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968852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景德镇市经公桥中学 2020年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mL 0.3mol 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为560mL;再加入0.2mol L1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不再变化,用去 350mL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 中铝的物质的量为()A. 0.005molB. 0.01mo1C. 0.025mo1D. 0.03mo12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 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2、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 2MB、t2时,反应不再发生C、t2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D、t3后,反应到达最大限度3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B. Q比Q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D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O 元素组成,则O 原子的质量、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结合PV=nR存U断.解答:解: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

3、都由O 元素组成,则O 原子的质量、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则A. 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O) : n (Q) =3: 2,由PV=nRTW知,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3: 2,故A错误;B.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故 B错误;C. 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O) : n (Q) =3: 2,故C错误;D.相同体积相同密度时,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且都由 O元素组成,则O原子数目相等,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两种气体的元素组成特点,结合PV=nR存ij断.4. 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

4、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 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 单质沸点的高低C. 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B试题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单质氧化性就 越强。故可以通过比较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 B. S单质、 Cl2 都是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这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形成氢化物就越容易,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可以比较元素的非金 属性的强弱,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5、物的酸性就越 强,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硫、氯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比较元素的 非金属性的强弱,正确。5 .由铁、锌、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铁 B.锌 C.铝 D.镁C假设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设金属元素符号为 R, R+2HC=RCl2+H2 t参加反应的R与H2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混合金属的平均摩尔质量M=10g/0.5mol=20g/mol ,铁、锌、镁的摩尔质量分别为56g/mol、65g/mol、24g/mol,铝在化合物中体现出+3价,将其转化为+2

6、价,则铝的摩尔质量也变为 27g/mol M/3=18g/mol, 平均摩尔质量处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摩尔质量小于20g/mol的金属只有铝,故混合物中一定含有铝,选答案 C。正确答案为C 点睛:混合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题,部分同学感到困难。对于此类题目有两种常用的方 法,一是极端法:假设10g混合物分别全部是铁、锌、铝、镁,分别求得产生的H2的体积,题中给的H2的体积必须处于上述计算得到的四个氢气体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也就是说混合金属中,至少有一种金属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题给的氢气的体积,至少有 一种金属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小于题给的氢气的体积,从而可判断出混合金属的组成情况。 二是平均值

7、法,求出混合金属的平均摩尔质量,然后所给金属至少有一种金属的摩尔质量 大于平均值,至少一种金属的摩尔质量小于平均值,从而可确定混合金属的组成情况。一 般来说,平均值法更简单。6 .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物质熔点/ 沸点/ 密度/ g cm?3水中的溶解性甲-9857.50.93可溶乙-84770.90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是A.蒸储法 B.升华法 C.萃取法 D.过滤法A【详解】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看出,甲和乙两物质的熔点相差不大,密度相差不大,均可溶 于水,互溶,但是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储的方法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二者的 分离。故选Ao7 .下

8、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反应X+Y=M是放热反应,该反应一定不用加热8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 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D. 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C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和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有的放热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B、有的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就可以发生;C、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D、根据中和热的概念来回答.解答:解:A、有的放热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如Fe+S Fe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有的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就可以发生,有的

9、放热反应需加热才能进行,如FeS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 B错误;Fe+S IC、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如 CO2与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如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故 C正确;D、中和热是指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能量,故 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较简单.8.(不定项)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 T +HOC.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 2 TD.硫酸镁溶液

10、与氢氧化钢溶液反应:Mg2+2OH -=Mg(OH) 2,B【详解】A.没有配平,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Cu+2Ag+ =Cu2+2Ag ,A错误;8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aCO3+2H+ = Ca2+CO2T +HO, B正确;C.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2H+=Fe2+H2f, C错误;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氢氧化镁:SO42-+Mg2+Ba2+2OH-=Mg(OH) 2,+BaSO, D 错误。答案选Bo9 .下面是四位同学学完认识原子核这节内容后,对这节内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10 .下列是有关生活中的醋酸

11、的应用,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A.醋酸不小心滴到大理石桌面上,桌面失去光泽B.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D .用醋烹饪鱼,除去鱼的腥味参考答案:A略11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分离碘和酒精C.收集NOD.实验室制取NH3C试题分析:A.碘和酒精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分离,故 A错误;B.氯气、HCl均 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不能利用碱来除去氯气中的HCl,故B错误;C. 一氧化氮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故 C正确;D.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镂,得不到氨气,故D 错误;故选C。12 .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

12、大量共存的是A. 无色透明溶液: Fe3+、 Mg2+、 SCN-、 Cl-B.0.1 mol/LCuSO4溶液:Na+、NH4+、NO3-、A13+C. 0.1 mol/LNaOH 溶液 : Ca2+、 Na+、 SO42-、 HCO3-D.0.1 mol/LKI 溶液 : Na+、 K+、 ClO-、 H+B1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OH ?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B. 常温常压下,17 g 氨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11.2 L 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NAD. 1 mol/L BaCl 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A【分析】A、

13、 OH ?中含有电子数为10;B 、求出氨气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氨气为4 原子分子来分析;C、标况下水为液态;D、溶液体积不明确.【详解】A、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 1 mol OH?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故A正确;B、氨气的物质的量=17g/17g mo1=1mol ,氨气为4原子分子,原子数为4Na,故B错误;C、标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 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 D错误。故选 A。14 . “ 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 等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 ”牌 “ 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

14、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84消毒液”:含25%NaClO、 1 000mL、密度1.19 gem3,稀释100彳(体积比)后使用。同学参阅 威露士 ”牌“84肖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25% NaClO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容量瓶外还需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储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定容时水加多了应该用滤纸吸出。D.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9 gDA.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烧杯、量筒、容量瓶,选项 A错误;B、定容时必须向容量瓶 中加蒸储水,故容量瓶用蒸储水洗净后,不必烘干,选项 B错

15、误;C、定容时水加多了应 该重新配制,选项 C错误;D、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25% NaClO的消毒液,实 验室没有480mL规格的容量瓶,必须选用500mL的容量瓶,需要称量的 NaClO固体质量为 500mL 1.19 g cm 3x 25%149g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15 .某金属原子的符号为16667Ho,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 32 B. 67 C. 99 D. 166A【分析】16667Ho中质子数为67,质量数为166,中子数二质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核电荷数, 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题意易知,16667Ho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均为67,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6-67 = 99,其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99-67=32, A项正确,故答案为Ao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