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六章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910084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六章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六章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六章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六章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六章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六章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地理人教版必修2优化训练:第六章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材料一:甲乙材料二: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分为AA级和A级绿色食品,AA级绿色食品等同有机食品(出自农业部发布的国家行业标准)。材料三: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13题。1.材料一中图甲代表的含义是()A.是我国AA级绿色食品标志B.是我国A级绿色食品标志C.是我国国家级有机食品标志D.是我

2、国国家级无公害食品标志解析:本组题主要是考查对社会热点问题绿色无公害蔬菜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认可这一社会消费现象的关注程度。答案: B2.材料一中图乙代表的含义是()A.是我国AA级绿色食品标志B.是我国A级绿色食品标志C.是我国国家级有机食品标志D.是我国国家级无公害食品标志答案:A3.我们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A.冶炼厂所排放出的白色烟雾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是在()A.采猎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新技术革命时期解

3、析:18世纪以来,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以惊人的速度提高。在这个时期,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答案:C2.环境自净能力是指()A.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B.环境净化自身的能力C.环境对自然资源的补给和再生的能力D.环境给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能力解析: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就是环境自净的能力。答案:A下图中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34题。3工业化初期,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的是()A.柏林B.伦敦C.旧金山D.匹兹堡解析: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

4、早的国家,它走过的道路是“先污染,后治理”,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模式,所以英国的伦敦是最早出现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的城市。答案:B4.由图中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看,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解析: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教训是惨痛的。发展中国家必须以此为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答案:D5.下

5、列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是()A.德国境内莱茵河水的污染B.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C.北美洲西部草原的荒漠化D.华北平原的土地次生盐碱化解析:热带雨林号称“地球上的肺”,它对整个大气的组成等都有深刻的影响。答案:B6.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土地盐碱化B.大城市郊区的垃圾山C.土地荒漠化D.水源枯竭解析:人类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过度抽取地下水或利用不当会造成水源枯竭,这些都属于生态破坏。大城市郊区的垃圾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环境污染。答案:B7.努力保护生物群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

6、以上都不是解析: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群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答案:C8.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材料二:1999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江泽民指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7、2)可持续发展包括_持续发展、_持续发展和_持续发展。(3)孤立地追求经济发展,必然导致_,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势必会出现_,潜伏着_和_。(4)以_为基础,保持_是国家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解析: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包括三点,即图中的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本题揭示的就是这三者的关系,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答题就比较容易。答案:(1)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2)生态经济社会(3)经济

8、崩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速经济发展的现象环境破坏生态危机(4)生态持续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性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A.B.C.D.解析:在人类文明演变的各个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地关系、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都存在很大差异。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机械地迁徙,逃避自然的惩罚,尽管天命观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人

9、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一些科学萌芽。答案:A2.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革命以后,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解析:(1)原始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地的影响比较小。故A项错。(2)农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方式,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故B项错。(3)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物质和农用化肥

10、、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这一阶段人地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性的。故C项错。(4)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向系统化和科学化发展。答案:D3.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解析:由于城市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生产和生活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这是产生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

11、本原因。答案:B读“世界某些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45题。4.分析说明图中a、b、c分布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a为森林破坏严重区B.b为酸雨严重区C.c为荒漠化严重区D.发达国家这些问题较少出现解析:图中a应是荒漠化严重地区;b是酸雨严重的地区;c不应是荒漠化严重地区;发达国家酸雨等环境问题非常严重。答案:B5.图中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森林的砍伐工业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上的扬尘汽车的尾气家庭炉灶烧煤大量开采煤、石油、天然气A.B.C.D.解析:b为酸雨严重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和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性燃料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12、答案: D6.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A.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发达国家多B.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C.对环境问题的无知D.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环保意识强解析: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也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答案:B7.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企业,违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协调性原则解析: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

13、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答案:A8.“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长期性原则解析:“竭泽而渔”是人类与环境的对立行为。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遵循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中,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与题中观点相符。答案:B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A.地理环境决定论B.可持续发展论C.相互影响,相互作用D.

14、人定胜天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人们团结起来,就可以战胜大自然,体现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而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不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答案:D10.读下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地理转移的趋向,图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