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卖火柴的小女孩 (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89371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卖火柴的小女孩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一、情境导入,渲染气氛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图片。2、教师配乐叙述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以此导入新课。二、研读第一次擦燃火柴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2、同桌带着问题互相议一议,画出有关的句子。3、品读句子,解决问题。与学生谈话引出文段。(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导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小女孩为什么要擦燃火柴?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见什么?(随机出示图片及板书)她为什么会看见这些幻想?(随机板书)后来结果怎样呢?(出示相关句子)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子。5、总结学习方法:一朗读,二思议,三品读。三、品读课文,体会文章感情1、同学们,我们用刚学的“读议品”学习方法,继

2、续学习小女孩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的内容。2、四人小组学习,轻声朗读课文610自然段,边读边想: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什么?她为什么会有这些幻象?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品读关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句子,体会小女孩强烈的内心需求。出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就会不见的!”引导学生感情朗读。“飞到那没有寒冷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意思。归纳小结:这部分主要写了小女孩美好的幻象和产生幻象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4、学生品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四、导入:火柴的亮光多么奇异,感谢这奇异的亮光,为

3、小女孩带来了这么多美妙的幻象,在小女孩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幸福。但现实是悲惨的,最后,小女孩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死在了新年的张灯结彩中,死在了富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让我们再来看看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小女孩吧。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1、指名朗读。2、课件出示“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就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小女孩又冷又饿,结果冻死在街头,她的嘴角为什么还带着微笑呢?)3、引出:“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

4、第二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就彻底幸福了。4、课件出示安徒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在安徒生看来,只有活着,才能体会到幸福的存在。小女孩拥有美好的心灵,她从来没有放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死是她追求的幸福吗?而现在小女孩死了,还可能得到她幸福吗?是谁夺走了她的幸福?(黑暗的旧社会)5、想象一下,安徒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两个“幸福”的? 6、小结:作者含着辛酸的泪写下了“幸福”二字,这是对那个人吃人的黑暗的旧社会的控诉和愤慨,还有对可怜的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祝福。六、升华情感,拓展延伸1、想一想: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2、有一位小朋友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了这么一首诗:课件出示 有感情朗颂这首诗。3、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人贫穷,还有人需要帮助。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4、学生各抒己见,如何尊重、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并懂得珍惜现在幸福生活。板书设计:一个火柴的外形,火焰中是幻想中的五种景物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