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89087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黄喜玲 黄静(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兰州7300, 甘肃)摘要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环节。从理论上讲,词汇量越大,语言体现能力就越强。但部分学习者对绝大多数词汇仅限于辨认式掌握,对需要复用式掌握的核心词汇的外延、内涵、搭配、常用法等却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语言输出往往错误百出。究其因素,除了学习措施、学习方略方面的问题外,母语的负面影响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重要探讨母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负迁移效应,并就如何克服或减少这种负面影响略述己见。核心词母语;负迁移; 外延; 内涵; 搭配Nativ ffet ofL1 Tranfer nLerning E

2、ngishVcauarHUNG ilng,HANG Jing(chol of reignLnuages, nzhu Commial Clege,Lanzhu73020,China)Atrat ocablalarning is oefh motmpotant prcess foreg laguage acquisito.eretical lrge voaulryenail a toner powr o exprssn. Butorsome earners, the leanin f vocbuy sony imitedorecognizing rcepte ords,wit apoor comm

3、ad te notation,contation, colloatins and idiotiusages f mn produci wods. A a result, thi lnga utput i rkdwthikesfvariou kinds. Th causes f therobem, aside fromfauly stud mehods an learingrtegies, hav much to do with e fr langag nerferenc. This per is concerndwith an nalyis oth egative effect f t fir

4、st lguae tranfei e acqsiio ofnih vocabary,with tettive sgstions offrd ho o verco iKy Wordsfirst langage; negatve tranfer; denotio; conntaton; clloation 1 引言 语言学习是一种习惯、行为形成的过程。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觉得,语言学习中存在着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的转移现象,即语言迁移 (language ranse)。当母语的体现形式与目的语相似或相似时,有助于目的语学习习惯的形成,会增进学习, 学习者学习起

5、来比较轻松容易,记忆起来也比较省时省力。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这种积极作用被称为正迁移(positetrnfer)。然而,当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差别时,母语会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干扰作用(interfrence)。由于母语的干扰,学习者常常会产生错误,因而加大了学习的困难,延缓学习进程,在交际中甚至会产生误解。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这种干扰作用被称为负迁移(negatetransfer)。母语的负迁移会影响到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如语音迁移、词汇迁移、句法迁移、语篇迁移等。语音、词汇、语法被称为语言的三大要素。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环节。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是遣词、造句、

6、谋篇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教师都特别注重和强调词汇教学和词汇量的积累。大部分学生也想固然地觉得,只要词汇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有质的奔腾,听、说、读、写、译方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自然也会考出好成绩。于是,她们就花大量的时间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甚至词典。但成果往往事倍功半,词汇记了不少,但绝大多数仅限于肤浅的辨认式掌握,对于规定复用式掌握的核心词汇的外延、内涵、搭配、常用法等总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致使其语言输出错误百出,难以进行有效地语言交流。究其因素,除了学习措施、学习方略方面的问题外,母语的负面影响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众所周知,学习英语词汇,不仅要掌握词的读音、拼写和词性(即词的

7、形态与属性),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词的外延、内涵和搭配(即词的意义与组合),由于后者是词汇学习的核心,也是更难掌握的内容。本文将重要探讨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词汇的外延、内涵及搭配方面所受到的母语干扰及其在中介语中的体现形式,并就如何克服或减少母语的负迁移效应略述己见。词语外延方面的母语负迁移词的意义一般涉及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前者指词与词之间的互相关系,后者指词所体现的意思,一般分为外延意义(dentativ eanig)和内涵意义 (contative eaing)两类。词的外延意义即所指意义(refrntia meanng)或认知意义(conitiv mann),它是以客观世界的特定所指以

8、及商定俗成的意义为基本的,也就是词典中所给出的定义。一般来说,词的外延意义是相对固定的。由于现代英语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从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等众多语言中吸取了大量的外来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同义词、近义词群。翻开英汉词典,你会发现许多英语词具有相似的汉语意思;翻开汉英词典,同一种汉语词又有好几种英语体现法。由于例句有限,再加上词典编纂过程中翻译的介入,往往让人难以把握词义上的细微差别。正因如此,英语学习者在遣词造句时浮现用词不当、生搬硬套、褒贬不分等现象也就局限性为怪了。从严格意义上讲,绝对的同义词是很少的,许多字面上看来同义的词,含义是不尽相似的。在一组同义词中,有表扬的,有贬抑的

9、,有中性的,有的还带有明显的语体特色,合用于不同的文体,或庄严,或文雅,或粗俗,非进一步钻研不能掌握。概括起来,学习者在掌握英语词汇的外延意义方面来自母语的干扰重要表目前如下三个方面:.1生搬硬套,简朴相应在中介语发展过程中,许多英语学习者往往采用一种过于简朴化的词汇学习方略,即从汉语的意念出发,在汉英词语之间谋求对等。这也许是母语的负迁移效应最为突出的地方。例如把中国的“红茶”直译成re tea(bckte);“注意身体”说成ntic yu od (tke car f osel);“晒太阳”shint su ( sunbahe);“跑车”rcr(pts ar);“家庭电脑”family co

10、mputer (prsonalcompuer),等等。这种生搬硬套、简朴相应的做法,虽然对语言输出者而言是一种弥补知识缺陷的方略,却让语言接受者不知所云。同样的问题还表目前同义词的选择方面。例如,汉语的“吃”字所相应的英语词就有eat, h,e,drink等,那么“吃药”究竟选用哪个更合适? 不少学生用eatedicine,而地道的英语则是tke edcine。又如 “看”这个汉语动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看电影”是see aflm;“看电视”是tc TV;“看书”是read abook;“看病”seth dotor;“看图”dy themap;“看手相”re oespam;“看茶”

11、rnga cup oftea;“看座”fer set;“(行情)看涨”(the art prc) bexpece oris;“看笑话”luht,等等,不一而足,显然不是简朴地使用look,see,wtch所能体现的。再如,谈到“规定、祈求”,学习者也许会想到ask, g, dma, reuire, euet, pry, erat, imploe等10多种同义词,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使用起来就会举棋不定。例如儿子向妈妈要面包,这个“要”字用哪个词体现?如果用reuest,母子之间的亲情关系未免显得有点淡漠和疏远;bg 是“乞求、乞讨”的意思,除非妈妈是个虐待狂,否则儿子要面包吃怎会用b

12、eg一词;nteat是非常正式的书面用语,显然不适合密切的家庭情景。其实这里用sk一词就能贴切地体现意思:T son asked hsmothe orsoe bea. 法庭规定证人出庭作证,就应当用rqire:e out reures e attendac of tnesses. . 褒贬不分,望文生义如“bsybody” 这个词,大多数学生容易望文生义,把它理解为乐于助人的“大忙人”,其实它相称于汉语的“爱管闲事的人”,绝对没有表扬一种人的意思。“politin”的外延意义是“从事政治、关怀政治、特别是以政治为生涯的人”。但在大多数状况下,它是个贬义词,指政客,具有“不讲原则,当面一套,背后

13、一套,能言善变,言而无信”之义。又如“omely” 一词,中国学生很也许会按构词法hoe +ly推论出“在家里的,舒服以便的”,殊不知,这个词的意义在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里有很大的差别。在英国英语里它是一种褒义词,意为“朴素的,不做作的;亲切的,如在家里的”,而在美国英语中的意思是“形秽貌陋的”。据说英国大作家狄更斯在美国的一次演说中说“I n see hlyfacesher”于是听众悻然,有些女性居然愤然离席,以示不满。再如,中国学生一看到“avorite so”,很容易会把它跟汉语中的“宠儿”一词联系起来。这样的理解与其说是不当,毋宁说是错误。由于“宠儿”一词多含贬义,英语中要体现“宠儿”,

14、只用favorite一词足矣。“favorit son”是美国人对其国父华盛顿的尊称(comndaory ttlegive to eorge shington)。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获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美国人正是为了体现对华盛顿的尊敬和热爱,亲切地称她为“fvrte ”。后来,这个词也常指“深孚众望的政治家;为本州人所拥护的总统侯选人”等,一般用于政治场合。如:diana is seekin the presientilnominion for its aorite son.(印第安纳州正在物色为本州人所拥护的总统侯选人。) “tblowne own hn(tmpet)”与汉语的“各吹各的号”十分相似,但两者貌合神离。前者是个英语成语,表达“自吹自擂,自我炫耀”,意思接近汉语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 e o sussul,wydoeh haokep blng his onhrn?(既然她干得很杰出,干吗要成天自我吹嘘呢?)。汉语中的“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则表达两个或几种人各干各的事或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能协调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