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逻辑联结词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912035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逻辑联结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逻辑联结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逻辑联结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逻辑联结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逻辑联结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逻辑联结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逻辑联结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选修1-1 四环节导思教学导学案 1.3简单逻辑联结词1.31简单逻辑联结词(一) 课时目标呈现目标导航 编写:罗向阳 【学习目标】1. 掌握逻辑联结词“或、且”的含义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且”解决问题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课前自主预习新知导学【知识线索】1.“且”一般地,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_读作_。注:逻辑联结词“且”与日常语言中的“和”,“并且”,“以及”,“既又”等相当,表明前后两者同时兼有,同时满足。2.“或”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_读作”_”注:日常生活中的“或”有两类

2、用法:其一是“不可兼有”的“或”; 例如“你去或我去”,理解上是排斥你我都去这种可能。其二是“可兼有”的“或”。逻辑连接词中的“或”为日常生活中 “可兼有”的“或”, 就是两者至少有一个成立的意思3. 命题“pq”与命题“pq”的真假的规定。pqpq真真真假假真假假pqpq真真真假假真假假一般地,我们规定: 当p,q都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即:全真为真,有假即假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即:有真即真, 全假为假【知识建构】问题1:下列各组命题中,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3、1)12能被3整除;12能被4整除;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2)27是7的倍数;27是9的倍数;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问题2:命题 pq的真假如何确定? 观察下列各组命题,命题pq的真假与p、q的真假有什么联系? (1)P:12能被3整除;q:12能被4整除;pq: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2)P: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q:等腰三角形三条中线相等;pq: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且三条中线相等(3)P:6是奇数;q:6是素数; pq:6是奇数且是素数.问题3:命题 pq的真假如何确定? 观察下列三组命题,命题pq的真假与p、q 的真假有什么联系? (1)P:27是7的倍数;q:27是9的倍

4、数;pq :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2)P:等腰梯形对角线垂直;q:等腰梯形对角线平分;pq:等腰梯形对角线垂直或平分(3)P: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q: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pq:三边对应成比例或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典例透析】例1:将下列命题分别用“且”与“或” 联结成新命题“pq” 与“pq”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 例2:选择适当的逻辑联结词“且”或“或”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

5、的真假。(1)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2)2和3都是素数. 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22;(2)是A的子集且是A的真子集;(3)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4)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随堂检测】 1.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pq”、 “pq”的真假:(1) P:3是13的约数,q:3是方程x2-4x+3=0的解;(2) P:xR,则x2+11,q:34;(3) P: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q:四边形的一组对边相等;(4) P:1,q:2. 下列命题中是“p或q”形式的是( ) A 正数或负数的倒数是正数 B 方程x2+1=0 C 当a=0且b=0时,a

6、2+b2=0 D 小王在足球队中既是队员又是教练3.如果命题“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则( )A 命题 p和命题q都是假命题 B命题 p和命题q都是真命题C命题 p和命题非p真假相同 D命题 p和命题非q真假不相同课后训练提升达标导练课时训练A组1.下列是“”形式命题的是 ( )A.3是6的约数 B.2不是质数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李梅是跳水运动员或游泳运动员2.设、是简单命题,则复合命题“为假”是“为假”的( C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B ) A.命题是真命题时,命题“且”一定是真命题B.命题

7、“且”是真命题时,命题一定是真命题C.命题“且”是真命题时,命题一定是假命题D.命题是假命题时,命题“且”不一定是假命题4.p:大于900的角叫做钝角,q: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则命题组成的新命题的真假是( ) A“p或q”假 B“p且q”真 C“非p”真 D“p或q”真B组5. 将下列命题分别用“且”与“或” 联结成新命题“pq” 与“pq”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6.已知,设命题: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关于的不等式有解,若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C组7设命题:函数的定义域为;命题:不等式对一切正实数均成立。如果命题为真命题,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