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莲湘》活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92681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莲湘》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打莲湘》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打莲湘》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打莲湘》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打莲湘》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莲湘》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莲湘》活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音乐活动莲湘舞 朱丹一、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莲湘棒”来打击身体的多个部位,并能随乐表演莲湘舞。 2.探索有节奏韵律、协调连贯的打击方法。 3.体验敲打莲湘的乐趣。二、 活动准备: 1.音乐好运来拥军花鼓 2.莲湘娃娃 3.人手一根莲湘三、 活动过程: 1.莲湘律动,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老师看到你们把好朋友也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是谁呀?(莲湘) 师:那我们一起来夸夸莲湘吧! “一根莲湘三尺长,三日不打手发痒,老老少少打莲湘,打出不同新花样。” 2.通过谈话,引出莲湘动作。 师:刚才呀!小朋友敲得真棒,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猜一猜,哪位好朋友也来我们中一班做客了。(出示莲湘娃娃)

2、师:这是什么呀?(莲湘娃娃)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莲湘娃娃都有哪些本领吗?(敲、打)那它可以用来敲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呢?(幼儿边说出身体的部位,教师逐一出示数学卡片贴在娃娃的多个部位) 师:说的真棒,老师都想试试了。(师跟音乐敲打莲湘) 师:老师敲得好看吗?(好看)那你们刚才看到老师是怎么敲得呀!(先拍手再拍身体多个部位)观察得真仔细,那你们想不想来试试呀!(师幼一起演奏) 3.通过回忆,学习新动作。 师:小朋友敲得真好听,莲湘不仅敲起来好听,还能锻炼我们的身体呢?你和他们学到了哪些新动作呢?谁愿意来教教我们大家的呢?(请个别幼儿示范集体跟学) 4.师幼齐跳莲湘舞。 师:刚才呀!我们学到了许多好

3、看的新动作,如果我们把这些动作加到莲湘舞中肯定会更好看的,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试试吧!(师幼一起舞蹈)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不光学习了许多莲湘的好看的动作,而且还能把这些动作连起来,跳一支完整的莲湘舞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呢!你们开不开心啊?(开心),那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吧(棒棒棒,我们真棒),小朋友们,你们也玩累了吧,那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和客人老师再见吧!打莲湘说课稿朱丹本次活动来源于孩子们所处的民俗环境,打莲湘是流行于常熟一带的民间文艺活动,在辛庄、在张桥那里都是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莲湘色彩鲜艳,又能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乐于为孩子们所接受,同时也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本地民间文艺的艺

4、术魅力,我设计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的目标设计为三个:1、打莲湘是传统的、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文艺活动,是一个比较好的让幼儿接触本土文化的机会,因此我把第一个目标定为:感受打莲湘的风俗,对本土民间文艺活动产生兴趣。2、莲湘有各种各样的打法,例如在身上不同部位敲打出节奏,作为道具跳舞,双人打,连环打等等,但是这次活动是幼儿初次接触打莲湘,我们认为应该从最基本的打莲湘技巧开始,即在身上不同部位打出节奏。因此我把第二个目标定为:初步学习跟着音乐合拍地用莲湘在身上不同部位打出节奏,并能大胆创编。3、莲湘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长,在跳的时候容易碰到旁边的小朋友,因此相互之间进行协调也很重要,集体表演能使幼儿感受到

5、快乐的气氛。因此我把第三个目标定为:与同伴表演时能注意协调合作,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这次活动的前期准备主要是适合孩子们使用的莲湘和节奏图谱,经验方面是学会打好运来的节奏以及回家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简单了解莲湘。这次活动共有四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认识莲湘,在这一环节我准备了powerpoint文稿,里面选取了一些农民拿着莲湘载歌载舞的镜头,让孩子们初步感受打莲湘民间文艺活动的风俗。第二个环节是初步探索莲湘可以敲打身上哪些部位。我以游戏碰一碰的形式来引导幼儿说一说,碰一碰,为接下来的创编做好铺垫。第三个环节是为乐曲好运来配上打莲湘动作,这个环节我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是请幼儿看着图谱来学习打莲湘,

6、能以“左肩、右肩、左腿、右腿”的顺序跟着音乐来打。第二层次提出了请幼儿自己创编的要求,在幼儿的自由创编中选取大家都觉得好看并且能合上节奏的动作,并进行练习。第三层次就是完整地表演,在这三次表演中,第一次老师是一起做,让孩子们熟悉这些动作,第二次老师不做,请幼儿看着图谱来做,进一步激发幼儿主动的学习性,第三次请幼儿加上表情,完整地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第三个为乐曲配上打莲湘动作的环节,基本上是从易到难层层递进,从看着图谱学到自己创编,从分段练习到整体表演,我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来创编和决定打莲湘的动作,使幼儿有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第四个环节是欣赏莲湘舞,让幼儿知道莲湘可

7、以有各种各样的打法,作为拓展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莲湘舞的优美和热烈的气氛。音乐特色活动:打莲湘-打击乐教学反思 朱丹推荐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和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活聪慧。我觉得小班打击乐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良好的听节奏的习惯。我想,只要从小班就开始逐步渗透打击乐的内容,我相信对培养幼儿的音乐和非音乐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本节活动“打莲湘”做一下初浅的反思。一、从“听”入手,培养“听节奏”的习惯。我觉得培养幼儿“

8、听”的节奏感不单单指靠一个一个教学活动的积累,也可以通过平时的日常环节中来有意培养。如,在开展此活动的前几天我利用上午吃完点心的时间跟他们玩一些有关节奏的游戏。用积木敲敲打打、用身体动作来进行节奏的感受。二、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感的强弱。幼儿对节奏的表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其中打莲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将莲湘敲打身体的不同的部位,不同的位置变化形成了强弱的节奏。我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出示图谱,幼儿就能较快的领悟图谱的意思了。然后,再在幼儿理解图谱的基础上我出示两种乐器:铃鼓和小铃,使幼儿产生了强烈的演奏欲望。铃鼓大大的响声和大雨哗啦哗啦的响声、小铃轻轻的的响声和小雨滴滴答答响声浑为一体这样层

9、层推进,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幼儿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很快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和演奏角色。打莲湘的案例分析与思考班 级:中(1)班观察时间:2012.92012.12观察对象:中一班全体幼儿观察地点:幼儿园观 察 人:朱丹观察内容:打莲湘 新世纪靖江再度兴起的民间舞蹈。舞蹈者一边敲击莲湘,一边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在清脆而有节奏的响声中不断变换队形。舞蹈者可以自舞自唱,也可由合唱队伴唱。我园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地了解打莲湘的民间文化,特地开办了“打莲湘”这一音乐特色活动。别看我们中班幼儿,个个学习起来兴致高涨,唱起来还真是有模有样,下面是我对我班孩子学习打莲湘时的点滴进步所作的记载。记录1:9月2

10、6号,打莲湘是乡土音乐,教育活动应以打击为主线。在一开始的教学中,有许多孩子在活动中,只管自己玩,完全忽视打莲湘的存在。一次饭后散步,我带领孩子静下来感受打莲湘,他们惊奇地发现打莲湘打击出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悦耳的声音。孩子们从这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不断的倾听感受。慢慢地他们会发现打莲湘声音在不停的变化,但又有着一定的规律。分析与思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越细致,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成年人感知节奏时,一般都俱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有关数的知识、概念,所以对他们来说只通过听觉,在音乐欣赏中就能理解各种节奏,以及节奏的组合。而幼儿则不同,他们的思维直观形象,仅仅靠听是不可能掌握

11、千变万化的节奏的。幼儿必须亲自参与各种丰富的活动才会对节奏有更细致、深刻、全面的理解。记录2:11月18号,为了孩子更了解打莲湘,我们需要采取积极适宜的音乐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喜欢热爱乡土音乐。有一段时间,小朋友总喜欢自言自语的说一些学校的事,还几个小朋友在教室里一起唱起凤凰调,玩起打莲湘,教室里可热闹了。通过观察,我发现很多小朋友开始喜欢打莲湘了,用做的打莲湘敲击不同的部位,发出不同的声音。分析与思考: 音乐活动有丰富的内容,其中打击乐活动能调动幼儿所有的感官,反复细致的、多方位、多渠道的体验节奏,更细致、深刻的帮助孩子理解表现不同的节奏。幼儿在多种形式的音乐操作活动中既掌握了节奏又在丰富多彩

12、的活动中产生了对音乐的兴趣。在今后的乡土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应寻找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记录3:12月22号,小朋友说完自己最喜欢音乐器材之后,老师播放一段录像,录像的内容是一群小朋友跟着音乐在打莲湘,看完后,教师提问:“录像里你们看到什么事情?”小朋友回答:“录像里小朋友在跳舞。”老师又问:“这些小朋友跳的什么舞?”小朋友回答:“莲湘舞。”分析与思考:一根莲湘在手中翻动,时左时右、时上时下,时而又敲击肩、臂、胸、背、脚等部位,发出清脆的“嚓嚓”声。12人一起打莲湘,一会儿呈纵队,一会儿呈横队,变化着队形莲湘舞作为民间文艺的一束鲜花,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民间深深扎下了根。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打莲湘越打越好,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从农村到乡镇,从社会到学校,老、中、青、少一起上。莲湘,她不仅作为一项靓丽的民间艺术活动,而且作为一个全民健身项目,在茅田乡健康、蓬勃地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