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3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94527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3篇).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序号企业名称1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2_信科设计有限公司3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_市设计院5中煤国际工程集团_设计研究院6招商局_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7_雅凯斯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8_化工设计研究院9_市勘测院1_博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1_市长寿建筑设计院12_展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3_渝能电力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14_市金创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15_市渝北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16_市建源水利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17_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18_港鑫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19_泰克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20_杰安消防设备_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勘察设计行业类别宋文学机械

2、杨丰瑞电子通信广电肖学文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李秉奇建筑杨勇翔煤炭张。力公路覃继牧建筑杜泽林化工石化医药陈翰新勘察综合类刘。奇建筑程。敏建筑戴宇跃建筑高利群电力孙华灵建筑李。建水利朱永龙电力廖聪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周。勃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唐显智环境工程设计杨远德消防设施工程设计资质等级甲级甲级综合甲级甲级甲级甲级甲级甲级甲级乙级乙级乙级乙级丙级丙级丙级专项甲级专项甲级专项乙级专项乙级报表人古。黎罗。菊胡正君邓建伟杨。熙黄。艳吴。欣罗。荩何德平姚。琳杨。懿李。娟欧道顺秦庆华徐。丹王。颖郭。佳王培仁赖薇薇刘冬妍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制度(二)为了加强对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根据

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本院技术管理制度。二、我院所有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必须遵守本制度。三、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四、勘察、设计人员必须依法进行勘察、设计,严格执行勘察、设计强制性标准,并对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五、鼓励在勘察、设计活动中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新型材料。六、本制度未详之处可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与国家有关法规相抵触时,由总师室进行解释或修改第二章资质资格管理一、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必须遵守国家资质管理制度,必须在我院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勘察、设计业务,禁止

4、越级或以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揽勘察、设计业务。二、我院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未经注册的勘察、设计人员,不得以注册人员的名义从事勘察、设计活动。在我院从事勘察、设计的人员只能受聘于我院,不得受聘于其它任何单位,未经我院受聘,不得以我院的名义从事勘察、设计活动。三、我院从事勘察、设计活动的工程主持人应为满足相应工程等级的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对于工程勘察,若工程主持人为非注册人员,工程勘察报告的审核或审定人员中必须有一人为注册土木工程师。对于工程设计,工业建筑的工程主持人若为非注册建筑师,其必须是满足相应工程等级的注册结构工程师,且建筑专业的负责人或审

5、核人必须是满足相应工程等级的注册建筑师。四、三级及以上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由总师室_人员进行审核、审定;勘察文件暂不要求由总师室审核、审定。五、关于提交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核、审定的资料要求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全面质量管理之规定:1、施工图设计前,应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前置审核,由审核人确定认可。2、施工图设计中间,设计人应适时向审核人反馈设计过程需要解决的难题。3、施工图完成时,设计人应向审核人提交经过校对人签字的设计文件,包括各专业计算资料,必要的电子版文件。第三章勘察、设计文件编制与实施一、编制勘察、设计文件,应当以下列规定为依据:(一)项目批准文件;(二)城市规

6、划;(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四)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二、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设计、岩土治理和施工的需要。编制方案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控制概算的需要。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满足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并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三、设计文件中选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除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和工艺生产线等,设计人员不得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7、四、勘察、设计文件中规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必须注明:其应当由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论证,出具检测报告,并经_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_的建设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审定后,方可使用。五、勘察、设计人员应当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意图,解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第四章勘察、设计文件签字与盖章一、勘察、设计文件签字_制1、所有在勘察、设计文件中签署的姓名,必须是本人亲笔签署真实姓名,不得使用化名、假名或者冒用他人姓名,也不得委托他人代签名。2、勘察、设计文件中签署的姓名栏,统一左侧打印姓

8、名、右侧本人签名。二、统一勘察、设计文件签名格式1、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各自应有统一的封面。2、工程设计图纸,应有规范图签。图签应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单体名称、图纸名称、设计号、图别、图号、日期等内容及项目负责人(工程主持人、审定人)、工种负责人(专业主持人、审核人)、设计人、校对人、制图人签名。同一人不能同时在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岗位签名。3、勘察报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的图纸图签参照工程设计图执行。4、计算书,应有设计人、校对人、审核人在封面上签字。5、勘察现场原始记录,应有项目负责人、观测员、记录员签字。土工试验记录,应有项目负责人、试验员、记录员签字。三、统

9、一勘察、设计文件盖章格式1、勘察报告,封面应加盖单位行政章(公章),扉页加盖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的勘察设计资质(出图)专用章(资质章),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加盖单位公章和资质章。2、工程设计文件,封面应加盖单位公章,扉页应加盖资质章;总平面布置图、综合管网图应加盖相应注册建筑师执业专用章(限建筑工程)、单位公章和资质章;各专业图纸目录加盖资质章,建筑专业图纸目录另加盖相应注册建筑师执业专用章,结构专业图纸目录另加盖相应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专用章,已实行注册执业制度的其它专业图纸目录另加盖相应专业注册师执业专用章;每页图纸,均应加盖资质章。3、专项工程设计文件,包括建筑装饰、建筑消防、建筑幕墙

10、、建筑智能化、轻型房屋钢结构专项设计文件,还须经工程主体设计单位确认、盖章。4、任何人不得以分支机构的名义在勘察、设计文件上盖章。四、公章、出图章等,应有专人保管,保管人对其所盖的所有印章负责。第五章工程勘察管理;第一节技术责任制一、项目负责人(一)在总(副总)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对所主持的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全面负责。根据勘察合同、设计要求和勘察规范,主持制定勘察方案、原则和要点,具体安排勘察进度。(二)按所确定的勘察方案和原则_工程勘察,并有责任将勘察过程中发生争议的问题向岩土工程部主任或主任工程师反映,以获得及时解决。(三)领导有关勘察人员做好勘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各

11、阶段之间的工作。(四)_各阶段专业人员认真勘察,使勘察成果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定和设计的要求。(五)负责_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配合,竣工验收,工程回访,作出勘察总结。(六)及时将工程资料归档。二、现场负责人(一)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全面负责现场勘探工作。(二)在人员进场之前,充分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情况,了解高空和地下管线情况,向即将进入现场的有关人员介绍工程勘察的有关情况,进行技术交底。(三)保证现场工作人员人身安全,保护好现场环境。(四)保证钻孔位置、质量、深度,查明土层分层情况。(五)为试验人员现场取样提供优质服务。(六)在保证安全、质量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完成任务。三、试验

12、人员(一)确保现场取样位置准确,试样质量符合标准。(二)试验严格按规范规程操作。(三)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无误,并对其负责。四、报告编制人(一)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现场查看土层分布、土质等情况,现场提取有关数据,仔细分析试验数据,认真编制报告,对报告的质量和进度负责。(二)按本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在保证报告质量的前提下,按期或提前完成任务。(三)编制人对于校对人、审核人提出的意见应认真分析,及时修改,并在校(审)记录卡上作出明确的书面答复。(四)参加施工技术交底,配合施工及参加验收。(五)本项勘察完成后,必须整理有关勘察资料和文件,交项目负责人汇总存档。五、校对人(一)对所校对的每分报告、野外记

13、录、土工试验、计算书等全面仔细进行校对,做好校对记录,并对其正确性负责。(二)经校对的项目勘察文件要符合规范、规程、规定和有关技术措施的要求,报告、野外记录、土工试验、计算书等方面均无错误和遗漏。(三)所有校对内容必须有校对记号,并由校对人签名,同时认真填写校(审)记录卡。五、审核人审核人,应由注册人员(非注册人员为工程师及以上人员)担任,负责对勘察依据、勘察方案、报告深度及勘察成品质量进行全面检查,负责填写校(审)记录卡,其主要任务是:(一)审核勘察依据是否齐全、合理,报告内容是否满足勘察合同和设计要求。(二)审核报告深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四)审核报告提供的主要数据是否符合安全、经济的要求

14、。(五)审核报告中的建议是否合理。六、审定人审定人,应由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和室主任、主任工程师担任,审定人对勘察方针政策进行_。第二节工程技术管理规定一、本院全体勘察人员必须站在国家立场上,认真贯彻执行_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并使勘察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二、本院承担的工程勘察项目均须正确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标准,以及省、市、院编制的统一技术措施和标准。三、工程勘察各级人选的确定(一)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由岩土工程部主任按第三章有关规定确定,重要工程报院长批准。(二)现场负责人1、现场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按有关要求确定

15、。(三)试验人员人1、试验人员由试验室按有关要求确定(四)报告编制人、校对人1、报告编制人、校对人由项目负责人确定。2、校对人应具有注册资格或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五)审核人、审定人1、审核人必须由具有相应注册资格的人员或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2、审定人必须由具有相应注册资格的人员或院长(付院长)、总(付总)工程师担任。(六)批准人1、批准人由院长担任。四、本院全体勘察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校审制度,其步骤为。自校-校对-项目负责人-审核-审定-批准。五、新分配的毕业生在见习期间应在工程师指导下工作,待转正后方可担任勘察任务。五、每个勘察项目在出报告前都应填写校(审)记录卡,都应进行质量评定。勘察报告质量初步评定工作由审核人员负责,项目负责人负责算出该项目的综合质量等级。评分表须齐全,并与报告及其它资料同步归档。六、在报告编制、校对、审核工作中,如编制人员对校对、审核人所提出的意见有异议时,可通过讨论解决,如意见仍不能统一,则应按审核人意见进行修改。审核人应对修改部分承担责任,编制人可在校(审)记录卡上保留个人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