为了驱除“年”这个怪兽。我还了解到了许多有关过年的风俗:从熬腊八粥起先,到糖瓜祭灶、扫房土,从置办年货到打算年夜饭,始终到守岁熬夜和初一大拜年,以及正月十五闹元宵,那讲究可多了去了。虽然我们现在不再是完全根据以前的做法做了,但是我们会记着这些风俗的。在一楼的展室中,我还看到了许很多多的民间手工作品。如:精致的小风筝、惟妙惟肖的毛猴、面人、做工精致的鬃人、让人看了就眼馋的葡萄常、以假乱真的绢人看得我纷繁芜杂。尤其是那两朵盛开的黄菊花,假如不说的话,还真难看出是布做的,多有意思啊!我太佩服这些能工巧匠了!时间过得真快,因为要赶着回家去吃年

3、夜饭,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首都博物馆。牛年的除夕过得与往年都不一样,我是真正体验了一次“博物馆里过大年”,感觉还真不同,以后你们也来试试怎么样?首都博物馆观后感2学校组织我们参观首都博物馆,一路上我都兴奋不已。最终看到高大宏伟的首都博物馆了,它共有6层,位于复兴路上,从天安门始终往西就能到。进馆的时候,安检真严格。我打算用来剪开香肠的剪刀也被“没收”了。我们先来到三层,参观老北京民俗展厅。那里有老北京泥人,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老北京人的生活。馆内还有古代佛像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技术精品展。我最喜爱的就是“秋郊大猎图卷”它画的是秋天人们在山林了打猎的情景。绘画工艺精致,一丝不苟,人物,山,水,尤

4、其是树枝,几乎没有重叠。山脉也画的特殊细致,逼真的就像在你面前一样,真是百看不厌。我太佩服作者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镇馆之宝水月观音。观音的身后有一轮圆月,因此得名。水月观音是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的。这件瓷塑像高67厘米。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观音额头宽敞,双目微闭,端庄慈爱,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美丽。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都装饰有连珠璎珞,全身装饰非常繁缛。筒体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雪白细腻,不愧为镇馆之宝。这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首都博物馆观后感3在初一的时候,学校组织去了首都博物馆,

5、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首博,可以说首博带给我的是太多的震撼。看到首博第一感觉就是宏伟壮丽,气概磅礴,即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显明的现代感。和以往我参观过的军博是迥然不同的,它的建筑风格和我曾参观过的国家大剧院有几分相像,有一种特别的后现代感。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晰地介绍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设的是明清绘画作品。对于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保藏或流传于

6、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美丽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由享受的心情。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细致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中国古代

7、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首都博物馆观后感4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将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设计方案,经过两轮国际招标,从16家中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提交的22个设计方案中选出的。博物馆建筑落成后,已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一样赞扬。新馆建筑用地2.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显明的现代感。如:外观外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出檐,青灰色砖墙模糊了古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宽敞的

8、广场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馆中轴线上,大厅外地面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中国传统中心轴线特点。在建筑材质上,青铜、木质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现一种历史的久远;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又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的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更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新馆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厅、椭圆形专题展厅、条形的办公和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隙则为中心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的环境。首都博物馆观后感5因为事先知道要去首都博物馆,所以我提前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我点开首页,

9、“降龙诞凤添人丁”几个字眼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确定主要探讨“它”。我在乘大巴车的路上。透过窗外,望见天空中下起了绵绵的细雨,掉落在我的手上,我没有不兴奋却增加了兴奋与激烈。到了那里后,讲解员带着我们来到了“降龙诞凤添人丁”的展厅,因此我特别幸运且兴奋地带着新奇心等待着老师的讲解。老师介绍着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孩子诞生三天时,家里要实行“洗三”意识,意义是洗去婴儿前世的污垢,期望今生平安、欢乐、华蜜、祥瑞。当然,在其礼仪之外,洗三还具备洁身防病的作用。”听了老师的讲解,我一边记着笔记一边琢磨着老师的话语,一边回忆着,无形中学到了许多学问。除“洗三”之外,令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压岁钱”的

10、来历,我细致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古代为什么老人要给小孩压岁钱呢?因为有一种叫做岁的怪兽在孩子睡觉的时侯后伺机钻入孩子体内,所以大人在小孩睡觉的时候把压岁钱放到小孩的脑门上,让它无法进入。”这就是好玩的“压岁钱”的来历。怎么样,有意思吧!我们还参观了其他展厅,了解了许多古代的习俗、玉器、古玩等,知道了我国古代的一些传统。通过这次好玩的实践活动,使我知道了北京的一些传统民俗,了解了更多的古玩、玉器、瓷器,懂得了一些东西的由来。我肯定会好好学习,长大后也做个讲解员,能懂得那么多的学问,多渊博啊!我坚信我肯定会实现自己的志向的!让我在学问的海洋中遨游,欢乐地去探究那些学问吧!首都博物馆观后感6今日我和

11、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这次我们参观的展览是古代中国.我从小就喜爱历史,这次参观是我期盼已久的。在参观前我从网上查了许多资料,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是以王朝为线索的,从远古时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记录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博物馆里参观的人许多,古代中国这个展览整整分为八个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时代的北京人头骨化石和古朴的图腾,商周时期精致的青铜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和战国七雄,秦汉时期的强盛和文明,经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乱后,中华文明迎来了隋唐的鼎盛繁华,无不让我作为中国人感到傲慢。其后的宋元明清,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渐渐

12、落伍了,这个展览似乎是一幅历史长卷,记载着华夏文明从诞生发展到旺盛衰落,对比博物馆楼上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正体现着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的祖先曾经创建了世界上最宏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们这一代人,正担当着民族复兴的宏大责任。我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会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首都博物馆观后感7在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我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站在大门前,我兴奋不已。高大的玻璃建筑物,耸立在那儿,让人觉得宏伟壮丽。进了门,只见一个足有几十米高的青铜器立在左边,一个大大的木头建筑物立在右边。我们顺着通道进了青铜器,原来,这是一个馆中馆。我们先来到了顶层的文房四宝馆。馆里的灯光昏暗,让

13、人觉得幽静、神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各种各样的毛笔。狼毫白云不在话下,自然是有的。最令人不行思议的是,有一支毛笔,笔杆是深紫色的,特别粗。而它的笔头更大更粗,在小的砚台里根本放不下。我一看下面的说明,这才知道,原来这支笔叫“紫檀木金丝大抓笔”,怪不得这么粗呢!而接下来的水晶墨床,就更让我惊羡了。水晶墨床通体透亮,两侧又很大的弧度,光滑如新。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沿着电梯往下走,就到了玉器馆。那能工巧匠门们做成的艺术品,真让人赞美。玉板指,白里透绿,绿里透青。还有一颗佛珠,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普罗密新经,每一个字只有芝麻大小。然后,我们参观了青铜器馆、书画馆,就走进了“大木头块”里。

14、在“大木头块”里,我们最终参观了老北京风俗馆。一进去,就望见一排长长的泥塑。我兴奋极了,可谓欣喜若狂,扒在围栏上细致地看了起来:这排泥塑描绘的是老北京的民俗风情。只见几个小孩在街头抖空竹,抽汉奸,有说有笑;一个商贩在路边摆起小摊,大声叫卖,几个被吸引过来的顾客正选择着东西;有两个老爷爷,在谈天说地,其中一位还提着鸟笼.时间过得真快,立刻就要到闭馆时间了。我恋恋不舍地望着首都博物馆,期盼着下次还能来这里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8这个暑假,我去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晰的介绍了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有五层,分为东、西两区。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

15、,这里陈设的是明清绘画作品。对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清幽、唯美的精神世界。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保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等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美丽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由享受的心情。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呈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动身,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特别喜爱青白玉,看上去特别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爱。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仿照当时婚庆喧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时间就这么匆忙过去了,没有方法,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同学也来看看,这里留给我的是太多的惊异,太多震撼,我到现在都处在兴奋之中。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