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扑克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887743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扑克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扑克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扑克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扑克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扑克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扑克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好玩的扑克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游戏名称: 好玩的扑克牌年龄班:小班(下学期)游戏来源 乐乐从家里带了一幅扑克牌说:“我爸爸教我打牌了,我带到幼儿园教小朋友玩。”总有几个孩子围坐着,每人拿一些牌有模有样的轮流出牌放在桌面上。接下来陆陆续续又有小朋友带来扑克牌,参与“打牌”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尝试将孩子们带来的这些扑克牌投放到探索区,支持孩子们的“打牌”游戏,并作为低结构材料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各种玩法。预期目标1. 探索扑克牌的各种玩法。2. 感知、区别扑克牌颜色、花纹的不同,能按颜色分类,按牌面的两种特征配对。3. 乐于表述、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图片材料投放幼儿收集的各种扑克牌。游戏玩法自主玩牌,

2、游戏结束能将扑克牌收回盒子里。l 游戏推进 一 :观察分析 观察:乐乐和泽泽两人手上各拿了几张扑克牌,面对面坐着,乐乐出了一张黑桃6,然后对泽泽说:“到你啦!”泽泽拿了2张扑克牌放到桌面上说:“炸弹!”乐乐又拿了3张比较用力的拍到桌子上说:“我有更厉害的!”然后两人哈哈大笑。旁边2桌也有孩子围坐着玩“打牌”游戏。收玩具音乐响起,打牌的几桌小朋友都在陆续收拾扑克牌,大多小朋友就把一部分扑克牌装进盒子里,一部分散放在盘子里。 分析:幼儿迁移关于“打牌”的生活经验以及模仿学习的方式开展“打牌”游戏,乐在其中。但在收拾时要将那么多扑克牌再重新装进扑克盒子里,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要求过高,因为他们的精细动作

3、发展水平、手眼协调能力有限,所以很难做到。调整推进(附图) 游戏初期,我们没有设定游戏玩法,而是让幼儿自主游戏,他们在摸牌、抓拍、看牌、打牌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扑克牌的不同特征。通过第一次的游戏观察,进行以下调整: 1.目标调整:能排除花纹干扰按颜色分类。 2.材料调整:投放了红色、黑色的茶叶盒各一个。 3.玩法调整:送牌回家引导幼儿看一看,如何将扑克牌送入不同颜色的盒子里。l 游戏推进 二 :观察分析 观察:仁本把红桃、红方片的扑克牌找出来放入红色茶叶盒,家乐在找黑色的扑克牌,家乐说:“这两个黑色不一样啊!”仁本说:“什么不一样啊?”家乐拿了一张黑桃和黑梅花说:“你看,不一样。”仁本看了一眼说:

4、“他们都是黑色的家啦。”我说:“家乐,你发现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吗?”仁本听到我发问后,再次凑过来,家乐说:“这个是花,这个是桃子。”我说:“是啊,真的不一样。仁本,你红色的都一样?”仁本把放进红色茶叶盒里的牌全部取出来,摊开在桌子上,家乐大叫:“不一样不一样!一个是尖尖的星星,一个是爱心。” 分析:调整后投放的两种颜色的茶叶盒既便于幼儿取放扑克牌,又能让幼儿排除花纹干扰,按颜色分类。在分类中幼儿还发现了扑克牌上颜色、花纹的不同特征。调整推进(附图) 1.目标调整:(1)能按颜色、花纹两种特征进行配对。(2)愿意表述自己的操作。 2.材料调整:增加投放四种形状标记的底盘。 3.玩法调整:扑克牌排排

5、队引导幼儿观察扑克牌面上颜色、花纹的不同特征,在底盘上进行配对排队。 l 游戏推进 三 :观察分析 观察:心妍在盘子里给黑桃扑克牌排队,排到盘子底部,她喊道:“老师,摆不下了!”旁边的晨晨说:“叠在一起啊。”心妍看了看晨晨叠在一起的红色爱心扑克牌,说:“这样就不是排队了。”心妍把排在第一张的扑克牌立起来,扑克牌倒下了,她再把第一张和第二张扑克牌一起立起来并把顶端部分碰在一起,但两张扑克牌都倒下了。我问:“你在做什么呀?”心妍说:“我想让扑克牌站起来排队”。我说:“那怎样才能让扑克牌站起来呢?”在旁边的元昕、晨晨也把扑克牌立起来,又倒下去了。元昕把扑克牌靠在托盘旁边说:“这样,扑克牌就站起来了!

6、”心妍看了看,拿了一张扑克牌靠在茶叶盒旁边,拍手喊道:“我也成功啦!”边上玩牌的孩子也纷纷拿出扑克牌尝试将扑克牌站起来,晨晨用两只手掌夹住扑克牌、乐乐用两个托盘夹住扑克牌。 分析:“打牌”游戏玩了一段时间后,小朋友有点玩腻了。幼儿在玩“扑克牌排排队”游戏中自发生成了“扑克牌站起来”的游戏,在心妍和元昕的带动下,其他幼儿纷纷加入游戏中,而且很感兴趣。调整推进(附图) 1.目标调整: (1)探索让扑克牌站起来的各种方法。 (2)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2.材料调整:投放两端、中间有剪开小口的吸管(原区域活动“吸管变变变”的材料),积塑等,支持幼儿进一步探索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 3.玩法调整:纸牌站

7、起来 (1)利用吸管以及班级中的任何材料尝试让扑克牌站起来。 (2)尝试不借助任何辅助物让扑克牌站起来。 孩子们用区域材料中原有的吸管、积塑等辅助让扑克牌站起来: 不借助辅助材料也可以让扑克牌站起来: l 游戏推进 四:观察分析 观察:瑞瑞把扑克牌对折后立在桌面上,再在上面平放一张扑克牌,接着在上面再立一张对折后的扑克牌,以此类推一直往上叠高,然后说:“快看我的高楼大厦!”我说:“呀,叠这么高啊!你的高楼有几层?”王瑞伸出食指,把头探到最靠近桌面的扑克牌前,一遍数一遍说:“1,2,3,4,有4层。”我说:“恩,还能继续搭得更高吗?”王瑞说:“可以!”他继续在顶端立了一张对折的扑克牌,这时扑克牌

8、全倒下来了,王瑞哈哈哈笑了:“啊,倒啦!”他又重新开始搭高楼。旁边的心妍也用王瑞的方法开始搭,她搭到第四层时全倒下来了,我说:“你们再试试,用什么方法搭的高楼又高又牢固?”心妍再次把对折的扑克牌立在桌面上,这次她将两张对折的扑克牌面对面对立在一起,再在上面平放一张扑克牌,以此类推,她小心翼翼放每一张牌,大约用了1分钟多,她搭了6层的高楼。 分析:孩子们在探索了各种让纸牌站起来的方法后,发现纸牌立起来后能搭高,并开始探索如何让纸牌搭高的各种方法。小班下学期这个阶段的幼儿对搭高很感兴趣,在之前让纸牌站起来之后无论在探索性还是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发展方面都提出了更高一步的挑战,再次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9、。在搭高后,部分幼儿能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调整推进(附图) 1.目标调整: (1)探索用扑克牌搭高的各种方法。 (2)能手口一致正确点数并说出总数。 (3)能比较高矮,并用“高”和“矮”表述比较结果。 2.材料调整:增加扑克牌数量、扩大游戏空间到衣帽间空地上。 3.玩法调整:扑克牌叠叠乐 (1)引导幼儿探索扑克牌搭高的各种方法, 并尝试让纸牌高楼又高又牢固。 (2)手口一致正确点数,并说出总数“高楼共X层”。 (3)幼儿之间互相比较高楼的高矮,能用“高”和“矮”表述比较结果,如“我的高楼比你的高”、“我的高楼高,你的高楼矮”等。 幼儿从自己搭高楼到与同伴合作搭大高楼,从自己的高楼比一比高

10、矮到与同伴互相交流、互相比高矮:(附图如下) l 游戏推进 五:观察分析 观察:子心用两张对折的扑克牌牌立在桌子上,在上面平放了一张扑克牌,再把一张对折的扑克牌趴在上面,对我说:“老师,看我搭的房子。”我说:“哦,真漂亮!能介绍下你的房子吗?”子心指着“趴”在上面的那张扑克牌说:“这是尖尖的屋顶,下面是住的房间。”一会儿我看到元元在剪吸管的顶部,并把扑克牌和吸管拼插在一起,说:“这是喷泉。”乐乐在垫子上把对折的扑克牌“趴”着排成一长队说:“这是隧道。” 分析:幼儿在探索让扑克牌站起来以及扑克牌搭高的活动后,对扑克牌的材料性质、操作方法以及吸管等辅助材料的使用都非常熟悉。他们也许不能满足单一搭高

11、楼和扑克牌单一材料的建构,开始发挥想象力,发展游戏情境,用纸牌以及区域中的各种辅助材料进行组合、建构,尝试其他更多的玩法。调整推进(附图) 1.目标调整: (1)发挥想象创造力用纸牌以及辅助材料大胆拼搭。 (2)乐于表述、分享自己的拼撘作品 2.材料调整:废旧彩纸边角料、吸管、非结构材料区百宝箱。 3.玩法调整:扑克牌变变变 (1)通过折、摆、组合等多种方法用纸牌拼搭。 (2)大胆选用区域中的材料与纸牌相结合,进行创造性拼搭. (3)向同伴介绍、分享自己的拼撘作品。 经过几次游戏后,孩子们从单一的“打牌”游戏、分类及配对扑克牌,到幼儿自主、自发探索扑克牌站起来的方法,以及后期幼儿开展的搭高、百变拼搭等游戏,其中整合了语言、社会交往、科学(包括探索与数)等多方面领域,蕴藏多层次的教育价值,同时教师较好地通过材料、空间支持幼儿进一步探索,满足、支持了幼儿游戏需求。后来,孩子们利用辅助材料与扑克牌相结合,还拼建出风车、花圃、飞机、潜水艇以及青蛙、长颈鹿等动物,并自我创设游戏情境如乐乐和恩恩一起玩“飞机大战”,子心和芷珩玩“小动物的家”。孩子们充分沉浸在自主游戏的快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