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抑郁症的家庭干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91499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抑郁症的家庭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春抑郁症的家庭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春抑郁症的家庭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抑郁症的家庭干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春抑郁症的家庭干预【摘要】青春抑郁症作为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其特有的症状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 响到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作为和青少年关系甚为密切的父母、家人,需要根据其诱因采取一 定家庭干预措施,及时对抑郁症的青少年进行恰当的家庭辅导,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 抑郁 家庭辅导青少年是备受社会和家庭关注的一个群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在感觉到生理和心理发 生很大变化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不安,同时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趋 势。抑郁症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那是否青少年感到郁闷压抑的时候就是说其存在抑郁症了呢?其实不然,青春抑郁症有 其特有的症状表现,较为常见的

2、有以下五种。青春逆反期。具体表现为抑郁型青少年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 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如,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不完成作业,较 严重的甚至逃学,夜不归宿。身体不适。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 适。有时头痛、胃痛、恶心、缺乏食欲是青春期抑郁症的躯体表现,父母应重视这种貌似器 官病症,实质是心理疾患的现象。情绪低落。有的青少年情绪易极端化,常因一些小事使自己精神状态处于绝望之中。也 有很多青少年抑郁者在面对坦途,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 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

3、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其一到校门, 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 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等等。适应不良。可能在学校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孩子便深感所处环境 的重重压力,心烦意乱,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而当真的到了一个新 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却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认为环境不尽人意,要求改变。青春抑郁症是有其害处的。它不仅会引发青少年心理行为异常,还会弱化社会适应能力,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残疾乃至自杀。青春抑郁症病发的原因有很多

4、。父母须对症下药。首先,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对青少年抑郁的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抑郁的儿童或者青少年。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治 疗母亲的抑郁来改善孩子的抑郁的。不过针对整个家庭的治疗很少。研究发现治疗父母亲的 抑郁是可以改善儿童的抑郁症状的,包括儿童学习成绩提高,整体功能和母子关系改善。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对青少年抑郁的治疗没有考虑到家庭因素和包括家庭成员在内一起治 疗。我认为亲子关系是目前治疗青少年抑郁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包括冲突解决、问题解决 技巧、交流和支持、依恋、增进家庭温暖、降低敌意等等。如果抑郁症青少年的父母中有人也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那么,此时就需要父母先正 确了解抑郁症,

5、积极配合,先治愈好自己的抑郁症。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的。父母应该给青少年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热情、开朗、通情达理、拥有幸福感,用自己对 生活的热情感染孩子,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正确的教导,让孩子承认自己有青春期抑郁症, 多关心孩子,通过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孩子消除抑郁情绪,增强信心树立理想。让 甚至让他学会发笑、幽默、自我解嘲。当处于尴尬、难堪的困境时,用不自主的发笑或故意 开玩笑说俏皮话作自我解嘲,以减轻精神紧张的程度。其次,生活节奏太快,青少年对前途期望值太高,不胜精神和体力符合,也是导致青春 期抑郁症的重要原因。这时,父母便应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给予充分关怀和理解。精神上

6、,带他多活动活动身体,晒晒太阳,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松作用,因为阳 光中的紫外线可或多或少改善一个人的心情。在日常生活让他多去听一些轻快、舒畅的音乐, 给他以美的熏陶和享受,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同时,要教他沉着、冷静地处理 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己,而是要想到人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 候,下次改正就好。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平衡,同时也有助于舒缓精神压力。体力上,规律与安定的生活是抑郁症青少年最需要的。父母应有意识地使其早睡早起, 保持身心愉快,不要陷入自设想像的心理漩涡,尽量学外向,尽可能多和朋友交流。此外,假期多出门旅游,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应多选择远离城

7、市喧嚣的原野和乡村, 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远比人与城市的关系亲近得多。最后因为其他生理上或病变什么的原因普通家长无法处理就不一一累述了,当孩子抑郁 症过度严重时家长应学会求助于专业人员。总之,由于青少年还不是成熟的,他们的父母仍然对其感情或情绪状态负有很大的责任。 身为父母应设法了解及关怀年轻人的心理,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使他们保持健康、愉悦的 心境。同时帮助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创造机会让他们独立处理问题,以便他们 能摆脱对父母、家人的依赖,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与此同时,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不宜给青少年过重的压力,既要重视青少年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其心理素质的提高。 尽力创造良好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情感氛围。【参考文献】1. 邰鹭明.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和矫正.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第 3期2. 王继堃,赵旭东.从系统观点看青少年抑郁症与家庭功能.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 年第 38卷第 1 期3. 桑友伟,吕从坤.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抑郁症的防治.宁夏教育1998年第1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