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讲连通)2013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88894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讲连通)2013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学讲连通)2013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学讲连通)2013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导学讲连通)2013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导学讲连通)2013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讲连通)2013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讲连通)2013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讲连通)2013高一生物 第5章 基因变异及其他变异现分层达标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基础达标】1.如图甲是正常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则乙图所示是指染色体结构的( )A.倒位 B.缺失 C.易位 D.重复2.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一定不发生改变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显微镜直接检验3.如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配对行为,表明该细胞发生了( )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基因重组D.碱基互不配对4.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D.果蝇的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5.(2012宁波高二检测)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有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及染色体形态种类数依次是( )A.3、7 B.1、7 C.3、21 D.7、36.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动态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

3、导的原理相似7.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物杂交得到F1,对其幼苗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来处理,该植物的基因型和染色体倍数分别是( )A.AAaaBBbb 四倍体 B.AaBb 二倍体C.AAbb 二倍体 D.AAaaBBbb 八倍体8.玉米胚乳由有色(C)对无色(c)、透明(Wx)对不透明(wx)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且都位于玉米第9号染色体上。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时,其中雌性亲本9号染色体上,有一个“纽结”并且还有部分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而正常的9号染色体没有“纽结”和“片段”。请回答相关问题:(1)8号染色体片段移接到9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 。(2)两亲本杂交,如果F1有 种不同

4、于亲本的表现型,则说明雌性亲本发生了 ,从而导致了基因重组现象的发生。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种基因重组现象,需将F1新类型的组织细胞制成 。利用染色体上对C和Wx的标记,观察到 的染色体,则说明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3)设计实验检测发生染色体畸变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能力提升】9.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10.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能同时产生的变异是( )A.DN

5、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11.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 )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C.三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获得纯合子的重要方法1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的

6、育种方法是 ,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2)若C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D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3)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是用 处理或 ,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的相似之处是 。(4)若C作物为水稻,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经过过程形成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一半花粉呈现蓝黑色,另一半呈现橙红色,实验结果验证了 定律。【实验探究】13.四倍体大蒜比二倍体大蒜的产量高许多,为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低温,特设计如下实验。(1)实验主要材料:大蒜、培养皿、恒温箱、卡诺氏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显微镜、改良苯酚品红染液。(2)实验步骤:取5个培养皿,编号并

7、分别加入纱布和适量的水。将培养皿分别放入-4 、0 、 、 、 的恒温箱中1 h。 。分别取根尖 cm,放入 中固定0.5 1 h,然后用 冲洗2次。制作装片:解离 制片。低倍镜检测,统计 ,并记录结果。(3)实验结果:染色体加倍率最高的一组为最佳低温。(4)实验分析:设置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对染色体染色还可以用 、 等。除低温外, 也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 。答案解析1.【解析】选B。比较甲、乙两图示可知,乙图一条染色体某一片断丢失导致基因3与4丢失,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形成了缺失环,由此可判断乙图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缺失。2.【解析】选C。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某些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这

8、些变化可以导致生物性状发生相应的改变。倒位是某段染色体的位置颠倒,造成了其中的基因位置发生了改变,也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3.【解析】选B。根据图示推测其产生的过程为:这是染色体倒位发生后引起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4.【解析】选D。该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1、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因此1、2、4、5不可以构成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3、6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易位;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即1号染色体上。5.【解析】选A。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为426=7条,普通小麦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形态种类

9、数是7条。6.【解析】选C。在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先用低温处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化,然后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解离过程中细胞已死亡,观察时只能看到处于不同形态的细胞,而观察不到一个动态过程。7.【解析】选A。AAbb和aaBB的植物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含有2个染色体组,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组数目加倍变成4个,个体基因型变为AAaaBBbb。由于该个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称为四倍体。8.【解析】(1)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易位。(2)两亲本杂交,若雌性亲本不发生交叉互换,杂交后代有有色透明、无色不透明两种性状,若雌性亲

10、本发生交叉互换,杂交后代出现有色透明、有色不透明、无色透明、无色不透明四种性状;基因重组一般无法利用显微镜观察,但雌性亲本9号染色体上同时存在的“纽结”和“片段”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利用染色体上对C和Wx的标记,当观察到染色体上只存在“纽结”或“片段”时,可确定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出现基因重组。(3)检测发生染色体畸变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用测交法,即该亲本和无色不透明雄性杂交,观察后代性状及比例确定:若染色体畸变的亲本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杂交子代只有有色透明和无色不透明两种比例相等的性状,说明染色体畸变的亲本只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若染色体畸变的亲本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杂交子代

11、有有色不透明、无色透明、有色透明、无色不透明四种性状,比例呈现两多两少,说明染色体畸变的亲本产生四种配子,数量为两多两少。遗传图解见答案。答案:(1)易位(2)2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临时装片 只有“纽结”或只有“片段”(有“纽结”无“片段”或有“片段”无“纽结”)(3)选发生染色体畸变的亲本和无色不透明雄性杂交,观察杂交后代性状及比例确定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9.【解题指南】明确染色体变异的实质是基因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变化。【解析】选D。A项,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会导致染色体变异,不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项,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的基因;

12、C项,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属于染色体变异,不一定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项,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10.【解题指南】明确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两种形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出现及特定的行为变化。【解析】选B。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有丝分裂的间期,A项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发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后期,B项不能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发生变异。减数分裂过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单倍体形成过程均可发生染色体变异;C、D两项均可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规律方法】(1)不同生物可遗传变异

13、类型的判断: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基因突变;原核生物基因突变;真核生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不同细胞增殖方式中的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判断:有丝分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无丝分裂基因突变;二分裂基因突变。11.【解析】选A、B、C。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无论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所以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四倍体水稻,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高,结实率低,发育周期延长,表现为晚熟。三倍体水稻高度不育,不能形成正常配

14、子,所以无法形成单倍体。12.【解析】(1)培育过程中获得的单倍体与正常个体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其原理为染色体变异。(2)AaBbdd个体中dd这对基因是纯合的,而AaBb自交后代中有1/4是纯合的。(3)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二者都是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方法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 (4)一对相对性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1)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2)1/4(3)秋水仙素低温诱导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使细胞不能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4)基因的分离13.【解析】(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低温,所以温度应设置为变量,可设置-4 、0 、4 、8 、12 等温度。选取根尖0.5 1 cm,不可过长,主要取分生区的组织细胞。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然后用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