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词》教案五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93842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词》教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3年《词》教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23年《词》教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23年《词》教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23年《词》教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词》教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词》教案五篇(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词教案五篇词教案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词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词教案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体会词的意境,感受生活的情趣。教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梦令,背诵如梦令。3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领悟词的内容与意境,感受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教具准备插图、课文配乐诵读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1板书课题:9。词两首。介绍“词”的基本常识。2板书如梦令。介绍作者李清照。二、初读如梦令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并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朗读,指导书写“藕”字。3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4词中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三、精读如梦令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书中插图初步理解的内容,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2、交流(1)、这首词记叙了词人的一次交游活动,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2)从“常记”一词我们也看出词人是在回忆往

3、事,那天词人心情愉快,开怀畅饮,微醉而归,为何会“不知归路”?(3)“日暮”和“醉”为“误”埋下伏笔,使“误入藕花深处”显得合情合理。词人在误入之后有何表现?3、这是件有趣且值得回味的事,难怪词人把它记录了下来。你能用语言来描绘吗?想象画面,练习描绘。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读好它吗?指导朗读如梦令。5、配乐朗读。6、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他的什么意思?7、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四、总结、布置作业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写照,全词文字不多,但叙述却十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春日交游的欢乐图画。回去以

4、后可以再找些李清照的词来赏读,你一定能读出更多的情趣。板书设计9词两首如梦令李清照日暮沉醉-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爱大自然爱生活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渔歌子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自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教具准备文中的挂图,录音机。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指明背如梦令2、这首词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你从哪里知道的?3、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渔歌子。4、检查预习。(1)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2)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认识。二、出示挂图,感知画面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2、学生反馈,口头表述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3、教师总结:这里又是

5、一幅景色宜人的江南水乡图,山前白鹭飞,*桃花盛开,江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一位头戴青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垂钓。4、引入学词。渔歌子这首词描绘的正是这幅图。三、读通词,初步感知词的内容1、指导读下面四个字:“鳜”、“箬”、“笠”、“蓑”。2、全班齐读。3、自由读。4、指名读,学生互相评议。5、教师总结,范读。6、小组比赛读,然后再全班齐读。四、理解词文,深入体会意境1、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1)由词语到句子,结合图理解词的意思。(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3)作者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逐题反馈。(1)词意:不须归

6、:不愿回家。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乐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怎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景色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2)体会意境。a.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b.播放柔和的曲调,让学生闭目想象由以上景物构成的江南水乡景。c.谈谈自己对词所描绘的这种意境的体会或感受。3.在体会意境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词。五、体会词中流露的诗人的心境1、问:渔翁“不须归”缘何在?想象他此时的心境如何?2、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反馈。3、教师介绍张志和的个人境遇。六、总结全文,有感情地诵读词板

7、书设计渔歌子借景抒情江南春景景:鹭、花、水、鱼、风、雨人:渔翁垂钓词教案2一、知识教育目标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二、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1课时一、明确目标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二

8、、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板书课题)2.写作背景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

9、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

10、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11、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12、。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4.关于定风波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1.教师范背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2.思考

13、、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

14、,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3.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4.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