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938976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一、进货索证索票制度1、严格审核供货商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的证明文件。2、对购入的食品,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生 产许可证或流通许可证、食品质量认证书、进口食品有效商检证 明、食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 内、首次购入该种食品时索验。3、购入食品时,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有供货 商盖章及签名的销售凭证,并留具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销售凭 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等内 容。4、索取和查验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生产许可证、流通 许可证、质量认证书、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质量检

2、验 合格报告和销售发票(凭证),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 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 之日起不少于2年。二、食品进货查验制度1、每次购入食品,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 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2、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 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食品购入之日不少于 2年。3、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 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 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 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

3、撤下柜台销毁, 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 货台账中如实记录。三、库房管理制度1、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不得与洗化用品、日杂用品 等混放。2、食品仓库实行专管专用,并设立有防鼠、防蝇、防潮、 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确保功能运转正常。3、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应有明显 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蚀 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4、贮存散装食品的,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 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 内容。5、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采用勤进勤出、先 进先出的原则,定期清仓检

4、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和生 虫,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6、食品仓库应该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四、食品销售卫生制度1、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 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咳嗽,如要打喷嚏用于捂口。2、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防尘容器盛放, 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3、食品销售应有专柜或专间,要有防尘、防蝇、防污染的 设施。4、销售的预包装及散装食品应标明厂名、厂址、品名、生 产日期和保存期限(或保质期)等。5、进口食品,经营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 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 本法

5、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 求,并载明食品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五、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1、食品经营人员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 方可上岗,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 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3、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 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 全的疾病人员,不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六、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1、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 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操作技能培训。

6、2、实习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上 冈。3、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 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七、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制度1、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 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2、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 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每周1-2次全面现 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 查记录。3、对销售商品的保质期、有效期,进行每周一小查、每月 一大查,严格按照商品临近保质期规定执行

7、,属人为因素的 追究其当事人的责任,部门主管负连带责任。4、对在保质期内的商品出现变质、漏气、胀包等现象,要 及时下架处理,不得将这些商品销售给顾客,一经发现,则追究 当事人及该店法人的主体责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本单位采购食品,应当认真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查验供货者 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建立索证档案,不 从无合格经营资质的供货者处进货,不接受来历不明的上门送货 行为,不经销三无(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食品和过期变质 等违法食品,保证所售食品质量安全。本单位采购食品,应当向 供货者索取“一票通”进货凭证。从事食品批发业务时,应当向 购货者提供“一票通”销

8、货凭证。要按工商部门要求,收集规范 “一票通”凭证作为食品进(销)货台帐,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 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 进(销)货日期等内容。妥善保管书式台帐档案,条件允许情况下, 建立电子台帐,台帐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1、从业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明方可上岗,每年至少要进行一 次健康体检。从业人员患上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立即离开 原岗位。病愈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重新上岗。2、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留指甲、不染指 甲油、不戴金银首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 洗衣服、勤洗被褥、勤换工作衣帽。3、从业人员

9、进入经营场所前必须清净、消毒双手,穿戴整 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应当盖住外衣,头发不得 露于帽外,不得吸烟及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4、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三、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制度1、本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 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 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 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职业道德 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3、定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浙 江食品流通许可实施细则(暂

10、行)等,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 方的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4、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 者离岗学习一周。四、不合格食品下柜销毁制度。本单位发现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 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者和通知 情况,并向工商部门报告。对过期、变质的食品和国家监管部门 通报要求下柜停售的食品,要主动及时下柜,采取无害化处理、 就地销毁等措施,不再退回供货者,不改头换面重新上市;对群 众反映大、投诉集中的重要食品,先予下柜,经鉴定合格再重新 上柜销售。五、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商品售后服务规定,努力提高售后

11、服务水 平,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配合工商部门、消保委处理消 费者投诉,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积极主动争取与消费者达成处 理协议,不无理拒绝和故意拖延。六、食品信息公示制度。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设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及时公 布涉及食品安全的消费、监管等信息,必要时通过广播、电视媒 体等途径公布,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档案,接受有关单位检 查和消费者查询。七、日常卫生管理制度。1、经营场所应做到清洁、整齐,不准乱堆、乱放杂物,不 得乱扔、乱倒垃圾,不准随地吐痰;经营场所每天一清扫,每月 一大扫,保持地面、天花板的清洁,不积尘、不积水。2、商品陈列有序,分类分架、离地离墙摆放,不与有毒有 害

12、或者其他不洁物品混放。3、仓储的食品做到先进先出,由专人定期检查,严防食品 过期变质。食品贮存区应采取防鼠、防虫、防潮、通风等措施, 确保存放的储物保持干燥清洁,整齐有序。4、散装食品应设置专门的销售区域,以明显的标志区分或隔离。根据所销售食品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温度调节、洗涤和存 放设备、设施;在盛放散装食品容器或隔离设施上显著标识食品 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直接 入品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散装食品销售应使用专用的售货工具分拣。八、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紧急报告及处理制度。1、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 查本企业各

13、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 事故隐患;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予以处置。对导致或者 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立即采取 封存等控制措施,并自事故发生之时2小时内向县级卫生行政部 门报告,防止事故扩大。3、积极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不得对食品安全 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便利店食品安全检测的规定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 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和运用化工单元操作,并 发展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 化和

14、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进入繁发期,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正不断 加大,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均保持着15%以上的年增速。 然而,在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营检测企业却 略显乏力。据中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前 瞻的数据的显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中,国有检测企业占 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行业最主要的群体,而民营检测企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每年保持着10%以上的发展速度,市 场份额却始终未能突破10%。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第一章概述第一条(目的意义)为推动连锁超市的规范化运营,提高超 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消费者购物信心,提升整个行业的

15、食 品安全管理水平,特制订本规范。第二条(适用范围)该规范适用于经营有食品项目的超市、 便利店和大型综合超市等业态,逐步完善与食品操作相关的一系 列过程。第三条(术语定义)生鲜食品:按照加工程度和保存方式不 同,包括初级生鲜食品、冷冻冷藏食品和自制食品三大类。初级生鲜食品:凡属于新鲜的、未经烹饪等热加工的蔬菜和 水果;禽畜肉、水产品等,经简单处理后在冷藏、冷冻或常温陈 列架上贩卖的食品。冷冻冷藏食品:包括冷冻食品和冷藏食品两类。冷冻食品: 以农、畜、水产原料经加工调理,急速冷冻在T8C以下储存并 出售的食品。冷藏食品:以农、畜、水产原料经加工调理,急速 冷却在4C以下储存并出售的食品。原材料:供烹饪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的物质和材 料。自制食品:经过烹饪、腌渍等加工处理后的熟食、面包点心 和其它即食食品。即食食品:指对经过烹制成熟或者腌渍入味后的食品进行简 单制作,即可食用的菜肴。包括熟食、冷菜、冷荤、凉菜、卤味 等。半成品:指食品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加工 制作的食品或原料。成品:指经过加工制成的或待出售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预包装食品:指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罐入容器中,向消 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散装食品:指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但 不包括新鲜果蔬,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粮、鲜冻畜禽产品和水 产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