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932405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蜇人工育苗专业指导书1、海蜇人工育苗的质量目标1.1 必须选择辽东湾海区的天然海蜇作为繁殖亲体。1.2所先亲蜇的规格必须严格地控制在8kg/个以上。1.3 所先亲蜇的性腺必须外在第一产卵高峰以前。1.4 在越冬期以前的螅状体达16腕的百分率在70%以上,8腕以下的百分率在10%以下。1.5 在整个幼体培育过程中完全采用人工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1.6 螅状体培育过程中的脱板率小于 20%。1.7 蝶状幼体培育过程中畸形率小于5%,稚蜇培育中畸形率小于 7%,幼蜇培育中畸形率 小于 8%。1.8 从蝶状体开始释放到出池时间控制在1418天。1.9苗种出池规格必须严格控制在伞径21.5cm。

2、1.10 整个苗种培育过程中完全不投药。2、海蜇人工育育苗 2003年生产计划2.1 附着基处理及装吊在8 月20日之前完成,装吊数量控制在1500吊左右。2.2 8月20日8月 25日间,刷池进水等准备工作完成。2.3 2003年8月25日开始购亲蜇,规格在8kg/个以上,数量控制在200230个之间。2.4 8月 30日9月 10日间螅 状体附着完成,之后将所有已经附着好的螅状体附着基倒池 并吊起,同时进行初步定量,进行第一次投饵。2.5 20C以前每4天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一次,量控制在10个卤虫无节幼体/螅状体;10C 20C每7天投饵一次,量控制在5个卤虫无节幼体/螅状体;5C10C每1

3、5天投饵一 次,量控制在5个卤虫无节幼体/螅状体;5C以下完全不投饵。2.6在11月中旬左右室外水温下隆到4C左右时,开始在冷库5#、6#库内铺设塑料布并进 水 80cm 左右,在室内处水温平衡后将螅状体附着基全部移入冷库进行越冬管理,越冬 期间每天充气4小时左右,频率为2小时/12小时,每7天检测一次溶液氧和氨氮理化 指标。2.7 2004年月4月初室外水温上升到10C左右时将附着基移到冷库苗室继续培育。2.8 在5月 30日以后开始售苗,并陆续向南方基地发出螅状体附着基,预计南北方的出苗量控制在 1500万左右。2.9 预计在10月初结束育苗工作。2. 10生产措施整个生产过程中主要围绕着

4、提高产量,所以生产措施的制定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在 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以达到生产目的。发现问题及早解决,为稳产打下良 好的基础。人员培训要在生产前进行,至少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培训,尤其对于新手更应培训到 位,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帮助。在生产过程中对员工进行行之有效的激励,使其达 到最高的工作热情。工作中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安排,以减少人为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工具及设备使用时要责任到人,及时有效地进行维护。培养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减少生 产成本的不必要浪费。充分运用几年来的生产管理经验以管理方法,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 高职工的工作热忱,使其团结努力工作,发挥职工的最大潜能,使我

5、们今年的育苗工作 取得好的成绩。此计划中成本控制没进行详细计算,但原则是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并作详细 记录,在明年的生产中作为参照,找出可控或可以降低的关键点,在以后的生产中成本 得以最大程度的降低。3、海蜇人工育苗操作规程海蜇人工育苗I饵料准备II饵料培育设施的准备II饵料幼体培育IIIIIII育苗基础设施准备I亲蜇捕捞收购I亲蜇暂养I产卵与孵化I浮浪幼虫的变态I幼体附着I螅状幼体的培养I螅状幼体越冬I蝶状幼体释放I蝶状幼体培育I稚蜇培育I幼蜇培育I苗种出售4、海蜇的人工育苗过程描述4.1 育苗基础设施准备4.1.1 育苗池准备 用来蓄养亲蜇和培养幼体。水泥池或水槽均可使用,对水池的大小

6、,形 状和深浅等无严格要求,现有鱼、虾、贝、藻类育苗池均兼作海蜇育苗。蓄养亲蜇的水池 以池壁光滑为好(如镶嵌瓷砖),形状以圆形,椭圆形或方形池四角抹圆为佳。4.1.2 附苗器准备 用来供螅状幼体附着。任何坚硬的无毒物质,如石块、瓦片、玻璃、贝 壳和塑料等,均可用作附苗器。为有效利用水体和便于操作管理,通常使用厚1mm的高 压聚乙烯波纹板,按是距34cm立体组装成附苗器。一般20片组成一个附苗器。4.1.3 供排水系统准备 与鱼、虾、贝、藻类育苗相比较,海蜇育苗无特殊要求。沉淀海水 甚至不经沙滤也可以使用。但要求海区盐度常年不低于24。4.2 亲蜇的捕捞收购辽东湾地区的天然海蜇,其成熟期一般在8

7、月下旬到10月上旬之间,在一个生殖季 节,性产物有23次排放高峰期,应在自然种群性腺第一个成熟高峰期,即8月末至9 月初采捕亲蜇。海蜇个体大,且身体柔软易碎。应十分重视所捕亲蜇的质量,最好能用手 操网捕捞;用其他网具捕捞时,下网至起网的时间不宜太长。捕到的亲蜇应立即置于船上 备好的大桶中暂养。海蜇分泌物多,耗氧量大,暂养的运输过程严防因缺氧窒息死亡。正 常情况下,亲蜇环肌收缩4050次/min。用汽车运输时,由于途中难于换水,容器应大 一些,途经时间愈短愈好。入池前亲蜇环肌收缩30次/min以下不能作为种蜇。4.3 亲蜇的暂养亲蜇入池后一般将雌雄个体分池蓄养,雌雄比例应该为23:1。肉眼无法分

8、别出海蛰 的性别,分辨方法须依靠镜检。镜检后在雄性个体的伞下的胃柱上系上标志性的红绳,以 便于分池时鉴别。亲蜇耗氧量在2025C下大致为30004000mg/d。在蓄养期间,若以 每24h换水一次估算,每一亲体所占有的水体应不少于1m3o蓄养密度大则应增加换水频 次。亲蜇蓄养期间,可适当在白天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或其它小型浮游动物,23次/d。 晚间一般不投喂。发现开始产卵既要停止投喂。4.4 产卵与孵化4.4.1 蓄水和水处理 将水池刷净,注入新鲜海水,作为孵化池。如果育苗室地处内湾或城 用,有利于提高孵化率。4.4.2 产卵 海蜇产卵和排精的时间一般在黎明,凌晨03: 0004:00将亲蜇从

9、蓄养池移入 孵化池,雌雄比以23: 1进行搭配。亲蜇密度控制在11.5个加彳即可。移入亲蜇1h后, 从池底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出现卵裂,之后每隔2030min抽样观察一次,产卵后 3h左右大部分个体达到桑椹期,这时如果见不到两细胞卵即可将亲蜇捞出。海蜇产卵高 峰过后,海蜇伞萎缩,体重变轻,活力减弱,在人工条件下弧长30厘米的海蜇,伞可以 萎缩到10厘米以下,尚有一定活动能力,但已经沉入池底。海蜇的怀卵量和个体的伞径 成正比。同时将已经产空的个体捞出,其余的雌雄分开来培育。4.4.3 孵化 一般采用原池孵化,孵化池内微量充气。4.5 浮浪幼虫的变态浮浪幼虫活泼池游,左旋自转。随时间进行,个体逐

10、渐拉长,前端具粘细胞,附着时 起固着作用。前端附着形成足盘和柄部,后端形成口和触手;变态为螅状幼体的时间,快 者24h,多数为3-4d。如变态时未遇到附着基,则在浮洲状态下变态,柄部向上倒悬浮于 水面。柄端具粘性细胞,接触附着基易于附着。4.6 浮浪幼虫的附着和管理 当镜检池地发现有变态的浮浪幼体是应该即使投放附着基。由于浮浪幼虫多以前端向 斜上方游动,附苗塑料片应与水面平行。浮浪幼虫变态为螅状幼体,绝大多数附着于塑料 片下侧,即螅状幼体柄部向上,口端向下,呈倒垂状。浮浪幼虫变态附着密度以810 万个/m3为好,投放附着基后的几天内最好不大量换水,防止未变态的幼体流失。可以少 量多次的在一周内

11、把水加满,最后移池培育。4.7 螅状幼体的培养与管理4.7.1 螅状幼体培养 培养螅状幼体主要技术是适时投饵和换水,促进早期螅状幼体(4 触手),正常发育,迅速长齐16 条触手。早期螅状幼体很小,其饵料生物为个体小于0.2mm的浮游生物。目前所知,投喂单 细胞藻类、酵母、轮虫和微胶囊人工饵料,对其生长发育并无明显促进作用;用贝类担轮 幼虫、其它浮游幼体和小型桡足类投喂效果良好;以浮浪幼虫作饵料效果最佳。对于缺乏 海蜇资源的地区,丰年虫无节幼体可作为早期饵料。效果并不比浮浪幼虫差。同时,漂浮 于水面的早期螅状幼体一量捕获饵料,可下沉附着。适时投饵对提高附苗量是至为重要的。 投喂时间应在下附苗器械

12、5d后开始,每日投喂1次,投饵量为估计附苗量的5倍以上, 投喂56次后,发育至中期螅状幼体,具8条触手,体长0.50.8mm。此后的饵料用丰 年虫无节幼体,每2d投饵一次,喂后23h部分换水(1/41/2),投喂45次后,发 育为后期螅状幼体,具16条螅状幼体。4.7.2 关于足囊生殖 足囊繁殖作为一种无性生殖方式是增加海蜇种群数量的重要环节。 在螅状体达到12触手以上时开始形成足囊,自螅状体的体侧先生长出一条匍匐茎,逐渐 长大并以其未端附着,形成新的落足点。原柄部末端逐渐脱离附着点。进而形成足囊。实 验证明:10C以下海蜇无足囊繁殖现象,1530C范围随温度升高形成足囊的螅状体数和 平均每个

13、螅状体形成足囊数均升高。足囊萌发率也明显升高。形成足囊的过程可连续进行。 个体越大形成的足囊也越大。营养供应越丰富形成的足囊数目越多。一般个体可形成一到 十几个足囊。足囊形成后,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自顶部萌发出新的螅状体。萌发的螅状体 具有母体的一切生理功能。新螅状体在生长中和长成后,同样可形成新的足囊和萌发出下 一代螅状幼体。足囊萌发率一般不高,足囊萌发和螅状体的营养条件有密切关系。4.8 螅状幼体的越冬管理人工培育螅状幼体的时间是秋季(910月),而蝶状体的放养时间是翌年夏季(5 6 月),其间相隔7 个月左右,并有一个越冬阶段;在此期间,螅状幼体的管理至关重要, 所以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

14、面:4.8.1控制光照 用黑布覆盖水池,使池中保持黑暗或弱光(500LUX以下),防止杂藻等 在附苗器上大量繁殖生长,以提高螅状幼体成活率。4.8.2保持低温螅状幼体适应低温生活,以10C以下,冰点以上为宜。4.8.3适时投饵以丰年虫无节幼体为饵料,投喂频次依水温而定。一般是5C以下可1周投喂一次,610C时每周投喂2次,投饵量为螅状幼体数量的100200倍。螅状幼体饱 食后呈桔黄色,饥锇时呈苍白色,故投喂频次和投饵量可根据螅状幼体颜色深浅酌情增减。4.8.4 适时换水 换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水温和投饵量,水温高、投饵量大换水量就大,反 之则少,一般在20C以上每日换水1/31/2水体,越冬期间5

15、7天换一次即可。4.9 碟状幼体的释放4.9.1 横裂生殖 横裂生殖包括分节和变态两个紧密相连系的阶段,一个螅状幼体可横裂 他为若干个裂节,这些裂节经过一系列组织器官的改建,重组和分化,形成营浮游生活的 碟状幼体。横裂生殖开始的标志是8条感觉触手基部膨大,同时或稍后,触手下方的托部出现横 沟。随着横沟增多,感觉触手由锥形变为长方形,且两上角延伸形成缘瓣,两缘瓣之间形 成红色的感觉棍。在此过程中,感觉触手缩短,继而被吸收,随后8条从辐触手也缩短和 被吸收。口和口柄变为方形,腔肠中出现4 条胃丝,从辐位上伞表层出现明显的8 丛刺胞。 这种已完全形成但仍未释放的碟状幼体频繁地悸动。在顶部碟状幼体形成的过程中和形成 后,其下方的裂节也依次变态为碟状幼体。随着碟状幼体被释放,在最后一个裂节下方的 亲本螅状幼体上,触手再生。当全部碟状幼体释放完毕后,又回复螅状幼体形态。螅状幼 体可多次重复发生横裂生殖。4.9.2 蝶状体的产生 第一、二批横裂繁殖的碟状体 8090%生活力强,体形正常。初生 碟状体口腕部为柄状,下端为口,口为方型、口的边缘生有触手。 螅状幼体横裂生殖产 生碟状幼体数量的多少,与发生横裂生殖之前螅状仂体的长度密切相关。个体越长,产生 碟状幼体数量越多。海蜇螅状幼体长度通常为13mm,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