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89027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基础公式汇总、会计实务分录汇总(一)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平衡公式资产、费用账户期末余额 = 资产、费用账户期初余额 + 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增加数资产、费用账户本期减 少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期初余额+负 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的本期增加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净收益账户本期减少数借贷记账法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增减记账法的平衡关系1、差额平衡法资金占用类科目增方余额-资金占用类

2、科目减方金额=资金来源类科目增方金额-资金来源类科目减方金额2、余额平衡法资金占用类各科目期末余额之和=资金来源类各科目期末余额之和资金收付记账法的平衡关系资金来源总额-资金运用总额=资金结存总额1、发生额差额平衡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类科目收方发生额合计-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类科目付方发生额合计=资金结存类科 目收方发生额合计资金结存类科目付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平衡资金来源类科目收方余额-资金运用类科目付方余额=资金结存类科目收方余额复式反收付记账法平衡关系1、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或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2、所有账户收方余额合计 = 所有账户付方余额合计企业未达账项的调节方法1、双方

3、余额调节法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 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2、单方余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 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银行对账单余额或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 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3、差额调节法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项目-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项目)(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项目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项目)库存现

4、金限额库存现金限额=前一个月的平均每天支付数额x限定天数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当期实际赊销净额X估计坏账百分比估计坏账的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估计赊销净额应帐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坏账损失估计数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X估计坏账百分比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调整的数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坏账准备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坏账准 备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估计的坏账损失数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贴现净额=应收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应收票据到期价值=面值(不带息票)=面值+利息(带息票据)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 X贴现率X (贴现天数/ 3 6 0 )存货计价方法1、先进先出法2

5、、后进先出法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收入 存货的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 X加权平均单价4、移动加权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 X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发货前库存存货总成本-发出存货的成本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总成本+本次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次收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的成本=发出存货数量 X当前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存货成本差异1、存货成本差异

6、额=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划成本2、存货的成本差异率=(期初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本期收入存货的成本差异额)/(期初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期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X100%3、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发出存货计划成本X存货的成本差异率4、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存货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分摊的成本差异额间接费用的分配1、按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耗用量X分配率各产品的定额耗用量=各种产品的单位耗用定额X该产品的实际产量分配率=应分配的费用/全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2、按实际耗用的工时分配间接费用各种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数X分配率分配率=间接工资总

7、额/全部产品生产工时总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1、直接分配法各受益部门(产品)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单位成本X该部门(产品)的受益数量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2、一次交互分配法材料费用分配1、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产量或体积)X分配率分配率=应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加工重量(产量或体积)2、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X材料单价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X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

8、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3、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X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刀(某种产品产量X该种产品系数)标准产品的单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外购动力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X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2、机器工作小时比例法某产品动力用电费用=该产品机器工时X电力费用分配率电力费用分配率=车间动力用电费用总额/该车间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制造费用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

9、生产工时数X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时总数2、机器工时比例法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机器工时数X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机器工时总数3、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数X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数4、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比例法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耗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X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原料及主要材料成本总额5、直接费用比例法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直接费用数额X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直接费用总额6、计

10、划分配率分配法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X计划分配率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预计产量的定额标准7、累计分配法X制造费用分配率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已完工该种产品全部分配标准数 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费用结存数+本期费用发生数)/(期初未完工产品累计分配标准数+本期发生 的分配标准数)在产品成本1、约当产量法期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 X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总成本=单位成本 x完工产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 X完工程度完工产品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产成品数量+在产品约当产量)3、定额耗用量比例法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

11、在产品定额耗用量X分配率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X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完工产品数量X完工产品的单位定额耗费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在产品数量X 在产品的单位定额耗费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成本)/(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期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 成本还原某成本项目还原数=上一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的某成本项目数额X成本还原率成本还原率=本月产成品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合计/上一步骤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成本标准成本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单位产品用量标准X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工资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时标准X小时工资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单位产品工

12、时标准X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实际产量 X成本标准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 X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X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2、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直接工资成本差异=直接工资实际成本-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工资率差异+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 X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X标准工资率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发生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控差异+能量差异可控差异=

13、实际发生制造费用标准工时弹性预算能量差异=标准工时弹性预算-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一产品销售成本一产品销售费用一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一销售返回一销售折让一销售折扣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14、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 刀(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 X计划单位成本)一刀(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 X实 际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刀(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 X计划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刀(可比产品计划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一刀(可比产品计划产量X计划单 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

15、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刀(计划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 刀(可比产品实际产量 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一 刀(可比产品实际产量 x实际单 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刀(可比产品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分析1、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刀(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X计划降低率-计划降低额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位成本)-刀(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刀(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刀(实际产量X计划单 X计划成本降低率刀(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刀(实际产量X计划单 位成本)/刀(实际产量X上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