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89975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9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施工技术文件1第8章施工图纸42第7章施工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区位于嘉陵江流域,施工场地开阔,有乡村路穿过,对外交通条件便利。施工用电从工程区沿线附近的村庄接引0.38kV电源,并备用50kW柴油发电机。工程所需主要材料从宝鸡市采购;其他材料在当地采购。当地建筑材料砂砾石料、块石料储量丰富,质量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开采运输条件方便。工程区河段常年流水,水质良好,可作为施工水源。满足施工期间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工程区属石质中山区,群山错峙,坡陡谷狭。根据两当地面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统计: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1.4,多年平均最高气温16.7,多年平均最低气温0.1;历年最高气温36.5,极端

2、最低气温-27.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19.7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69h,多年平均风速0.8m/s,历年最大风速14m/s,相应风向N。历年最大冻土深为24cm,最大积雪深度为7cm(分别发生在1976年1月和1968年1月9日)。本地区无霜期一般约为204天左右。本河堤为混凝土护坡式河堤,主要工程量为挖方、填方、混凝土浇筑。第一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部署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工程分为3个部分,每一部分用一组人员分别进行流水施工:即土方开挖队为第一组;砼队为第二组;堤身填筑队为第三组。一、施工道路的修建标准、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沿线用推土机对

3、河堤一侧进行修整,形成临时道路以便建筑材料运输车通行。施工工艺流程:护坡放线定位-围堰修筑一基底土石方开挖一堤身夯填、护坡修坡成形一护坡基础混凝土一护坡主体施工一堤顶施工-护坡基础回填。二、土石方明挖、堤顶填筑压实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 1) 施工准备工作复核治导线控制点坐标、标高,办理交接手续。工程区河流常年有水,需安排施工临时围堰导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为5级,相应洪水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P=20%),围堰采用梯形断面,迎水面边坡1:1.5,背水面边坡1:1.25,采用尼龙袋装砂砾石护面,两布一膜土工膜防渗,夯填砂砾石堤

4、身。做好基坑排水降水和监测工作,加强对基坑的位移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措施,例如对边坡进行加固,避免塌方,如发现现场有塌方,用砂包堆放处理,或采取其它措施处理。2、砂砾土开挖施工部署本工程施工项目相对比较单一,沿线可采用对点同时开工,河堤施工可分三段,组织开挖、填筑、混凝土浇筑流水作业。土方开挖采用3立方装载机施工、8T自卸汽车运输、挖掘机清基、修坡进行,并在设计堤底、设计边坡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由人工清挖,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坚硬岩石采用爆破开挖,岩石基础开挖偏差水平面不大于20公分。施工方法(1)土方开挖施工采用水平分段,垂直分层的方法施工。每段大约100m到150m之间,每层约2m

5、深。( 2) 土方工程采用退挖分层分段施工,根据施工部署的走向,向出土口退挖。具体施工时,每段端部基坑又分为两个作业面同时挖土,每作业面上均配置一台反铲下挖机,一台装载机配合装土,按流向直接挖至分层面标高,即挖即装车即转运。( 3)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施工排水的组织及措施。若我方中标,施工排水进入现场后拟定专项方案。( 4) 土方机械挖土过程中,配有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现场指挥,切实保护好桩身不受碰撞,及配以一定的人工挖土。3、砂砾土堤身填筑技术按照堤防工程施工的有关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堤身填筑质量。(1)清基( 1) 表层的石块、淤泥腐殖土、杂填土、泥炭以及杂物等清除干净,并将堤基平整

6、压实,清基范围应超出设计边线50cm。2、堤基如有房基、孔洞应彻底清除,所有坑洼应按堤身要求分层压实填平。( 2) 溃口地基应将溃口的抛填物全部清理干净,直至地基,并将地基表层厚30cm的土挖除。( 3) 土料及材料的选择本工程采用砂砾石填筑堤身,应选择耐风化,水稳性好,颗粒级配较好(连续性好,不均匀系数较大),透水性好,不易发生渗透变形,含泥量小于5%的砂砾石或砾卵石。砂砾石、砾卵石填筑的设计指标用相对密度Dr表示,一般Dr应达到0.65,即中密程度。其碾压设备尽量采用振动碾。以相对密度Dr表示的填筑干密度pd为:pdmax=pmaxpmin/(1-D)pmax+Drpmin)(2-14)式

7、中pmax、pmin一分别为由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与最小干密度。3、土料填筑的技术要求3.1 堤身压实参数的选定本工程砂砾料应尽量选择振动碾压实,图1为一均匀砾质砂的相对密度随深度分布情况,可供参考。因当地条件所限选用履带拖拉机碾压时,为在压实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振动力,一般拖拉机要用34挡速度,表2为某些土坝工程实际使用的经验,可供参考。图1均匀砾质砂用振动碾压土类名称拖拉机型号履带单位压力(KPa)铺土厚度(cm)碾压遍数(遍)压实平均干密度(g/cm3)砂砾料C804840121.722.09砂砾料D7、D8、HD1443535061.72亚粘土C-8048309101.65亚粘土C-804

8、8256101.621.65表2某些土坝用拖拉机压实的施工参数实的相对密度随深度分布情况3.2 土料填筑的技术要求3.2.1 机械压实采用机械压实时,碾压机具的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不宜垂直堤轴线方向碾压。若以履带式拖拉机或拖拉机带碾滚作为压实机械时,则可采用进退错距法压实工艺,碾迹套压宽度宜大于10cm。若以铲运机、自卸汽车等作为压实机械时,可采用轮迹排压法工艺,轮迹套压宽度宜为35cm。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两个工作面碾迹的搭接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应大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宜为35m。相邻工作面有高差时应以斜坡相接,坡比1:31:5,且应湿润、刨毛,对机械碾压不到的死角,应辅以夯具进行

9、夯实。对砂砾料压实的洒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20%40%,中细砂压实时的洒水量,应按其最优含水率控制。3.2.2 夯实采用人工硪夯和机械夯压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实;夯压夯迹1/3,行压行迹1/3,使平面上夯迹双向套压。分段、分片夯压时,夯迹搭接的宽度应不小于10cm。3.2.3 雨季、负温(气温零度以下)时填筑在多雨季节填筑时,应根据雨情预报,在降雨前及时压实作业面表层的松土,作业面可做成中央凸起向两侧微倾状,以排泄雨水。对于粘土斜墙或心墙,宜用薄塑料膜覆盖。降雨时及雨后,堤面禁止车辆通行,也不得践踏堤面。冬季施工遇负温天气应停工,特殊情况下允许气温不低于-5c时施工,但应采用重型机械碾压,

10、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必须保证压实时土料温度在0c以上。因此,应取正温(气温零度以上)土料,且不得夹带冻土和冰雪。装土、铺土、碾压、取样等工序都应快速流畅。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土料冻结现象应立即停工。此外,负温下填筑对土料的含水率应作严格控制,粘性土的含水率不得大于塑限的90%,砂料含水率不得大于4%。3.2.4 压实干密度、含水率的现场检查粘性土可取土样以烘干法测出压实干密度、填筑含水率,砂砾石可通过挖坑置水法测出干密度或相对密度,取样部位与数量可根据规范和具体情况定。力求分布均匀、有代表性,按不同堤段划分的施工单元的压实质量合格标准应按表3执行。表3土堤施工的单元工程压实质量合格标准堤型筑

11、堤材料干密度合格率()1、2级土堤3级土堤非均质堤防渗体粘性土冷0统非防渗体无粘性土统203.5新、老堤段与新、老堤身的结合处理新、老堤结合或老堤培厚加高的新老堤身结合在施工中应高度重视,处理不当往往在汛期造成渗漏、滑坡等重大险情。老堤端或老堤身连接面应严格清除草根、树根及其它杂物,应按设计要求挖成台阶状,并以大于1:3的坡衔接。在老堤身连接土层面上洒水并刨毛后沿水平层面铺设新土,沿水平层面进行碾压。铺土厚度、土料含水率、碾压遍数、压实干密度都必须严格控制。堤身全断面填筑完毕后,应削坡清理拍打平实。3.6颗粒型反滤、排水的铺设施工要求3.6.1 铺设前,应有足够的备料,每10m至少设样桩一排。

12、3.6.2 铺筑应自底部向上逐级铺填,不得从高处顺坡向下倾倒。分段铺筑时,各层工作面之间应留出足够距离,使呈阶梯状,不得发生层间错位、缺断;陡于1:1坡比的反滤层施工时,应采用挡板支护铺筑。砂砾料应适当洒水,层面应拍打平实。3.6.3 已铺工段不准人车通行,防止污染和损坏。3.6.4 雪天应停止铺筑,雪后复工应防止冰块冻土积雪混入料内。三、混凝土施工程序、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1、垫层施工垫层采用C10素砼,在砂石级配完成后应及时浇筑,C10垫层随捣随抹,平整压光,垫层浇筑后要及时浇水养护到一定的强度后,放线进行基础施工。为防止坡底积水,需做好排水沟,水沟截面为30CMM0CM,坡度大于5%,排

13、入先挖好01000深1000MM的集水坑中,用污水泵将其排出。2、模板工程模板用钢模组合,支撑用。48钢管及方木固定,坚固整齐。3、混凝土工程3.1、 混凝土浇筑采取分块进行,浇筑顺序为先基础,护坡,最后堤顶。3.2、 根据业主要求,本工程采用现场自拌混凝土。为了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我公司将从水泥、骨料、砂等材料的采购开始到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捣等全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生产工艺流程3.3、 原材料的要求3.3.1 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粗中砂,其含泥量不应超过2%,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的规定。粗骨料选择0.52.5的级配机碎石,应符合普通混

14、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为了减少用水量,混凝土外加剂必须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外加剂的性能和种类,必须符合规定批准使用的品种和生产厂家,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准使用。3.3.2 混凝土的配合比我公司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送交由专业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预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提前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现场工程师审核,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准使用。严格掌握好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必要时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便于检查。3.3.3 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由现场搅拌,采用磅秤计量,在进行计量控制时,要求计量原材料准确,公司委托的

15、实验室重点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以保证工程质量。称量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列限值:水泥、外加混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3.3.4 、混凝土的搅拌装料顺序:石子一水泥一砂子。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搅拌硅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润湿。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规定减半。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和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通过充分搅拌,应使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搅拌时间随搅拌机的类型及混凝土拌和料和易性的不同而异。在生产中,应根据混凝土拌和料要求的均匀性、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