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93652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选修5教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第二节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地震灾害的防避 情景导入先思考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写的一篇感人故事。它表达了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地震中儿子阿曼达和其他13位同学,因躲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都幸免于难。思考探究:故事告诉我们地震发生时如果在高楼教室里应该怎样做?提示:如果在高楼教室里上课遇到地震,首先不要慌乱,听从老师指挥,用手抱住头,躲在教室墙角处,或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停止后有组织地从楼梯逃生。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室内避震(1)不同位置的防避: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迅速跑到室外的空旷区。其他情况:选择易形成三角空间之地

2、躲避。(2)注意事项: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迅速关闭家中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在公共场所,切忌拥向出口。如被埋压在废墟下:保持呼吸畅通,自己设法脱离险境或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如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尽量寻找食品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2室外避震(1)迅速向地形开阔的地方转移,寻找上风向并靠近水源的地方。(2)避开高大建筑物、狭窄巷道、围墙,尽量远离高压线、变压器、烟囱。(3)山区的居民应注意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的威胁。3其他情况地震多发地区的家庭,应当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一个应急包和一张应急卡片,不要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4基

3、本方针:预防为主。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室内避震位置正确的避震方法注意事项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能逃应充分利用10多秒的时间,跑到室外 的空旷区 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不能逃最好的选择就是镇静地就地躲避,躲避要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室内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不能乱跑,更不能跳楼单元楼房里厕所和厨房由于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能跳楼,这些都是很危险的家中用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护住头部,用衣服、手帕等捂住口鼻,如有可能,迅速关闭家中的电源和煤气管道阀门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车站、商店等公

4、共场所就地躲避切忌拥向出口,以避免踩伤、挤伤,要保持镇静,就地避震二、家庭防震措施准备具体物品具体措施应急包水、食品、电源、收音机、手电筒、药品放在固定、易拿取的地方,如遇地震,可以拿起来就走应急卡片姓名、住址、单位、血型、电话、联系人姓名放在家人衣服口袋里清理家中物品纸箱等杂物清理在门口、楼道、走廊等处堆放的杂物,以保持通道畅通三、正确逃生避开了第一次震动就有了生存的希望,应当抓紧时间撤离没有避开第一次地震被埋压在废墟下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避开身体上方容易掉落的物体,稳定和扩大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周边断壁,然后设法脱离险境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要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

5、,向外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要尽量寻找食品和水,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拓展提升震后自救与互救(1)自救: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尽快想办法摆脱困境;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并想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联系;鼓足生存的勇气,要有顽强的毅力,在缺水、断粮的环境下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2)互救: 应用体验不可少 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震中位于高雄市美浓区(北纬22.93度,东经120.54度),震源深度16.7 km。此次地震造成台南市117人死亡,559人受伤。

6、据此回答12题。1地震后正确的自救措施至关重要,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救援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2关于震后互救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先救近,后救远先救老人、孩子,后救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ABC D解析:1.B2.C第1题,被埋在废墟之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尽量减小体力消耗。第2题,灾后互救的原则:先救近,

7、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先救“生”,后救“人”;仔细听呼救声、敲击声、呻吟声等。3由于灾难事故而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2)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图中内容。第(1)题,抱头曲膝在屋梁下;藏在大石后;用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进;离开桥梁。第(2)题,结合图形内容可知,地震发生后若被埋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用木棍支撑、包扎伤口、敲击水管和静卧。答案:(1)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8、。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背后,以防被乱石击伤。正确。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 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2)首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P67思考提示“12秒自救机会”,即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有12秒钟,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

9、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台风灾害的防避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3年11月8日凌晨4时40分,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的东萨马尔省登陆,造成菲中部米沙鄢群岛上多个省份持续狂风暴雨,沿海地区巨浪拍岸,多个地方的电力、通讯完全中断。截止到2014年1月7日,共造成至少6 009人死亡。这是该国有记录以来的现代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灾害

10、。我国及时派遣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赴菲灾区参与了救援。思考探究:当台风来临时,处在室内的人应注意什么?提示:切勿靠近窗户,尤其是向风的窗户;强风过后不要放松警惕,因为台风还会再度来临。 基础知识要记牢 1听到台风警报后(1)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2)海上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若不能及时靠岸,应采取“停”、“绕”、“穿”三种躲避方法。(3)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2台风袭击时(1)外出的人尽快回家。(2)室内: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台风眼”过境,请勿放松警惕 重点难点掌握好 台风灾害的防避措施在台风到来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措施。时间段防避措施

11、台风来临前收听天气预报,还应当对房屋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必要时给予加固台风来临时在岸上听到台风警报后,不要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应尽快靠岸不能及时靠岸“停”滞航,待台风过后,再继续航行“绕”根据台风移动的方向和影响的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穿”抢在台风到来之前迅速通过台风袭击时外出的人应该尽快回家待在室内的人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窗户碎片伤害强风过后不久“台风眼”过境控制的地区上空,天空变得晴朗,风也暂时停止,此时切勿以为风暴已结束而放松警惕,因为台风很快会再度来临拓展提升洪水和滑坡泥石流的自救与互救(1)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洪水

12、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因此做好防洪准备,在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2)滑坡、泥石流中的自救: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应用体验不可少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解析:本题通过自然灾害的分布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防范。第(1)题,

13、甲灾害位于板块交界处,由此判断为地震;乙灾害位于美国东部,这里靠近飓风源地并处在飓风移动路径上,因此判断为飓风。第(2)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一般从以下方面组织解答:加强监测预报、制定防灾预案、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范。答案:(1)甲为地震。依据:(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依据: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3年11月,一只疯狂的“海燕”飞过西太平洋,在菲律宾、中国、越南掀起了一场腥风细雨的浩劫。它就是2013年第30号

14、台风“海燕”。也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登陆的最强台风。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统计,截止11月20日,台风“海燕”在菲律宾造成的遇难者人数上升至4 011人。另有1 602人失踪,18 557人受伤。台风“海燕”移动示意图分析此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并说明应该如何减少台风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危害及预防。“海燕”给菲律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台风的强度大及带来的次生灾害种类多等方面分析。防御的措施主要应从非工程性措施方面入手准备。答案:原因:台风强度大,破坏力强;菲律宾中部各岛屿面积不大,海拔不高,避难困难;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海浪、暴雨等因素叠加,加重灾害。措施: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对灾害的预报;政府加强组织、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避险措施。P70思考提示注意收听、收看媒体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