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推动特殊教育方式转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88408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推动特殊教育方式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推动特殊教育方式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推动特殊教育方式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推动特殊教育方式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推动特殊教育方式转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特殊教育的步伐特殊儿童普遍存在记东西速度缓慢、语言理解能力低下、兴趣特长狭隘等缺陷。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希望能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为有着不同教育需求的残障学生提供各种新的教学策略和评估策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具有补偿、教育和交流作用,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从技术特性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的实践场域为辅助技术应用与远程技术应用;从信息无障碍技术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可分为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无障碍技术,具体包括服务器端语音推送技术、交互式智能语音技术、公共场所听力补偿关键技术等。这些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能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发挥补偿、

2、辅助、指导、交流等作用。构建绿色畅通学习环境,助力信息获取与认知在特殊教育中,要使残障学生获得生涯发展,资源作为知识形态的技术、人类思维程序的外化,其建设绝不亚于搭建环境。丰富的资源,使残障学生在无障碍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丰富的“生涯体验”。信息技术能为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开发配有字幕的音频和视频资源;为有视觉障碍的学生开发大型文本书籍和听读资源。信息资源开发技术能将普通书籍扫描后形成图像资料,利用声音合成软件,转化为音频信息,扩展了视觉障碍学生的可用资源;网站设计开发技术能利用数据库和网页制作结合的方式开发方便视觉残疾者阅读的网页。绿色畅通无障碍学习环境包括物质无障碍学习环境、信息获取和

3、交流的无障碍学习环境等。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体现在:智慧教室能够随着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的变化自动开启调控系统,调整教室的温湿度、光线射入角度等,改善残障学生的学习环境;随处可及且有网络连接的电脑、可触摸电视等能够使残障学生随时获取外部信息,扩大交流范围;数字辅助设备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有障碍的学生能够方便直接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例如,南京聋人学校每个教室都建成了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学楼走廊配有触摸电视,学生可以随时使用。此外,学校还为每个学生配备平板电脑(Pad)终端,并全面覆盖无线网络,学生能通过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轻松获取资源。通过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儿童融入社会的能力信息技术作为感官的

4、延伸,能够支持呈现、模拟、放大教学内容,创造更多观察、触摸等亲身体验感知的机会,积极开发潜能,补偿缺陷。信息技术能够对康复训练起到支持作用,发展残障学生控制环境及根据经验做出选择的能力,有益于其获取信息和知识,培养学生的感知觉、生活技能和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康复方面,全国部分学校建成了语言康复室、听觉康复室、感统教室、多感觉律动室、听觉康复室、多功能感官室、体感教室和视觉康复室。在补偿方面,我校建成了多感觉律动教室,可以将音频信号通过震动地板、音箱的听觉效果、灯光的视觉效果、分别或同时传递给学生,训练听障学生的反应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律动技能。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拓展了教育的新领域,推动了教

5、育方式的转变。残障儿童普遍存在感受性慢、辨别力低,注意范围窄、稳定性差,识记速度缓慢、语言理解能力低,动机不足、求知欲差及兴趣范围狭窄等缺陷。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有不同教育需要的残障学生提供各种新的教学策略和评估策略。突破交流限制,让社交更广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残障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技术能够改善和突破残障学生与他人交往中的限制,使他们与别人的交往更加便捷。例如听障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手机上利用电子邮件、微信与教师、家长、同学实现互动交流。为了使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尽可能地发挥作用,到2020年,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应从环境、资源、应用、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实现以下目标:(1)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无障碍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教育信息获取与交流的无障碍;(2)基本建成康复训练环境,普及康复训练系统,实现康复与教学的整合;(3)特殊教育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不断完善;(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在信息化环境下实现缺陷补偿、康复与教学相结合等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不断创新;(5)完善特殊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形成建设、培训、宣传和应用推广保障机制。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特殊教育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