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93875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简答、论述题精华(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时应注意哪几种方面?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同一地区)在一定期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后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有如下几方面的意思:1)GDP是一种市场价值的概念。)DP测度的是最后产品的价值。3)DP是一定期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后身产价值。4)GD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后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是一国范畴内生产的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种地区概念。6)GD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2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GD(ros Dmes

2、ic Puct),即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国范畴内一年中所生产的最后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NP(Goss Ntionl Prouc),即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一国一定期期内所生产的最后产品(涉及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计算的,而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两者的关系是:GPGN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益。(3)NDP(Net Domtic Product),即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是指DP扣除折旧的部分,即NDPGDP折旧。()NP(Net Natinal Prodct),即国民生产净值的简称,在实物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的所有

3、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长后备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NP)与资本折旧之差。()NI(aional Ice),即国民收入的简称,是指一种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多种生产要素所等得到的所有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货币值之和。它与GD的关系为:NINDP间接税-公司转移支付政府给公司的补贴金(6)I概括了一种社会所有人的总收入,表达个人从多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IN公司未分派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公司给个人的转移支付。(7)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实际使用的所有收入,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养老保险等)剩余的部分

4、。DPI=P-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六、论述题1 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措施有几种,请具体回答。答: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措施是:支出法和收入法。(1)支出法。支出法指经济社会(一种国家或一种地区)在一定期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等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公式如下:GDP=+I+G+(X-M)其中:消费涉及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涉及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经济学中的投资I是指增长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别的产品,但不同样的是前者在生产别的物品的过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则是完全转化

5、。资本产品的损耗中一方面涉及实际的物质损耗,另一方面还涉及精神损耗(指的是由于技术进步或者是浮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长(或减少),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也许不不小于期初存货。公式中的I为总投资,而净投资=I-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当年此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消耗。C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救济金等)不计入。X-M为净出口,可正可负。(2)收入法。收入法指用要素收入亦即公司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严格说来,最后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尚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派利润等内容。公式如下:G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公

6、司转移支付+折旧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资中还需要涉及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资金给公司使用而产生的利息,因此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利润是税前利润,涉及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派利润等。以上用支付法和收入法对G的核算,同样合用于NP。(3)理论上讲,支出法和收入法的值应当是相等的,但在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此需要加上一种记录误差。. 如何理解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又等于总支出?GDP是在某一既定期期一种国家内生产所有最后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那么就可以从产品与劳务生产过程中的产出;产品与劳务的买方支出;产品与

7、劳务的卖方收入三个方面来计算货币价值。产品与劳务生产过程中的产出价值是以最后实现的销售收入来计量的,而卖方的销售收入就是买方的购买支出,也是卖方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有成本支出加上合理利润的总和,这些成本支出涉及支付工人的工资(构成工人的工资收入)、支付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构成土地所有者的租金收入)、支付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构成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从理论上来讲,三者计量的总量应相似。一方面,总产出=总收入,即总产出=要素收入,一种国家的总产出就是该国在一定期期内生产的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这些产品和劳务在各生产阶段增长的价值之和,这些新发明的价值可以当作是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公

8、司家才干)共同发明的,这些要素在生产中做出的奉献可以用要素报酬来衡量。使用生产要素必须支付代价,这些要素报酬支付给了要素提供者或成为公司利润,由此转化成要素提供者和公司经营者的收入,同步,如果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把利润当作是产品卖价扣除工资、利息、租金等成本支出后的余额,则公司利润可正(意味着公司赚钱)可负(意味着公司亏损),由此公司生产的产出就总等于要素提供者和公司经营者的收入,一国的总产出也就必然等于总收入。另一方面,总产出=总支出,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即销售收入就是最后产品购买者的支出,由于当年生产出而未售出的最后产品被看做是该生产公司购买自己产品而在存货方面进行了投资支出,因此总产出就一

9、定等于总支出。 一国的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反映该国最后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分派、使用的全过程,生产不仅增长了产品和劳务,还发明出了收入,收入又形成支出,支出又决定了生产,三者互相联系,循环流动。第十三章 收入支出模型五、简答题1均衡的收入是指和总需求或筹划总支出相等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公式:y=c+i。、都是指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消费和投资。公式中的c和i代表的是居民和公司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在均衡产出水平上,实际产出正好等于筹划总支出,非筹划存货投资为零。.(1)政府购买支出直接构成总需求,而政府税收和转移支

10、付间接影响总需求。(2)例如: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8,若政府购买增长1美元,总需求直接增长1美元,国民收入相应增长美元,而后引起消费增长1*.,继而国民收入也增长1*.8,如此继续下去,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乘数为/-;若政府税收减少(或政府转移支付增长)1美元,不会直接引起总需求的变动,而会导致可支配收入增长1美元,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会导致消费增长,但消费只会增长08美元,因此总需求增长的初始值仅为0.8美元,国民收入相应也增长0.8美元,而后消费继续增长0.8*0.8,国民收入也增长0.8*08,如此继续下去,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该乘数的绝对值为1-。因此,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不小于政

11、府税收和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3凯恩斯定律指,假设不管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因其产量和收入变动,是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在西方经济学中被称为凯恩斯定律。其背景是,1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状况下,社会需求增长时,只会是限制的资源得到运用,生产增长,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4.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步以相等数量增长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手指变动的比率。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购买增长1万时,国民收入增长101/1-0.=00万,而税

12、收增长万时,国民收入减少100*0-0800万,因此国民收入增长00万,国民收入增长的量与政府购买和税收增长的量相等,平衡预算乘数为100/100=1。因此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1-=1.六、论述题1凯恩斯觉得消费由当期的收入决定。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是增长的,但是消费不如收入增长的多。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的比率为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长,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若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简化为相性关系,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则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为c=,其中和都是不小于零的,且不不小于。因此,消费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为什么收入无关的自主性消费,y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根据例子中所描述,除当期收

13、入外,决定消费的尚有(略)2(1)两部门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为ci或is。()根据y=+i,以及消费函数c=和给定的自主性投资,可得均衡的国民收入y=+/1-。当国民收入为i/1-时,实际产出等于筹划总支出,非筹划存货投资等于零,实际产量正好是公司乐意保持的产量水平;如果不小于+/1,实际产出不小于筹划总支出,阐明公司的产出不小于居民和公司的总需求,存货浮现意外增长,公司便会减少生产;如果不不小于/-,实际产出不不小于筹划总支出,说名公司的产出无法满足公司和居民的购买意愿,存货浮现意外减少,公司便会增长生产。(3)根据is,以及储蓄函数s=-+(1-)y和给定的自主性投资i,可得均衡德国民收入为

14、i/-。当国民收入为+/-时,投资等于储蓄,非筹划存货投资等于零,实际产量正好是公司乐意保持的产量水平;如果不小于+/-,投资不小于储蓄,阐明公司的产出不小于居民和公司的总需求,存货浮现意外增长,公司便会减少生产;如果不不小于+i1,投资不不小于储蓄,说名公司的产出无法满足公司和居民的购买意愿,存货浮现意外减少,公司便会增长生产。.(1)作用机制:国民收入在各部门之间的循环流动是乘数效应的基本。投资的增长,导致公司要多投入生产要素增长投资票你的生产,从而生产要素所有者即居民收入增长,进而引起消费增长,接着公司又要增长生产要素增长消费品的生产,从而居民消费继续增长,消费继续增长,如此继续下去,国

15、民收入成倍增长。 例如: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投资增长10万,(略)()限制乘数大小的因素: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互相独立性;三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否适应支出增长的需要;四是增长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品等。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五、简答题.简述两部门经济中影响I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答:()IS曲线定义及斜率公式(-b)/d。 (2)投资对于利率变动的反映限度d,和S斜率的绝对值成反方向变动。(3)边际消费倾向b,和IS斜率的绝对值成反方向变动。() 比b对斜率的影响更大。2.影响I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答:(1)IS曲线的定义(2)投资变动会使得S曲线同方向移动。(3)储蓄会使得S曲线同方向移动。(4)政府购买的变动会使得I曲线同方向移动。()税收的变动会使得I曲线反方向移动。3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及相应的货币需求函数。 答:(1)解释货币需求或流动性偏好 (2)交易动机影响货币需求,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3)谨慎动机影响货币需求,与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