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95692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井下6月安全决心书 国内煤矿安全相关上市公司精选 国内煤矿安全相关上市公司精选作者:热点我国已确定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联络、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的时间表,最后期限是22X年月底,否则将吊销营业执照,国内煤矿安全避难系统迎来集中建设时期,中国矿工在灾难面前无处求生的境地或许能从此改写。总体来看,加大煤矿安全考核力度对煤矿安全服务行业具有直接利好,对煤炭装备行业则形成间接利好。涉及煤矿安全避难系统的上市公司:尤洛卡(309)创立至今一直以煤矿顶板安全监测系统为主营业务。目前尤洛卡主要涉及八大系统中的监控检测部分,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神

2、华、兖州煤业等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煤矿顶板安全监控设备行业包括两个细分市常监测系统方面目前公司市场份额高达85左右,监控设备方面占市场份额约25%,也位居第一。占据新兴行业先机的尤洛卡正享受毛利率盛宴,202X年、0X年分别达到80、8。此外,天地科技旗下也有顶板压力监测系统等技术储备及产品,但是品种较少,尚未进行大规模市场化推广,目前并非其主营业务。荣信股份(02123)相关产品为大型煤矿瓦斯安全监控与排放自动化成套系统以及智能瓦斯排放器。与尤洛卡类似,荣信股份涉及煤炭安全服务的产品目前收入规模有限,但是占据了极高的市场份额。从荣信股份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智能瓦斯排放装置20X年收入规模为2

3、51万元,毛利率高达64%。随着国内提高对煤矿安全性的关注,该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前景较为广阔。荣信股份董事长左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一领域原本是冷门,当时国内没有企业做,荣信股份是自主研发,现在市场占有率达到85%以上。 天地科技(60058)公司大股东煤科院为全国煤炭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大股东雄厚的研发实力,公司成为术领先的成套设备供应商和煤机行业的龙头。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矿山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设备开发、制造和系统集成;煤炭洗选设备开发、制造和选煤厂工程总承包;地下特殊施工技术开发和地下特殊工程施工承包;煤炭高效生产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煤矿经营。公司有地下特殊工程施工业务,

4、主要客户是地铁、水电、矿山、市政交通等行业中具有特殊施工需求的各类工程企业。矿用救生舱上市公司: 潞安环能(61699)潞安集团和北京科技大学开发的可移动式救生舱就是其中之一,上市公司下属几大矿井已经作为试点投用。目前这种可移动式救生舱尚未市场化推广,上市公司方面可能会参与。 中国重工(69)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旗下第七一八研究所是空气再生与净化设备专业研究所。该研究所工作人员张纪领告诉记者,七一八研究所研制出的空气再生与净化系统可用于救生舱、避难硐室内的供氧以及有害气体的清除。据他介绍,目前该系统下游至少有几十家研发救生舱的合作厂家,资质从国营到个人参差不齐,有的是自主研发设备,有的则是看好行业

5、前景直接外购技术。 天地科技(60052)沈阳研究院与澳大利亚miacsystems公司合作开发的jyf-9系列煤矿井下可移动分体式救生舱,经过为期4天的载人试验,10名志愿者平安顺利出舱,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沈阳研究院成功开发出kyf-96系列煤矿井下可移动分体式救生舱。该救生舱配备强大的生命支持系统,实现了供氧、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滤清、降和电子瓦斯监测一体化,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可以为矿井遇险人员提供安全持久的生命支持。 中煤能源(601898)中煤集团也瞄准商机,近期携美国斯特塔公司开拓国内市场,负责该项目的中国煤炭综合利用集团公司总经理巴延平表示,双方开发生产的救生舱包括四大类产品,包括可

6、容纳8人至36人的钢制救生舱、软体充气式救生舱、过渡站,以及井下永久性避难硐室。此外,由河南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首个样舱也于近日亮相,称即将投入批量生产。潞安环能证券部工作人士告诉记者。“潞安集团参与开发的可移动式救生舱,上市公司下属几大矿井已经作为试点投用。目前这种可移动式救生舱尚未市场化推广,进入量产阶段后,上市公司方面可能会参与。” 虽然矿用救生舱在国内尚未正式宣告量产,但预期市场空间广阔,已经吸引多家公司争相试水,由北京科技大学、潞安集团等携手开发的芒种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缘起于202X年芒种,这一时节许多农作物刚刚种植,命名寓意是再造生命。 潞

7、安环能证券部工作人士告诉记者。“潞安集团参与开发的可移动式救生舱,上市公司下属几大矿井已经作为试点投用。目前这种可移动式救生舱尚未市场化推广,进入量产阶段后,上市公司方面可能会参与。” 中国重工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旗下第七一八研究所是空气再生与净化设备专业研究所。该研究所工作人员张纪领告诉记者,七一八研究所研制出的空气再生与净化系统可用于救生舱、避难硐室内的供氧以及有害气体的清除。据他介绍,目前该系统下游至少有几十家研发救生舱的合作厂家,资质从国营到个人参差不齐,有的是自主研发设备,有的则是看好行业前景直接外购技术。河南制造矿用救生舱亮相 11月20日,记者从河南中平能化集团获悉,由该集团机械制造

8、有限公司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首个样舱制造完成,即将投入批量生产。这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矿山井下的救生装置,主要用于发生矿难时遇险人员紧急避险。 煤监局:煤矿井下救生舱额定防护时间不得低于4天 02X年1月7日0:40来源:京华时报参与互动(2) 【字体:大小】 日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研究起草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至此,包含救生舱在内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有了正式的建设和验收标准。办法规定,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煤矿井下救生舱额定防护时间不得低于4天。 六大系统后年建成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包括

9、监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办法要求,所有井工煤矿(需开凿井巷采煤的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202X年底前,全国所有煤矿要完成上述的前5个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全部“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2年月底前,所有煤矿都要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救生舱可供氧照明 备受关注的救生舱属于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重要设施。办法要求,这些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

10、明、动力供应、人员生存保障等8项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条件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天(96小时)。 办法同时要求,紧急避险设施的容量应满足服务区域所有人员紧急避险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可移动式救生舱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瓦斯超限自动断电 此外,对于监测监控系统,办法要求各煤矿企业必须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等的动态监控。在瓦斯超限后应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的电源,并保持闭锁状态。监测监控系统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得投入生产。 根据办法,今后“六大系统”管理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系统故障等信

11、息时,及时上报。 未按规定完成“六大系统”建设完善的煤矿企业,将限期整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责令停产整顿。新建、整合、技改煤矿没有按要求完成“六大系统”建设的,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不予通过。(记者张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2X1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_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2X23号)精神,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在安全避险

12、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制定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所有井工煤矿应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202X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0X年月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13、管理暂行规定 一、总则 1.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223号),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督检查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的依据。 3.煤矿企业是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日常监管。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所驻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

14、等实施监察。 二、紧急避险系统 4.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指在煤矿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5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

15、(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的避险设施。 6.所有井工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 7.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方案应综合考虑所服务区域的特征和巷道布置、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人员分布等因素。优先建设避难硐室。 8.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1)具备自备氧供氧系统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供氧量不低于0.升/分钟人,处理二氧化碳的能力不低于.5升/分钟人,处理一氧化碳的能力应能保证在2分钟内将一氧化碳浓度由0.04%降到0.02%以下。在整个额定防护时间内,紧急避险设施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