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概念和特征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9169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网概念和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网概念和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网概念和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网概念和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网概念和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网概念和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网概念和特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微电网的背景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大规模联网所带来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比如调度困难,安全性和可靠系数不高等。同时,能源危机的加重也使我国这样一个以煤电为主要电力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上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分布式发电以其灵活、环保等优势正在逐渐赢得广大市场,而大量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也给电力系统的保护、实时调度和电网可靠性等各方面带来了一些问题,建立微型电网(微网)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较好的途径。随着包括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和高效清洁的化石燃料在内的新型发电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发电系统(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DGS)

2、日渐成为满足负荷增长需求、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的一种有效途径。DGS 具有投资少、发电方式灵活、可与环境兼容等优点,在配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 DGS 的大规模渗透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分布式发电单机接入成本较高,控制较复杂。另外,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DGS 是不可控的发电单元,因此系统总是试图采取隔离、切机的方式来控制微型发电系统,以消除其对大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的冲击。为整合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削弱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充分发挥 DGS 的效益和价值,相关电力工作人员和专家提出了微网的概念。集中管理控制分布式电源,使其性能得到最大发挥,减少主干电网在峰

3、荷时期所承受的紧张情况,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为中低压等级的用户企业,如CBD(中央经济商务区),高科技企业产发区、住宅小区以及孤立、偏远地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供应;采用冷热电联产(CCHP),为用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微源在负荷中心区附近,减少了输配电能量损耗,有例子表明同样是热电联产,传统的集中式供电的效益为71%,而以微型燃气轮机为微源的微网效益达到85% ;可把微网纳入现有电力系统的负荷侧管理(DSM),为电力企业提供紧急功率支持等服务;提高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2微电网的基本概念2.2.1为电网的定义与结构目前,国际上对微网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美

4、国电气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合会(CERTS)给出的微网定义为 R. Lasseter, A. Abbas, C. Marnay, and et al. Integr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TheCERTS MicroGrid conceptR. California Energy Commission, 2003.:微网是一种由负荷和微源共同组成的系统,它可向用户同时提供电能和热能;微网内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并提供必需的控制;微网相对于外部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并可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相应微网

5、结构如图1所示,它采用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作为主要的电源,储能装置连接在直流侧与分布式电源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电力电子接口连接到微网。其控制方案相关研究重点是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式控制方法。到目前为止,他们不允许微网向大电网供电。图1 美国微网结构图欧盟微电网项目(European Commission Project Micro-grids)给出的定义是 A. Arulampalam, M. Barnes, A. Engler, and et al. Control of power electronic interfaces indistributed generation Micr

6、oGrid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04, 91: 503-523.:微网是一种小型电力系统,它可充分利用一次能源,提供冷、热、电三联供,配有储能装置,所使用的微源分为不可控、部分可控和全控三种,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能量调节。他们的实验室微网结构如图2所示,光伏(PV)、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通过电力电子接口连接到微网,小的风力发电机直接连接到微网,中心储能单元被安装在交流母线侧。微网系统采用分层控制策略,并且允许微网作为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一部分向大电网供电。图2 欧盟微网结构图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7、Wisconsin-Madison)的R. H. Lasseter给出的定义是:微电网是一个由负载和微型电源组成的独立可控系统,对当地提供电能和热能。这种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来描述微电网的操作;微电网可被看作在电网中一个可控的单元,它可以在数秒钟内反应来满足外部输配电网络的需求;对用户来说,微电网可以满足他们特定的需求:增加本地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保持本地电压,通过利用余热提供更高的效率,保证电压降的修正或者提供不间断电源。图3是威斯康新大学新能源实验室的微电网结构图。图3 威斯康新大学新能源实验室的微电网结构图基本单元应包含微能源、蓄能装置、管理系统以及负荷。微网基本结构 微网一般是由多

8、条辐射状馈线和负载群组成,辐射状配电网通过固态转换开关(Static Transfer Switch)在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与主干配电系统相连。每条馈线具有断路器和潮流控制器。微网通信结构: 微网的通信结构是由三个基本层组成,首层是微网中央控制器(Microgrid Central Controller),次层是负荷控制器(Load Controller)和微源控制器(Microsource Controller),底层是可控负荷与可控微源。图 1 中的微网包括 3 条馈线 A、B 和 C,整个网络呈放射状。馈线通过微网主隔离装置(一般是静态开关)与配

9、电系统相连,可实现孤网与并网运行模式间的平滑无缝转换。其中 A 和 B 为敏感负荷(重要负荷),安装有多个 DGS,馈线 A 中含有一个运行于热电联产的 DGS,该 DGS 向用户提供热能和电能。馈线 C 为非敏感性负荷,孤网情况下微网内部过负荷运行时,可以切断系统对 C 的供电。当外界大电网出现故障停电或电能质量问题时,微网可通过主断路器切断与电网的联系,孤网运行。此时,微网的负荷全部由 DGS 承担,馈线 C 继续通过母线得到来自主网的电能并维持正常运行。如果孤网情况下无法保证电能的供需平衡,可以断开馈线 C,停止对非重要负荷供电。当故障消除后,主断路器重新合上,微网重新恢复和主电网功角同

10、步运行,保证系统平稳过渡到孤网前的运行状态。在微网的这种结构下,多个 DGS 局部就地向重要负荷提供电能和电压支撑,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直接从大电网买电和电力线传输的负担,并可增强重要负荷抵御来自主网故障影响的能力。微网的基本拓扑结构2.2.2微电网功能与特点能源来源主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类型可为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内燃机(Gas-Engine、燃料电池(Fual Cell、太阳能电池(PV Panel、风力发电机(Wind Generator)、生物质能(Biomass Energy)等;系统容量为20 kW-10 MW;网内的用户配电电压等级为380 V,或者包

11、括10.5 kV;如与外部电网进行能量交换,电压等级由微电网的具体应用等情况而定。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微型电网具有三个独特功能:(1)微源与负荷控制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利用分布式发电控制进行有功和无功的控制。当网压或负载发生变化时,与DG耦合的功率和电压控制器能快速响应,无须与上级系统通信。(2)微网中央控制微网中央控制器为每个微型电源的控制器设定工作点(功率和电压工作点以及微元控制开关),提供运行控制功能,其响应时间以分钟计算。(3)电网保护:微电网内的保护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与电网接口,实现配电网与微网间柔性、可控的连接,确保微网在不同运行情况下灵活快速的切换,以及配电系统和微网的运行安全性

12、、可靠性、经济性。微电网具有以下特点牛铭.基于不同结构的微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1)独立性。微网是由微型电源(微源)及负荷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一般通过单点接入大电网,即从电网端看进去微网是一个可控发电单元或者负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独立运行,保障本地负荷的用电需求。(2)灵活性。能运行在并网模式和孤网模式。并网模式是微网的常态运行模式,此模式下微网既可从主网吸收功率,也可在政策允许下向主网输送功率。当主网发生故障时,微网自动进入孤网模式,故障清除后微网可自动恢复并网运行。(3)交互性。微网在必要时可作为主网的后备电源,在紧急情况下帮助主网大电厂进行黑启动。(4)经济性。

13、微网内含有大量清洁电源,可根据制定的经济运行策略对各微源出力进行最优分配,使微网整体经济效益达到最优。(5)安全及可靠性:调峰问题(与燃气互补)、备用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防灾害(战争、地震、恐怖活动等)。2.3微电网的研究现状各国研究机构和企业积极推广微网技术,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分布式电源模型分析、微网控制、微网孤岛检测与保护和微网经济性等方面2-9。美国微网的发展重点是提高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满足用户定制的多种电能质量需求、降低成本、实现智能化,美国电力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协会(CERTS)的微网中电力电子装置与众多新

14、能源的使用与控制,为可再生能源潜能的充分发挥及稳定、控制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日本立足于国内能源日益紧缺、负荷日益增长的现实背景,也展开了微网研究,但其发展目标主要定位于能源供给多样化、减少污染、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电力需求。欧洲已初步形成了微网的运行、控制、保护、安全及通信等理论,并在实验室微网平台上对这些理论进行了验证,其后续任务将集中于研究更加先进的控制策略、制定相应的标准、建立示范工程等,为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人以及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的初步过渡做积极准备 M. Barnes, J. Kondoh, H. Asano et al. Real-world MicroGrids

15、 - an overviewC. IEEE Interna -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of Systems Engineering, USA, 2007: Z535-Z542 N. Hatziargyriou, H. Asano, R. Iravani et al. An overview of ongo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s J. IEEE power & energy magazine, 2007: 78-94 张建华, 黄伟. 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保护技术M. 北京: 中国电力

16、出版社, 2010:1-229。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能耗的日益增加,各国的电力工业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能源危机、系统老化、污染问题、一次能源匮乏、能源利用率低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高等。微网在 DGS 的高效应用以及灵活、智能控制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能和优势,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电力行业、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战略之一。目前,北美、欧盟、日本等已加快进行微网的研究和调试,并根据各自的能源政策和电力系统的现有状况,提出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微网概念和发展规划8-10。2.3.1北美的微网研究CERTS 最早提出微网的概念,其也是所有微网概念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CERTS 对微网的主要思想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地概述,说明 CERTS微网有静态开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